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方案和方案 4 是以变性质粒 DNA 为模板,使用两条寡核苷酸和高保真聚合酶引导 DNA 合成。本方案中,经多轮热循环全长双链质粒 DNA 将以线性形式扩增,产生一种 DNA 双链上带交错缺口的突变质粒(Hemsleyetal.1989)。本实验来源于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下册,作者:〔美〕J. 萨姆布鲁克 D.W. 拉塞尔。
DNA 序列可通过酶解或化学降解产生一系列成套的 DNA 片段,这些片段可以通过薄层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分辨。一个典型的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能够分辨出编码 15~400 个核苷酸长度的 DNA 序 列。本实验来源于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下册,作者:〔美〕J. 萨姆布鲁克 D.W. 拉塞尔。
当 Sanger 及其同事建立第一个 DNA 链终止延伸法时,只有一种合适的 DNA 聚合酶可用,即大肠杆菌 DNA 聚合酶 I Klenow 片段。它具有在模板存在时聚合 dNTP 的活性,但缺乏完整聚合酶 I 的 5'-3'外切酶活性。本实验来源于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下册,作者:〔美〕J. 萨姆布鲁克 D.W. 拉塞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