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三句话读懂一篇 CNS,胶原不仅能护肤还能护心,结构细胞也具有免疫功能,肥胖导致后代特定肝癌易感...

1087
本周发布了最新的 2020 年 SCI 期刊的影响因子(文末有链接),不知道大家发文的期刊是涨是跌。持续关注我们的「三句话」栏目,能通过向顶刊好文学习,开拓思路,提升自己的文章 level 不是梦,保证入股不亏哦

1. 挑战:新冠病毒突变株或导致传染性增强

图片来源:Cell

全球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已经突破 1000 万,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Cell 刊登了一篇关于新冠病毒突变的研究,该研究发现 SARS-CoV-2 的 Spike 蛋白 D614G 突变的突变体已成为全球大流行中最普遍的形式(29% 新冠病毒样本检测到这个突变)。相较与野生型病毒,D614G 突变体病毒的感染严重程度相似,但是传染性更强(2.6-9.3 倍)。病毒突变体一直是对抗体疫苗研发的一个挑战,我们也期待进一步的信息更新。(Cell

2. 模拟:SARS-CoV-2 感染肠道细胞过程
图片来源:Science

荷兰的科研团队在 Science 上发文证明 SARS-CoV-2 可以感染肠道细胞。事实上,SARS-CoV-2 受体 ACE2 在分化的肠细胞上高表达。研究人员利用人小肠细胞器 (Hsios) 模拟病毒感染情况,发现肠细胞容易被 SARS-CoV 和 SARS-CoV-2 感染,而且肠细胞能产生传染性病毒颗粒。病毒的防控工作不能忽视任何细节。(Science

3. 重大好消息:这一针可长效治疗 HIV

图片来源: 站酷海洛 Plus

HIV 病毒困扰人类已久,虽然口服药物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长期服药可能产生耐药性并使治疗效果减弱。吉利德公司发表其治疗艾滋病的小分子药物 GS-6207 的临床实验结果(点击阅读。GS-6207 能够通过结合 HIV 病毒的衣壳蛋白,干扰衣壳组装破坏其功能,实现抗病毒的作用。这种小分子药物的半衰期为 38 天,注射 24 周后还能检测到药物活性。希望这款药物能早日应用到临床治疗,这真的使艾滋病人的福音。(Nature
4. 被忽视的结构细胞,果然高手在民间

图片来源:Nature

内皮细胞、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这样的结构细胞(Structural cells)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遍及全身,通常被认为是最普通的存在。来自奥地利的科研团队却发现这些结构细胞其实是「民间高手」,能在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人员通过转录组测序、染色质可达性分析和表观基因组图谱对小鼠十二个器官的三种结构细胞进行分析,观察到免疫调节因子和细胞因子信号分子在结构细胞中的广泛表达

此外,这些基因的表达受到表观遗传调控,当机体受到病原刺激时,结构细胞能够通过表观遗传修饰快速上调免疫基因表达,参与免疫过程,难道这就是群众的力量?(Nature
5. 质疑:血脑屏障真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屏障效果减弱吗?

图片来源:Nature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在人们以往的认知中血脑屏障的通透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斯坦福的科研团队利用标记示踪的方式研究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他们发现使用标记过的不含 IgG 和清蛋白的血浆时,年老小鼠大脑内的标记信号是年轻小鼠的一半。研究人员进一步探究了血脑屏障对物质转运的机制,证实年老细胞的转胞吞作用由配体特异性转变为非特性的转胞吞作用,导致部分蛋白的通透性下降而另外一些蛋白的通透性上升。(点击阅读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通过抑制碱性磷酸酶(ALPL)的功能可以改变衰老带来的血脑屏障转胞吞作用的变化。科学研究总是在不断的探究和刷新认知的过程中进步的。(Nature

6. 深藏不露,原来组蛋白 H3-H4 四聚体是一种铜还原酶

图片来源:Science

大家对于组蛋白 H3-H4 四聚体结构应该都不陌生吧,随着对组蛋白结构的深入了解,研究人员发现两个组蛋白 H3 蛋白的二聚化界面包含半胱氨酸和组氨酸残基,这种结构与典型的 Cu2+ 结合位点结构相同,这是否预示着组蛋白四聚体结构具有其他功能?深入研究发现组蛋白 H3-H4 四聚体可以催化铜离子的还原,促进铜离子利用。原来我们熟悉的组蛋白一直深藏功与名,肩负支撑 DNA 链的重任的同时还能发挥余热。(Science

7. 是多此一举还是留了一手?细胞中看似不重要的代谢通路成为治病的关键
图片来源:Cell

Th17 细胞能够维持组织的动态平衡以及保护人体免受真菌感染(非致病性 Th17),但当 Th17 细胞被激活后会导致许多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如慢性肠炎,银屑病,强制性脊柱炎等(致病性 Th17)纽约大学医学院的团队发现通过敲除 Th17 的糖酵解酶 Gpi1 可以有效的抑制致病性 Th17 增殖,而不影响非致病性 Th17。这是因为 Gpi1 是一种被选择性需要的糖酵解酶,在低氧的炎症反应中,致病性 Th17 无法进行有氧呼吸功能,Gpi1 通路就尤为重要。

因此,通过 Gpi1 抑制剂就能有效治疗致病性 Th17 引起的自身免疫疾病。看来经过漫长进化的细胞还是留了一手,在关键时刻能保护我方队友的同时清除异己。(Cell)(相关阅读

8. 心受伤了怎么办?来点胶原蛋白补补吧
图片来源:Cell

胶原(collagen)是细胞外基质的结构蛋白质,除了美容驻颜外,通过调节细胞与细胞或细胞外基质的关系发挥多种功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团队发现 Collagen V 可以参与心脏受损后疤痕组织形成的过程,但是矛盾的是缺失 Collagen V 的小鼠心脏受损后会形成更大的疤痕并影响心脏功能。看来胶原蛋白不仅能护肤,还能护心。(Cell


9. Nature Cell 同时关注,核糖体在细胞应激过程中的作用
当细胞受到外界环境或自身变化刺激时会产生应激反应,在应激反应中许多基因表达发生变化来度过这一时期,其中,核糖体作为 mRNA 翻译的场所在细胞应激反应中至关重要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团队关注的是翻译过程出现问题引发的核糖体碰撞,激活核糖毒性应激反应(Ribotoxic stress response, RSR)。他们发现 ZAKα 会直接感应并结合到碰撞核糖体上并发生自磷酸化并引发后续反应。当细胞受到中等水平的核糖体碰撞后,ZAKα 激活 GCN2 介导的翻译起始阻滞以促进细胞恢复;当细胞受到严重的刺激,将启动 ZAK 依赖的细胞凋亡过程。(Cell)

图片来源:Cell

哈佛医学院的团队关注的是在营养压力的情况下核糖体蛋白的降解的调控机制。当细胞受到急性营养压力时,碱性氨基酸合成减少,从而使核糖体蛋白的翻译水平降低,并且核糖体蛋白是通过非自噬途径进行降解。证明细胞在应激状态下,可以通过调控核糖体蛋白的数量来影响细胞内蛋白质翻译过程。(Nature

图片来源:Nature


10. 一胖毁所有,肥胖的危害可以「遗传」给后代
图片来源:Journal of Hepatology

小姐姐们大多知道这样一句话「一白遮百丑,一胖毁所有」,殊不知女性的肥胖不仅危害自身,还能对后代造成影响。武汉大学郑凌团队和华中科技大学黄昆团队共同研究高脂饮食导致的肥胖小鼠对其后代患肝癌几率的影响。他们发现母体肥胖能引起后代对二乙基甲硝胺引起的肝癌易感,这种影响是通过 miR-27a-3p 降低后代 Acsl1 和 Aldh2 基因表达实现的。
这又是一个督促姑娘们减肥的理由,不过我们提倡的是健康的体重,大可不必一味追求瘦变成纸片人。(Journal of Hepatology)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