白细胞也有朋友圈?—解密通讯密码

   2017-09-03
字体大小:

随着微信的普及,每天翻翻朋友圈几乎成了习惯。随之而来的各种调侃版本也是络绎不绝,诸如「欧盟朋友圈」、「婴儿朋友圈」等等。今天我们也跟随潮流,来看看白细胞的朋友圈。说起白细胞的朋友圈,首先要介绍一下朋友圈的成员组成。白细胞,就称白血球,通常称为免疫细胞,人体和动物血液及组织中的无色有核细胞。白细胞有五种类型: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各种细胞从祖细胞到分化成熟,经历的丰富多彩,它们之间是如何沟通的呢?它们的朋友圈非常有特色,主要是用一系列的「通讯密码」——白细胞介素,来沟通、协调,统一对外作战的。朋友圈有可能是这样的,几个成员都围绕着一个密码热议,有的只说(分泌)不听(接收),有的只听不说,有的自说自导:

图片 1.png

也可能是这样的,大家各自坚持己见,却为共同理想而奋斗:

图片 2.png

白细胞介素是由多种细胞产生并作用于多种细胞的一类细胞因子。由于最初是由白细胞产生又在白细胞间发挥作用,所以由此得名,现仍一直沿用。最初指由白细胞产生又在白细胞间起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现指一类分子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已基本明确,具有重要调节作用而统一命名的细胞因子,它和血细胞生长因子同属细胞因子。两者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共同完成造血和免疫调节功能。白细胞介素在传递信息,激活与调节免疫细胞,介导 T、B 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及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在对免疫应答的研究过程中,在丝裂原刺激的细胞培养上清中发现了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研究者各以自己测得的活性进行命名,十几年报道了近百种因子。后来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以往许多以生物活性命名的因子实际上是具有多效性的同一物质。

1979 年,为了避免命名的混乱,第二届国际淋巴因子专题会议将免疫应答过程中白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统一命名为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在名称后加阿拉伯数字编号以示区别,例如 IL-1、IL-2……,新确定的因子依次命名。只有进行克隆化的基因、明确产物的性质和活性才能得到国际会议的认可。这些物质在淋巴细胞活素及巨噬细胞因子(monokine)中,已作为一种分子提纯并弄清了性质。最初测定的物质为 IL1 和 IL2。IL1 属于 monokine,以前曾以淋巴细胞活化因子(lymphocyte activating factor)命名。细胞促进蛋白质(mitogenic protein)以及 B 细胞活化因子(B cell-activating factor)等七种名称称之。而 IL2 属于淋巴细胞活素,以前曾以胸腺细胞刺激因子(thymocyte stimulating factor)、T 细胞生长因子(T cell growth factor)等六种名称称之。

1987 年人 IL-3 克隆成功,并产生重组 IL-3。

1995 年国际免疫学学会联合会根据 IL-16 基本结构和基因顺序,将 IL-16 正式命名。

2001 年,Lee 等首先报道了 IL-17E 的 cDNA 和氨基酸序列。

截至 2013 年 12 月,得到承认的成员至少达 38 个。相关阅读:

白细胞介素-1(IL-1)

白细胞介素 2(IL-2)

白细胞介素 3(IL-3)

白细胞介素 4(IL-4)

白细胞介素-5(IL-5)

白细胞介素-6(IL-6)

白细胞介素-7(IL-7)

白细胞介素-8(IL-8)

白细胞介素-9(IL-9)

白细胞介素-10(IL-10)

血小板减少症之救星——IL-11

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之天平——IL-12

我和 IL4 是好兄弟——IL13

我是给 B 细胞加油的——IL14

我是 IL-2 的进阶版——IL15

我专门针对 CD4+——IL16

我来自 Th17——IL17

促炎性反应,调免疫疾病之 IL-18

我是通过 IL-10 发现的——IL19

我也是 IL-10 家族的——IL20

我是两面派,↓ B 细胞,↑T 细胞——IL21

我和 IL-10 共用一个受体链——IL-22

我和 IL-12 共享 p40 亚基——IL-23

白细胞介素-24(IL-24)

白细胞介素-25(IL-25)

白细胞介素 26(IL-26)

白细胞介素-27(IL-27)

白细胞介素-28(IL-28)

白细胞介素-29(Human IL-29)

白细胞介素-31(IL-31)

IL-32α (白细胞介素 32α)

白细胞介素33 (IL-33)

白细胞介素 34

白细胞介素35(IL-35)

白细胞介素-36(IL-36)

IL—1F5(IL-36Ra) 白细胞介素 36 受体拮抗剂

白细胞介素-37 (IL-37/IL-1F7)

白细胞介素 38

编辑: weicf    来源:丁香园

  • 大肠杆菌高效表达外源蛋白的策略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是发展最早、目前最为成熟的表达系统。因其遗传背景清楚、繁殖快、成本低、表达量高、表达产物容易纯化、稳定性好、抗污染能力强以及适用范围广等,是...

  • His 融合蛋白纯化常见问题解答

    蛋白过镍柱纯化的原理:Ni-NTA 纯化介质纯化带有 His6-Tag 的融合蛋白是目前蛋白纯化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方法。Ni 柱中的氯化镍或者硫酸镍可以与有 HIs(组蛋白)...

  • GST 融合蛋白纯化常见问题指南

    谷胱甘肽 S 转移酶(GST)是一个含有 211 个氨基酸的蛋白,通常将该蛋白加入到重组蛋白的末端以便对该重组蛋白进行纯化或检测。具有组氨酸的非融合蛋白会产生非特...

  • DNA 甲基化修饰

    DNA 甲基化修饰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能通过影响染色质结构、DNA 构想、稳定性以及蛋白质相互作用方式等,起到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

  • 组织分离优化指南

    尽管对于特定细胞种类的细胞分离步骤的优化,与细胞恢复的各种所需特性有关,但仍可以建立通用的优化指南。结合合理的实验设计方案,以下就细胞分离和酶的使用提出优化...

  • 如何 30 秒完成抗体标记?

    英国生物偶联技术专家级公司 InnovaBiosciences 为您提供一步法快速标记试剂盒!Perfect!Innova Biosciences 成立于 2002 年,是世界领先的生物偶联技术公司。...

  •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baculovirus expression vector system, BEVS) 以昆虫杆状病毒为外源基因载体, 昆虫和昆虫细胞为受体的表达系统。昆虫细胞与哺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