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检测盐水凝聚胺试验在交叉配血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4 216例住院申请输血患者用盐水凝聚胺法做交叉配血试验,出现凝集者再用微柱凝胶卡抗体筛查试验做不规则抗体筛检。 结果: 用盐水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检测4 216例输血的血浆标本中出现凝集15例, 其中主侧出现凝集的14例、次侧凝集1例。经用微柱凝胶卡抗体筛查试验比较,结果其中主侧出现凝集14例抗筛为阳性,另1例次侧出现凝集为供血者抗筛阳性,二法结果完全一致,抗体检测阳性 ...
作者:吴先玉 张杰 卢英 帅荣(湖北省恩施市中心医院 湖北恩施 445000) 交叉配血试验是输血前输血实验室中最重要的实验,其目的是证实受血者(病人)和供血者(献血员)之间是否存在血型不合的抗原抗体反应,以保证受血者的输血安全,我室采用传统的盐水介质法检测完全抗体,凝聚胺法检测不完全抗体的方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两种方法均合的才能进行临床输血,只要其中一种方法不合则为配血失败,不能进行临床输血。现就我院近三年来输血所遇到的1例不相符的 ...
ABO反定型的红细胞已经有市售的成品,保存期一般可达3月。但对于用血量小或者偶尔用到的单位无疑加大了成本。这时也可以按要求自己配制。 方法:随机取用A、B、O同型红细胞至少3人份(10人份)混合,生理盐水洗涤3遍。 离心原则是达到红细胞离心至较好效果而不至于溶血,离心高速度短时间(2500-3000专/分离心3分钟)或低速度长时间(1000-2000专/分离心10-15分钟)均可。 配制成5%红细胞悬液放4度冰箱终可存一周,每日用前 ...
作者:罗慧玲,张漫华作者单位:016040 内蒙古乌海,乌海市乌达区中心医院输血科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40岁。因车祸来本院抢救,腹部外伤,休克,B超、CT提示:脾破裂,肾挫伤,肋骨骨折,血气胸。查体,血压90/55mmHg, 血常规检查:Hb 134g/L,Hct 0.44,迅速给予1200ml聚凝胶和800 ml晶体液补充血容量,全身麻醉后进行手术,术中输入2000mlRBC,血浆400ml 及大量的胶体液以补充血容量。术后血压:110/80mmHg,Hb ...
为了更好的落实《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有效控制临床输血感染疾病,特制定控制输血感染方案如下:输血或血液制品都有传播疾病的危险,常见的有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艾滋病、巨细胞病毒感染、梅毒、疟疾、EB病毒感染、黑热病、回归热、丝虫病和弓形体病、成人嗜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等。所以,在决定给患者输血前,要认真权衡,谨慎决定。输血作为临床救治伤病员的一种治疗手段,已随着现代科学高新技术 ...
作者:倪 斌 作者单位:325000 浙江温州,温州市瓯海区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 【摘要】 目的 对新生儿溶血病“三项试验”检查、抗体放散试验阳性的结果中存在的交叉反应性抗体(抗C)与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关系作初步研究。方法 对母婴血型不合、出生7天内患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静脉血进行HDN血型血清学检查,对抗体放散试验结果阳性的79例再进行抗C的检查。结果 在102例母/子血型O/A组合中,抗体放散试验阳性39例,抗C存在13例;在99例母/子血 ...
我国临床血小板输血仍为“盲输”,输注无效事件频发 目前,我国临床血小板输血主要采用随机输注,即“盲输”,这不仅会引起患者产生免疫排斥反应而导致输注无效,使得患者因血小板数量低下而发生出血或死亡;而且造成了大量宝贵血液资源的浪费,给临床供需紧张的“血荒”现象雪上添霜。 据专家介绍,血小板是人体内主要的止血和凝血成分,血小板数量低下(小于5万/μl)的患者易发生出血不止或自发出血,严重患者会发生颅内出血甚至死亡。血小板表面具有多 ...
“熊猫血”、“稀有血型”、“Rh阴性”、“救命血”等等字眼不时见诸于媒体、报端。“稀有血型”这个概念也渐渐为大众所关注。到底什么是稀有血型?如果是稀有血型,会怎么样?稀有血型的人多吗?针对这些问题,特别整理制作了专题介绍。下面跟随我们一起了解“稀有血型”吧! 什么是稀有血型 所有的血液都有一个最主要的血型:A、B、O或者AB型。然而除此之外在人的红细胞上还有超过六百多种血型抗原。但是每一个人的红细胞上是不可能同时表达这六百多种血型抗原 ...
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 试管污染 血清与血球浓度不均衡 离心速度不当(过强或过弱) 正反定型不符的解决: 1.正定型中意外阳性或阴性: 加入自身对照 增加血清/细胞比例 降低孵育温度,延长孵育时间 4 ℃ /22 ℃ /37℃ 15min-30min 镜检 洗涤细胞 用不同来源的抗体试验 用人源性试剂作吸收放散(并作相应对照) 2.反定型中意外阳性或阴性: A1细胞阳性,A2细胞和筛选细胞阴性,自身阴性:可能是含有抗A1的A或AB型 部分筛选细胞阳性,自身阴性:血清中含有意外抗体,用一组谱 ...
血型就是指红细胞表面特异抗原的类型,而ABO血型只是临床最重要的一个分类系统。 具体是人的红细胞表面抗原有A、B两种,血清中有天然的抗A抗原的抗体和抗B抗原的抗体,根据这两点而分的A、B、AB、O四类。 其中A型就是有A抗原和抗B抗原的抗体;其中B型就是有B抗原和抗A抗原的抗体;其中A型就是有A抗原和抗B抗原的抗体;其中AB型就是有AB抗原和没有抗体;其中O型就是没有抗原和抗A、B抗原的抗体。 由上可知,1 、A型和B型是相克的 ...
(1)领取血小板时动作要轻,不宜过多振荡,以防血小板不可逆的聚集或破坏。 (2)领取后立即输注,输注速度宜快,每分钟80-100滴,一次输注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3)因量小,需尽量滴净。 (4)不能冷藏。因任何低于20℃的温度都会对血小板造成不可逆转的形态和功能损伤,4℃保存血小板24小时就有明显破坏,主要原因是血小板遇冷后在形态上发生变化,由盘状变成球状,容易聚集和破坏,输入体内存活期短。
如何修饰红细胞让它们的血型消失 人类血型有29种不同可能的组合,要给一个病人安全地输血,就要用相对应的正确血型的血液。除了我们熟悉的ABO血型和Rh血型,科学研究(一开始很难)还发现了MNS血型系统(见注释1)、Kell血型系统、Lewis血型系统和D+& D-血型系统(见注释2)。选择了错误的血型,或者因为没有合适血型的血液使用而改用其他血型的血液敷衍了事,接受输血的患者的免疫系统所产生的抗体就会攻击外来细胞。这会导致严 ...
输血是治疗贫血最有效的方法吗? 不是。输血是贫血的支持治疗中的一项措施,但输血只能作为对症治疗,不能代替贫血的特殊治疗,也不能作为贫血的有效疗法。 输血只是取得暂时的疗效。一般病人无明显贫血症状,其血红蛋白在6克/分升以上时是不考虑输血的。贫血病人输血,通常是在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时才考虑,或因贫血程度较为严重以及贫血病人在短时间内因其他疾患必须手术者,为抢救其生命,作为术前准备而输血。输血过多反而可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输 ...
输成分血有以下几点好处:1. 对病情需要选择,缺什么输什么,提高治疗效果。如:贫血输红细胞,粒细胞缺乏输粒细胞、血小板减少输浓缩血小板,烧伤患者输血浆等。 2. 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提高输血安全性。因为输入不需要的血液成分不仅是浪费,而且可引发输血不良反应。 3. 便于保存,使用方便。不同的血液成分可以有不同的保存方式,长期的如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物可以保存1年;短期的如血小板在22C震荡箱内保存3~5天随时可用。 4. 一血多用,节省血源。血液来自健 ...
ACs日前报道了一种基于纸片分析的快速血型鉴定方法。原文如下We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a new paper-based assay for the detection of human blood type. Our method involves spotting a 3 μL blood sample on a paper surface where grouping antibodies have already been introduced. A thin film chromatograph tank was used to c ...
作者:邓光权 作者单位:广东省粤北人民医院,韶关 512026 【摘要】为了比较贫血病人低红细胞浓度对盐水介质配血及改良聚凝胺配血的影响,将30例贫血病人每人抽取的静脉血4 ml,注入干试管2 ml,另外2 ml注入38%枸橼酸钠管作为交叉配血标本。干试管和枸橼酸钠管标本分别用离心机2500r/分钟离心10分钟,分离出血清尽量取足量的红细胞50 μl进行稀释,病人红细胞以盐水稀释成3%作为原液进行不同的稀释并与O型血的血清作盐水介质配血 ...
为了证实临床的有效性,一群精灵鼠小弟再次为医学献身,勇敢地打了头阵。 一个现实:肿瘤手术中,患者会大量失血,而采用普通的血液回收技术可能会造成肿瘤的医源性转移 一个突破:利用癌细胞是有核细胞的特点,华西医院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有核细胞净化器去除回收血液内肿瘤细胞 两大意义:能够减少肿瘤手术患者库血的需要量;能减轻输血对患者免疫的抑制作用,从而减少或延缓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攻守兵法 调虎离山 计略发动者:医生军团 实施方法:用手术的方法将恶性 ...
输血是医疗救治的重要手段,在临床急救和多种疾病的治疗中有无法替代的作用。血液是一种稀缺的医疗资源,目前还不能人工合成,只能取自人体。血液的成分非常复杂,现代血液检测和输血技术的快速发展,虽然最大程度地降低了输血风险,但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仍然威胁着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充分认识输血的危害因素,加强临床用血的规范化管理。及时发现医院输血管理体系中的隐患并加以改正,是安全输血的重要保证。 l影响临床用血安全 ...
血液病患者因为反复输血易发生输血反应,目前对输血反应一般应用非那根、地塞米松来控制。本科自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对300例患者采用不同方法预防输血反应,以探讨药物预防输血反应的效果和预防是否必要,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00例患者均为输注少白悬浮红细胞4U的患者,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AA)、急性白血病(AL)、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纤维化(MF)、营养性贫血等,既往有 ...
作者:周燕 杨春英(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输血科 550003) 【关键词】输血科 质量 管理 输血科作为新兴的、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科室,成为了医院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输血技术的不断提高,临床用血由过去的单一模式(输全血)发展到现在的多种模式(输成分血) ,医院血库仅充当配血和发血的角色是远远不够的,输血科的规范管理则是质量的重要保证。1999年1月实施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必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