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P/ACE MDQ型毛细管电泳在相关领域的应用

        互联网

        1578

        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又称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
        是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电场为驱动力的新型液相分离分析技术,在八十年代得以迅速发展。目前,在生命科学、药物分析、以及从小分子、离子到单细胞分析的一系列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毛细管电泳的发展过程:
        1.六十年代中期:瑞典科学家Hjerten 首先提出了毛细管区带电泳(CZE)的方法,被看作毛细管电泳的起点。
        2.1979年:Mikkers等用200μmID的聚四氟乙烯管为分离通道,获得了很高的分离效率。
        3.1981年:Jorgenson和Lukacs 用75μmID的熔融毛细管做CZE,在30KV电压下产生了4×10 5 片/m的效率,成为毛细管电泳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4.1984年:Terabe运用含SDS胶束的缓冲液分离了中性分子,从而建立了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
        5.1987年,Hjerten建立了毛细管等电聚焦;Cohen和Karger提出了毛细管凝胶电泳。
        6.1988~89年:商品化的毛细管电泳仪推出,毛细管电泳法迅速发展起来。

        二、毛细管电泳的分离原理

        CE泛指以高压电场为驱动力,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依据样品中各组分之间电泳速度和分配行为上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一类液相分离技术。

        CE分离原理示意图


        在电解质溶液中,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以不同的速度定向迁移的现象叫电泳。单位电场下的电泳速度称为淌度。 (生物秀实验频道 www.bbioo.com )
        CE所用的石英毛细管柱,在pH>3的情况下,其内表面带负电,和溶液接触时形成双电层。在高电压的作用下,双电层中的水合阳离子引起流体整体向负极方向迁移的现象叫电渗。电渗是毛细管中的溶剂因轴向直流电场的作用而发生的定向流动。
        各种粒子在毛细管内电解质中的迁移速度等于电泳和电渗流(EOF)两种速度的矢量和。
        正离子的运动方向和电渗流一致,故最先流出;
        中性粒子的电泳的电泳流速为零,故其迁移速度等于电渗流速度;
        负离子的运动方向和电渗流方向相反,但因电渗流速度一般都大于电泳速度,故它将在中性粒子之后流出。
        各种粒子因迁移速度不同而实现分离。

        三、毛细管电泳仪的构造

        毛细管电泳仪的基本构成:
        CE的基本结构包括一个高压电源,一根毛细管,一个检测器,及两个供毛细管插入、又可和电源相连的缓冲液储备瓶。 (生物秀实验频道 www.bbioo.com )
        进样
        填灌/清洗:
        电流回路:
        毛细管/温度控制:
        检测/记录/数据处理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