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蛋白质的处理:胶体金标记蛋白的制备 胶体金对蛋白的吸附主要取决于pH值,在接近蛋白质的等电点或偏碱的条件下,二者容易形成牢固的结合物。如果胶体金的pH值低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则会聚集而失去结合能力。除此以外胶体金颗粒的大小、离子强度、蛋白质的分子量等都影响胶体金与蛋白质的结合。 (1)待标记蛋白溶液的制备将待标记蛋白预先对0.005Mol/LpH7.0&nb ...
胶体金标记蛋白质的原理,一般认为是由于pH值等于或稍偏碱于蛋白质等电点时,蛋白质呈电中性,此时蛋白质分子与胶体金颗粒相互间的静电作用较小,但蛋白质分子的表面张力却最大,处于一种微弱的水化状态,较易吸附于金颗粒的表面,由于蛋白质分子牢固地结合在金颗粒的表面,形成一个蛋白层,阻止了胶体金颗粒的相互接触,而使胶体金处于稳定状态,如果=低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蛋白质带正电荷,胶体金带负电荷,二者极易静电结合 ...
【实验目的】 1.掌握SDS—聚丙烯酰胺电泳法的原理。 2.学会用此种方法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 【实验原理】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是对蛋白质进行量化,比较及特性鉴定的一种经济、快速、而且可重复的方法。该法主要依据蛋白质的分子量对其进行分离。SDS与蛋白质的疏水部分相结合,破坏其折叠结构,并使其稳定地存在于一个广泛均一的溶液中。SDS&md ...
一、原理 核酸(ribonucleicacid,RNA)分子在一定pH值的缓冲液中带有电荷,将其放入电场中,可向与其所带电荷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聚丙烯酰胺凝胶具有分子筛效应,核酸分子大小、形状不同,故在电场作用下,核酸分子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泳动速度不同,依此可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 材料:RNA样品液。 (二)仪器设备:1. 电泳仪;2. 玻璃管;3. 试管架;4. 穿 ...
一、原理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离鉴定蛋白质(protein),主要依赖于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再与标准样品对照即可确定各区带的成分。要利用凝胶电泳测定某样品的蛋白质分子量就必须去掉其电荷效应,使样品的蛋白质分子的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子量。如在电泳体系中加入一定浓度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dodecylsulfate简称SDS)。这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大于1mmol/L时,以1.4gSDS ...
胶体金标记技术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志物或显色剂,应用于抗原抗体反应的一种新型免疫标记技术。由于它不存在内源酶干扰及放射性同位素污染等问题,且利用不同颗粒大小的胶体金还可以作双重甚至多重标记,使定位更加精确。因此已成为继荧光素、酶、同位素及乳胶标记技术之后的一种新型标记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电镜、流式细胞仪、免疫印迹、蛋白染色、体外诊断试剂的制造等领域。 用胶体金作为特殊标记物的研究始于60年代初,1 ...
摘 要 毛细管电泳法以其进样量少、操作简便、分辨率高、易于分离和定量、试剂消耗量少、分析时间短等优点,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酶体系的动力学研究中。本文介绍了近三年来毛细管电泳法在酶反应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包括酶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测定、抑制动力学以及蛋白质-药物和蛋白质-蛋白质络合常数的测定三个部分。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酶 动力学 抑制剂 络合常数 1967 年Hjerten最早提出毛细管电泳技术,并 ...
胶体金制备完毕后须经电镜下质量鉴定才能应用。 一、胶体金颗粒直径测定 用预先处理好的覆有Formvar膜的镍网浸入胶体金溶液内,取现放在空气中干燥或37℃烤箱烤干。然后在透射电镜下观察,主要观察金颗粒的大小,符合不符合所需要的颗粒直径,金颗粒是否均匀一致,有无椭圆形及多角形金颗粒存在。理想的金颗粒是大小基本相等,均匀一致,无椭圆形及多角形的金颗粒存在,还可以拍片放大后测量金颗粒直径的大小。 二、胶 ...
一、简介 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又称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是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电场为驱动力的新型液相分离分析技术,在八十年代得以迅速发展。目前,在生命科学、药物分析、以及从小分子、离子到单细胞分析的一系列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毛细管电泳的发展过程: 1.六十年代中期:瑞典科学家Hjerten 首先提出了毛细管区带电泳(CZE)的方法 ...
一、胶体金的稳定性及免疫胶体金的贮存 胶体金具有很高的动力学稳定性,在稳定因素不受破坏时自身凝聚极慢,可放置数年不发生凝聚。影响稳定的因素主要有电解质、溶胶浓度、温度、非电解质等。 金溶胶必须有少量电解质作稳定剂,但浓度不宜过高。高浓度亲水性非电解质能剥去胶粒外面的水化膜使其凝聚。少量的高分子物质促使溶胶凝聚,但一定量的高分子物质反而可增加溶胶稳定性,如蛋白质、葡萄糖、PEG20000 ...
胶体金的制备一般采用还原法,常用的还原剂有柠檬酸钠、鞣酸、抗坏血酸、白磷、硼氢化钠等。根据不同的还原剂可以制备大小不同的胶体金颗粒。常用来制备胶体金颗粒的方法如下。 1、枸橼酸三钠还原法 (1)10nm胶体金粒的制备:取0.01%HAuCl4水溶液100ml,加入1%枸橼酸三钠水溶液3ml,加热煮沸30min,冷却至4℃,溶液呈红色。 (2)15nm胶体金颗粒的制备:取0.01%HAuCl4水溶液 ...
This protocol is based upon protocols from Mark Biggin Dave Allis and Richard Treisman plus a fair amount of trial and error. We have successfully used this protocol with livers spleens colons and who ...
随着免疫分析日益广泛应用于以临床为主以及非临床领域的诊断工业(diagnosticindustry),免疫分析向两个方向发展:一类为全自动化的免疫分析;另一类为以硝酸纤维膜为载体的快速免疫分析。前者需要价格昂贵的全自动仪器及与仪器严格配套的各种试剂盒,目前只能在医疗及检测中心应用,虽也能较快速给出结果,但仍需一定时间,不适合远离医疗及检测中心的地区,更不能用于“患者床旁检验 ...
Chromatin IP Method Day 1 1. Start 5 ml o/n cultures of strains to be tested Day 2 1. Inoculate 50 ml of the desired media with a volume of a saturated o/n culture and grow o/n with shaking at 200 ...
胶体金是一种常用的标记技术,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志物应用于抗原抗体的一种新型的免疫标记技术,有其独特的优点。近年已在各种生物学研究中广泛使用。在临床使用的免疫印迹技术几乎都使用其标记。同时在流式、电镜、免疫、分子生物学以至生物芯片中都可能例用到。 1971年Faulk 和Taytor将胶体金引入免疫化学,此后免疫胶体金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免疫学方法,在生物医学各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目前在医学检验 ...
(一) 原理 免疫胶体金技术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志物应用于抗原抗体的一种新型的免疫标记技术。胶体金是由氯金酸(HAuCl4)在还原剂如白磷、抗坏血酸、枸橼酸钠、鞣酸等作用下,聚合成为特定大小的金颗粒,并由于静电作用成为一种稳定的胶体状态,称为胶体金。胶体金在弱碱环境下带负电荷,可与蛋白质分子的正电荷基团形成牢固的结合,由于这种结合是静电结合,所以不影响蛋白质的生物特性。 ...
放射免疫分析(RIA)是由美国生物学家Yalow和Berson于1959年创建的一种体外放射分析技术,该技术有其结果可靠。简便易行,成本低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优点。其超微量测定可达ng至pg水平,目前可测物质已达300余种,对临床的诊断和治疗起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实践中,标准曲线的制做非常重要。它可对整批实验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在放免分析测定中被测物质浓度是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得来的。标准 ...
磺胺类药物(Sulfonamides,SAs)是指具有对氨基苯磺酰胺结构的一类药物的总称,是一类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化学治疗药物。通过任何途径摄入的磺胺类药物会在人体中蓄积,其残留能破坏人的造血系统,造成溶血性贫血症、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等。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和欧美等大多数国家规定食品和饲料中的磺胺类药物总量及磺胺二甲基嘧啶等单个磺胺类药物的含量不得超过0.1 mg/kg ...
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 rhlL-2,IL-2)主要由活化的T淋巴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最主要的淋巴因子一。天然IL-2含有糖基,基因重组IL-2不含糖基,由133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5KD。IL-2在机体应答,免疫调节和抗肿瘤免疫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临床用于多种恶性实体肿瘤。重组人IL-2是一种重组人白细胞介素一2的生物制品,一般制备成粉针剂应用,其 ...
Many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identify genomic targets of DNA-binding factors. Here we outline and discuss our adaptation of the 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ChIP) assay to a high-throughput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