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如何设计质粒 求求各位大佬帮忙

        相关实验:基因过表达构建实验

        user-title

        dxy_tzlxjjy

        想问问求各位大佬 质粒要如何设计 上面的序列要如何选择 如何判断顺式作用原件作用的序列 有什么相关资料可以复制我学习质粒设计吗

        wx-share
        分享

        3 个回答

        user-title

        sswei

        有帮助

        采用重组酶构建质粒方法

        1. 载体的制备一般推荐双酶切线性化,线性化完全,假阳性克隆低。酶切体系。

        2. 对于使用重组方式连接来说,PCR 要设计引物, 设计引物时要根据质粒载体和基因序列选择合适的同源序列,通过 PCR 扩增方式进行连接,PCR 的产物要纯化。

        引物设计原则简单总结一下:

        (1)前向引物:5’ 端--上游克隆载体末端同源序列+基因正向扩增引物--3’ 端

        (2)反向引物:3’ 端--基因反向扩增引物+下游克隆载体末端同源序列--5’ 端


        如果设计的基因特异插入片段扩增产物长度较长,可以选择 PCR 方式进行目的引物的扩增。

        [可选 PCR 扩增体系]

        ddH2O 14 ul

        10 x Taq buffer 2 ul

        10 um DNTP 1 ul

        10 um primer F 0.5 ul

        10 um primer R 0.5 ul

        Vector 1 ul

        Taq 酶 1 ul

        [可选 PCR 扩增条件]

        (1)95℃:5min

        (2) 35cycle

        95℃:30s

        55℃:30s(退火温度可以根据目的引物TM值决定,一般退火温度根 据引物TM值降低5度)

        72℃:40s

        (3)72℃:10min

        (4)16℃:hold

        PCR 扩增后,通过胶回收方式获得纯化的 PCR 产物。纯化后的 PCR 产物不需要进行酶切,直接用于重组反应。

        3. 目的引物与线性载体进行重组反应。

        [可选重组体系]

        5 × CE II Buffer 4 μl

        线性化克隆载体 50~200 ng

        插入片段扩增产物 20~200 ng

        Exnase® II 2 μl

        ddH2O x ul


        在冰水浴中配制,配制完成后,用移液器上下轻轻吹打几次混匀各组分,置于 37 ℃ 反应 30 min。待反应完成后,立即将反应管置于冰水浴中冷却 5 min。重组效率在反应 30 min 左右达到最高,反应时间不足或者太长都将会降低克隆效率,这样大大减少了连接时间。


        4. 转化

        将连接产物转化到受体菌中(一般为 DH5a),涂板,培养过夜


        5. 挑取单克隆,并鉴定

        挑去平板上的单克隆培养,可以通过 PCR 或者酶切初步鉴定阳性克隆,对初步鉴定出来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

        user-title

        loveliufudan

        有帮助

        质粒设计是分子生物学实验中的关键步骤。以下是一些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1.目标基因:首先,你需要确定你要克隆的目标基因。你需要在质粒上有这个基因的全长序列。

        2.选择恰当的质粒:选择恰当的质粒载体也非常重要。这将取决于你的实验目标。例如,如果你想在真核生物中表达你的基因,你应该选择带有真核启动子和终止子的质粒。如果你的目标是在原核生物中表达,那么你需要一个带有原核表达系统的质粒。

        3.限制酶位点:为了将目标基因插入质粒,你需要选择适当的限制酶切割位点。这些位点需要在质粒和目标基因两端都有。

        4.选择合适的抗性标记:你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抗性标记来选择转化成功的细胞。

        5.顺式作用元件:这些包括启动子、增强子、内含子、终止子等。它们控制基因的表达,选择和设计这些元件要基于你的实验需求。

        关于如何设计顺式作用元件的序列,你需要对你要研究的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有深入的理解。顺式作用元件在不同的生物和细胞类型中可能会有不同的效应。

        最后,对于质粒设计和克隆的进一步学习,有很多在线的资源和教程。比如,“Addgene”这个网站就有一整套关于质粒设计和使用的教程和资料。这个网站还提供了一个名为”SnapGene”的软件,该软件可以帮助设计和可视化质粒。

        user-title

        土井挞克树

        有帮助

        质粒构建

          (1)质粒构建原理

          质粒构建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实验技术。原理依赖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和其他修饰酶的作用,分别对目的基因和载体DNA进行适当切割和修饰后,将二者连接在一起,再导入宿主细胞,实现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内的正确表达。

          (2)质粒构建方式

          质粒构建方式多样,常规的T4连接酶,下面就介绍下T4连接酶构建质粒方法,T4连接酶可用于平末端也可用于粘性末端连接,但一般推荐适用黏性末端。

          (3)质粒载体的制备

          质粒载体的制备既可以选择单酶切也可以选择双酶切,一般推荐使用双酶切。其实目的就只有一个,尽量使载体的末端具有特异性,防止自连。

          4.一般目的基因用于克隆表达的情况下,酶切位点的选择要考虑到:

          (1)选择质粒上两个酶切位点的距离不应小于太小(>10bp),否则影响限制性内切酶对切点的识别,不利于空载体的双酶切。

          (2)一般目的基因用于克隆表达的情况下,酶切位点的选择要考虑到:

          目的基因片段内部不含有所选的酶切位点(不然鉴定阳性重组子双酶切时会将目的基因切断)。

          (3)实验后继应用的所有载体(真核、原核、酵母、昆虫)都尽可能含有所选的酶切位点。并且要保证在载体上的插入方向正确(定向克隆)。(不然换载体表达时,还要重新设计引物,以引进新的酶切位点)。

          (4)尽可能选比较常用的酶切位点(常用切点酶的价格比较便宜)。

          (5)两个酶切点至少隔上3个碱基。

          (6)两个酶切点最好不要是同尾酶(切下来的残基不要互补),否则效果相当于单酶切。

          (7)最好使用酶切效率高的酶。

          (8)最好使用双酶切有共同buffer的酶。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