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生物科学和有关技术的发展为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分子学依据。当前,外科病理学主要依据肿瘤的解剖特点(如:转移瘤)和组织病理学对恶性肿瘤分类。微阵列连同聚类分析揭示了肿瘤分子的差异多样性,靠这一点有望建立一个新的与预后有关的分类方法,更重要的是,对疗效有重要的意义。病理学上的挑战将成为常规临床应用分子学分类的发展和补充。 方法:本文重点放在临床实验室中用以DNA为基础的PCR技术来了解实体 ...
2007年QIAGEN技术讲座,PPT图片。
摘要:采用石英砂加液氮研磨方法破碎花粉,然后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提取水稻花粉总蛋白质,之后采用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SDS-PAGE双向凝胶电泳对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单核期花粉总蛋白质进行了分离。通过银染显色,PDQuest 2DE软件可识别约1 000 1 500个蛋白质点。其中TCA一丙酮提取法更适合提取花粉总蛋白质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并可获得分辨率和重复性较好的双向电泳图谱。对红莲型细胞质 ...
摘要:目的建立并优化人胰液蛋白质组的双向凝胶电泳分离方法。方法通过比较几种常用的体液处理方法,确定了一种适于人胰液的蛋白质样品处理方法。经过一维等电聚焦和二维SDS -PAGE电泳后,有效分离了人胰液蛋白质组。 结果通过优化胰液蛋白质提取、上样量和固相IPG胶条分离范围的选择等步骤,建立了人胰液双向凝胶电泳的方法,并获得了分辨率较高、重复性较好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 结论丙酮沉淀与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的 ...
在论坛上看到不停地有人在问RT-PCR的问题,实际上在以前的帖子中各位香主和eeflying(我为什么总是提他们?因为还是很佩服的哦,生怕自己说错了,被他们指出来哦)都谈到了很多,鄙人也充大头答了一些问题,但是还是有各种问题,由于的基因表达还有点实战经验(但也技止此而),所以想些点东西给大家参考,计划把包括RNA酶保护分析,northernblot,原位杂交,半定量RT-PCR和定量RT-PCR都 ...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个多基因多因素参与的病理过程。实验中通过建立与RA发病机制相似的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动物模型,运用蛋白质组技术对正常大鼠和CIA大鼠模型不同时间点滑膜组织的蛋白质点进行比较分析,为鉴定CIA大鼠滑膜病变相关蛋白质及研究RA发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用牛 ...
尿毒症患者血清蛋白质组份的双向凝胶电泳-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分析研究(武汉)为了建立和比较尿毒症患者及正常人的血清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寻找和鉴定尿毒症患者差异表达的血清蛋白质谱。研究者以固相ph梯度(ipg)等电聚焦(ief)为第一向和垂直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为第二向,分别对尿毒症患者和正常者血清蛋白质样品进行二维双向电泳,经银染显色和imagemaster2d5.0 ...
0 128);"丁香园网友atcg 0 128);"提到:1 、把蛋白序列对应的核酸序列找到。2 、根据核酸序列做BLAST (对dbSNP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SNP/snpblastByChr.html)。3 、结果中,可以得到你的序列上所以已知的SNP。 0 128);"丁香园网友 0 128);"freedegree 0 128);"提到:以编码5 ...
蛋白质组研究的发展以双向电泳技术作为核心。双向电泳由O’Farrell’s于1975年首次建立并成功地分离约1 000个E。coli蛋白,并表明蛋白质谱不是稳定的,而是随环境而变化。双向电泳原理简明,第一向进行等电聚焦,蛋白质沿pH梯度分离,至各自的等电点;随后,再沿垂直的方向进行分子量的分离。目前,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已能分离出10 000个斑点(spot)。当双向电泳斑 ...
先将混合物在一个直径1mm的玻管凝胶中进行等电聚焦凝胶。聚焦后将凝胶条小心的从毛细管中取出,然后放到另一平板凝胶的顶部(垂直板)或一端(水平板),再让胶条中已经分离的组分在平板胶中走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由于蛋白质的等电点和分子质量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因此,经过双向电泳可将数千种蛋白质分开,显示出极高的分辨力。 ...
One-Dimensional SDS-PAGE Protein Gel and Staining (Gottschling Lab) Provides procedures for gel preparation gel staining... Preparation of SDS-Polyacrylamide Gels (SDS-PAGE) (William H. Heidcamp) SDS ...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lc/ms/ms用于小分子化合物分析时的几点体会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用于小分子化合物分析时的几点体会液质联用仪因其对大部分化合物的高灵敏度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适合于体内药物、体内有毒物质、药物的杂质等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等领域。与传统的色谱分离检测器(紫外、荧光、视差、蒸发光散射、电化学等)检测的分析手段比较,质谱属于液相色谱的广适性检测器,具有明显的优势,该方法适用范围 ...
一、简介 生物芯片(biochip)是指采用光导原位合成或微量点样等方法,将大量生物大分子比如核酸片段、多肽分子甚至组织切片、细胞等等生物样品有序地固化于支持物(如玻片、硅片、聚丙烯酰胺凝胶、尼龙膜等载体)的表面,组成密集二维分子排列,然后与已标记的待测生物样品中靶分子杂交,通过特定的仪器比如激光共聚焦扫描或电荷偶联摄影像机(CCD)对杂交信号的强度进行快速、并行、高效地检测分析,从而 ...
第一节 培养细胞学 cultural cytology 何谓是培养细胞学? 指细胞在体外培养的特定条件下,通过对离体细胞的研究,获取的研究结果与细胞生物学具有三个学科相似的信息。 细胞生理学: 研究细胞生命活动规律,如何从环境中摄取营养,经过代谢获得能量,以促进生长、分裂及其表达功能的。 分子细胞学: 从遗传信息 (DNA—RNA—蛋白) 角度研究胞内遗传物质的结构和表达的 ...
1、引物的长度一般为15-30bp,常用的是18-27bp,但不应大于38,因为过长会导致其延伸温度大于74°C,不适于Taq DNA聚合酶进行反应。 2、引物序列在模板内应当没有相似性较高,尤其是3’端相似性较高的序列,否则容易导致错配。引物3’端出现3个以上的连续碱基,如GGG或CCC,也会使错误引发机率增加。 3、引物3’端的末位碱基对Taq 酶的 ...
酵母粉和葡萄糖以及蛋白胨一起高温灭菌会不会反应
酵母培养方法
酵母破壁液氮研磨法
一般也称rennin,因为容易与血管紧张肽原酶(renin)混淆,国际酶学委员会推荐使用此名,即chymosin,亦称rennet,Chymogen,Lab(德语),remnase。是一种蛋白酶,EC3.4.23.4。存在于幼龄的反刍动物的胃液中,很类似胃蛋白酶,但凝乳作用(即酪蛋白→衍酪蛋白的转变作用)远比胃蛋白酶强。分解血红蛋白的最适pH约3.5。随着动物的生长,胃中的凝乳酶减少,为 ...
以检索NAT2的不同SNP的基因序列为例: 1、Genbank里的dbSNP数据库中有详细的信息,方法如下: (1)进入NCBI的主页 http://www.ncbi.nlm.nih.gov/,然后,Search下拉菜单中选“ SNP”,搜索for “NAT2” (2)搜索了一下,人类的NAT2SNP数据库记录有279条,如我贴图所示,每一条你都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