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献血伤身体、伤"元气"、会得后遗症。有关专家对此指出:健康人适当量的献血不仅无损健康,而且有益健康。 《中国输血》杂志编委、省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孟德润说:"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抽取10%左右的血(200-400毫升),对身体完全无碍。因为献血后组织间液会迅速进入血管,补足血液总量。有些人献血后觉得头晕乏力,多数是紧张的精神因素造成的。" 孟德润解释说,健康人献血后,白细胞、血小板几天内就可代偿,红细胞3个月可恢复 ...
谈起血型,普通百姓也略知一二。它是关乎每个人在出现诸多意外情况后所关注的一个话题。但也有很多人对血型有所误解之处,认为孩子的血型要么与其母亲同型,要么就与其父亲同型。否则就会产生诸多的猜忌。如今,就讨论一下血型的这个话题。人类的血型系统目前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根据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A或B抗原分为4种表型:A、B、O、AB;另一类是据红细胞表面是否含有Rh抗原分为Rh血型系统。临床工作中,最常用的ABO血型的测方 ...
作者:孙波,周梅亭,于迎晨,陈月香,亓涛[摘要]目的探讨预贮式自体输血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于采血前、采血后、回输血后、出院前测病人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白细胞(WBC)、血小板(Pt)、织红细胞(Ret)、血细胞比容(Ht)的变化。结果采血后各项指标较采血前均明显降低,回输血后、出院前各项指标较采血后显著升高(F=294~315,q=352~378,P
【摘要】目的了解导致血液报废的常见原因,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血液的浪费。方法对2007年我站无偿献血的血液报废原因归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常见的原因是ALT不合格,其后依次是脂肪血、梅毒、离心破损、HBsAg、抗-HCV以及其他。结论为减少血液的浪费,必须做好献血前宣教及咨询指导工作,严把体质量关,同时完善改进测模式,严格按SOP操作,确保血液的质量和输血安全。【关键词】无偿献血血液报废原因血液是抢救缺血病人生 ...
我们经常会听到Rh阴性(尤其是被称为“熊猫血”AB型Rh阴性)重危患者急救需要紧急输血却找不到Rh阴性血液,为寻求“完全同型的供血者”而横跨数省,费尽周折。这背后究竟是传说的那么神秘,,还是另有蹊跷?我们先了解一下Rh血型系统的相关知识。Rh血型系统包括D、C、、E、e抗原。临床上,凡D抗原者称为Rh阳性,不D抗原者称为Rh阴性。已知道我国汉族人群中Rh阴性者仅占4‰左右,天然产生Rh抗体者极少,绝大多数Rh抗体都是由于 ...
不规则抗体是指抗-A、抗-B或抗-AB以外的其他抗体。目前不规则抗体的筛查方法是采用O型试剂红细胞测被者的血清中的不规则抗体。由于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会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破坏输入的不配合的红细胞或缩短其寿命,产生溶血性输血反应,轻则影响治疗效果,重则危机病人生命;此外,对孕妇而言,不规则抗体会引起新生儿溶血病,影响新生儿脏器的发育,并使其智力发育受到伤害,严重者则会危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因此,抗筛选是很必要而且 ...
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常采用手术、化疗和放疗。在化疗和放疗之后,病人常因骨髓抑制引起严重的出血和感染,手术也可引起严重出血,此时输血是最好的支持治疗手段。恶性实体瘤患者约半数并发贫血,尤其在疾病进展期广泛转移时贫血表现更为明显,导致贫血的因素较多,主要是慢性贫血。肿瘤患者的输血与疑难配血一、贫血的原因1.失血 恶性肿瘤病人发生贫血的主要原因是失血,常见于胃肠道和妇科肿瘤。肿瘤组织坏死,或病变累及管腔或邻近血管,可导致不同 ...
一、目的:规范储血室与配血室的细菌培养。二.适用范围:适用于血库储血室与配血室的细菌培养。三.操作步骤:(一)储血室空气培养1.储血室空气培养在每月20号左右,均应在紫外线消毒后2.取90平板培养皿,打开培养皿盖子,放在储血室中间15分钟,盖上盖子,并填写好单,送细菌室培养。3.48小时后,观察结果。储血室空气培养要求在:
一、安全输血是输血工作中永恒的主题无数血的教训不断提醒我们,必须保证血型鉴定、交叉配血等输血相关测百分之百正确,因为01%的误差就会造成百分之百的灾难。目前国内外临床项目由于主观和客观因素都允许有一定的误差(如细胞计数,同一份标本允许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但是血型等于输血相关测必须准确无误,决不能出现模棱两可的结果。(可能是A型,疑为B型等,)怎样才能保证输血相关测的正确?怎样才能保证输血安全?科学规范的试方法、先进 ...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受血者输血前五项查的结果,了解三亚区随机人群和输血患者中输血前五项阳性所占比例,保障输血安全,避免血源性传播疾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HBsAg、抗-HCV、抗-HIV采用酶联免疫法;TP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初筛试(TRUST)法;ALT采用速率法。结果HBsAg阳性1317例,占1686%;抗-HCV阳性98例,占125%;抗-HIV阳性3例后经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阳性者3例,占004%;RP ...
众所周知,血型与输血有着密切的关系。血型除了可提供输血和受血的依据之外,大量临床实践证明,不同血型的人,各种疾病的发生率也不一样。下面是A、B、AB、O型血的人与一些常见疾病的关系。A型:身体较灵巧,忍耐力较强,平时不常生病,但与脑血管疾病较有缘,尤其是脑梗塞病人,为各血型之首。这是因为A型血对血液黏稠度升高有较大的易感染性,而血液黏稠度升高则是脑梗塞的重要发病因素之一。偏头痛病患者中A型血的血小板黏附率也明显高于 ...
血站科与医院的科有所不同,它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危,为此我们的测结果要求准确率达到100%,为了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血站采用先进的全自动AT加样系统、全自动STAR加样系统、全自动FAME酶免分析系统,这些全自动仪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减少了许多人为因素的误差,达到了快速、准确、微量的目的。但是全自动仪器对标本的要求要比手工操作要严格的多,血站现在实行集中化管理模式,对各中心血库实行集中测 ...
卡式法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是近几年来逐渐兴起的一项利用免疫测的新方法,也就是利用生物化学凝胶过滤技术和离心技术及免疫学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相结合的产物。此法是通过调节凝胶的浓度来控制凝胶间隙的大小,使其间隙只能允许游离的红细胞通过,从而使游离的红细胞和聚集的红细胞分离。当抗原、抗体反应,抗人球试时,血细胞发生凝集,离心时,凝集块不能通过凝胶间隙,而留在凝胶孔的上层,呈阳性反应。未凝集的血细胞离心时可通过凝胶间隙,而 ...
输血的适应症1、急性失血:主要适应症;一次失血低于总量的10%(500)时,可不输血;,低于总血容量的20%时,首选晶体液、胶体液或少量血浆增量剂;当超过20%时,可输入适量全血。2、贫血或低蛋白血症浓缩红细胞;血浆及白蛋白3、重症感染抗体及补体4、凝血功能障碍:相关血液成分输血反应与并发症及其防治1、发热反应:最常见的早期输血并发症,1-2小时后可缓解。2、过敏反应:(1)预防:口服抗过敏药;有过敏史者不宜鲜血;鲜血员在采血前 ...
为确保临床输血安全,输血前要用能够测不完全抗体的方法筛查不规则抗体,本院从2004年6月起,运用微柱凝胶技术对需输血的患者提前筛查不规则抗体,确保了输血安全,保证了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剂与仪器抗球蛋白试剂、IgG抗D血清、不规则抗体筛查细胞均由上海血液中心供应;微柱凝胶工作测试系统由长春博迅公司提供。12标本来源选择本院2004年6月-2005年12月3600例需输血的住院患者, ...
输血是贫血的支持治疗中的一项措施,但输血只能作为对症治疗,不能代替贫血的特殊治疗,也不能作为贫血的有效疗法。输血只是取得暂时的疗效。一般病人无明显贫血症状,其血红蛋白在6克/分升以上时是不考虑输血的。贫血病人输血,通常是在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时才考虑,或因贫血程度较为严重以及贫血病人在短时间内因其他疾患必须手术者,为抢救其生命,作为术前准备而输血。输血过多反而可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输血还可来一定的副反应,甚至有致 ...
日前卫生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切实做好血液安全管理工作,保证血液质量,确保采供血和临床用血安全。以下为全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血液管理工作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5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10年来,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采供血机构和医疗机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下,我国无偿献血和血液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血液管理法律体系进一步健全;公民自 ...
临床输血是疾病治疗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一种手段。随着国家法制的不断完善,血液制品制备过程已纳入了规范化的轨道,经卫生行政部门正式批准的采供血机构提供的血液制品均已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然而,采供血机构提供的血液制品是不能直接输注给病人的,须在医院输血科(血库)经一系列的测与核对等程序后方能输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病人临床输血安全与有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各行各业信息管理逐渐实现自动化。首先,医院输血科(血库)收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襄樊医院王德平李智山叶海辉(湖北襄樊441021)我国输血医学近几年发展很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目前,在我国临床输血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陈旧的输血观念。如果不迅速更新这些观念,树立合理用血的新观念,就不可能做到科学用血和合理用血。自从1900年发现ABO血型,1916年创立血液抗凝保存液以来,输血医学发展很快,特别是近十余年来,由于各种高新技术不断向输血领域渗透,已使输 ...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社会变革,给医疗卫生工作许多新情况、新变化。医院输血科(血库)管理工作和品牌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大局一样,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和深入研究。一、行政组织建设与管理输血科(血库)作为医院的一个基础管理单位,全面质量管理应包括:临床输血技术质量管理、服务功能质量管理与硬件设施质量管理等。搞好输血科(血库)管理,将科室这个基础做大做实,是保证科室的各项工作实施的前提。要使输血科(血库)管理上一个台阶,最基本的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