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筛选出 900+ 条实验概况及操作方法
彗星实验在环境毒理学中的应用实验
彗星实验,又称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是用来检测几乎所有有核细胞中 D N A 损伤的方法。彗星实验与其他遗传毒性检测实验相比有明显优势,但是由于它对实验中的细微变化非常敏感,可导致结果变化较大。本章的目的在于提供环境毒性实验中与碱性彗星实验相关的背景信息和详细的标准化操作流程。我们将阐述彗星实验相关缺陷与操作流程的注意事项,同时简要探讨改进普通碱性彗星实验的方法,使之能更好地适用于研究环境毒理学的多
收录 1 操作方法 · 1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mRNA 的细胞内注射实验
现代神经科学研究技术 作者:U.Windhorst & H. Johansson 翻译:赵志奇 陈军
收录 1 操作方法 · 1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离体神经突触的代谢性标记实验
mRNA 和 rRNA 存在于树突和轴突内(VanMinnen1994;Steward1997)。令人疑惑不解的是,位于胞体外区域的 mRNA 是否真的被翻译。下面的方法可以证明神经突起确实可以不依赖胞体而合成蛋白。 现代神经科学研究技术 作者:U.Windhorst & H. Johansson 翻译:赵志奇 陈军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电镜原位杂交技术实验
电镜原位杂交实验可以用于:(1)研究特定核苷酸序列的亚细胞定位;(2)许多研究者已经从光学显微观察扩展到对超微结构的观察。(3)特别是利用地高辛或生物素作为报告分子的非放射性探针,不必像放射性探针那样需要长时间暴露,因此整个过程可以在 24 h 内完成。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培养神经元原位杂交技术实验
原位杂交(inhybridization,ISH) 的目的是在细胞结构内显 TKmRNA 分子。在 ISH 步骤中要采用高温,这就对细胞的固定有特殊要求。如果原位杂交方法不能提供阳性的杂交信号,还可以应用其他的技术,如通过 mRNA 扩增来检测神经突起微小区域内的低丰度 mRNA 的存在(Miyashiroetal.1994)。 现代神经科学研究技术 作者:U.Windhorst & H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cDNA文库的构建和筛选—在外界环境压力条件下,新表达基因的鉴定方法实验
材料许多生物是疾病研究或探索使细胞和机体应对和存活于不同刺激下的分子适应机制的优良模型。 cDNA 文库的构建和随后目的基因的筛选可促使研究者发现在调节和响应某些外部特定环境压力中有重要作用,而在其他体系中可能不表达或者不存在的新基因。确定这些新基因的可读框,进一步分析其编码蛋白质的功能可以开创全新的研究领域并可以更科学地设计下一步的研究方案。 作者:马丁,本实验来自「环境基因组学实验指南」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结合磁珠实验
这一步仅为基因表达的系列分析 cDNA 合成中实验方案 A 的一部分,在实验方案 B 中,cDNA 已经结合到链霉抗生物素包被的 PCR 试管上,因此不必用磁珠结合。 现代神经科学研究技术 作者:U.Windhorst & H. Johansson 翻译:赵志奇 陈军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基因表达的系列分析实验
SAGE(Velculescuetal.1995) 是基于 PCR 技术的一种高灵敏度研究基因表达的方法,可得到 mRNA 文库的定性及定量信息。自 1995 年此技术产生以来,发表了大量的相关文章,表明 SAGE 可同时检测大量基因的表达水平的变化。 作者:U.Windhorst & H. Johansson 翻译:赵志奇 陈军
收录 1 操作方法 · 2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差异显示技术(DD)实验
D D 由 Liang和 Pardee在 1992年首次提出。至今有大约1700篇 与 DD相关的文章发表,可见其影响巨大。许多与神经变性和凋亡相关的基因也通过DD 的方法得以鉴定。 . DD的原理基于对cDNA分子进行随机扩增和随后按大小进行的分离。为此,首先需分离靶细胞或组织中总RNA,反转录为cDNA。 现代神经科学研究技术 作者:U.Windhorst & H. Johansson
收录 1 操作方法 · 1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用[α-32P] 3'脱氧腺苷5'-三磷酸或[α-32P]双脱氧ATP末端标记双链DNA的3'突出端
本实验来源「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黄培堂等译。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用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Ⅰ的Klenow片段标记双链DNA的3’端
本实验来源「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黄培堂等译。
收录 1 操作方法 · 1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制备放射性标记的DNA探针
本实验来源「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黄培堂等译。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随机引物法(在融化琼脂糖存在下利用随机寡核苷酸延伸进行DNA的放射标记)
此法系可用于从低熔点琼脂糖凝胶中回收 DNA 的放射性标记 ( Feinberg 和 Vogelstein 1983,1984)。本实验来源「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黄培堂等译。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随机引物法标记 DNA
利用寡核苷酸作引物,DNA 聚合酶可沿单链模板起始 DNA 的合成(Gotilian 1969)。如果寡核苷酸的序列不均一,它们就可在模板的多位点上与模板杂交。因此模板上每一核苷酸(5' 端的核苷酸除外)的互补物将以同样的频率掺入产物。本实验来源「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黄培堂等译。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应用混合寡核苷酸引物引导的cDNA扩增(MOPAC)
对于仅仅知道某种蛋白质的部分序列,而要克隆其基因的最佳方法是,利用已知氨基酸序列设计相应的寡核苷酸,用此寡核苷酸作为探针去筛选基因文库钓取全长基因或者用寡核苷酸作为引物进行 PCR 扩增靶基因。这两种方法都会遇到寡核苷酸所编码的 遗传密码子的简并性问题。本实验来源「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黄培堂等译。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cDNA 3'末端的快速扩增(3’-RACE)
在用 oligo (dT) 引物构建的 cDNA 文库中,偶而发生部分 cDNA 克隆缺失了与靶 mRNA 3' 末端互补的序列。这部分序列到底是在 cDNA 合成过程中还是在分子克隆中怎样缺失和在哪个环节中缺失的尚不清楚。本实验来源「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黄培堂等译。
收录 2 操作方法 · 3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cDNA 5’末端的快速扩增(5’-RACE)
在分子克隆中没有比分离缺乏相应的 mRNA 5' 末端的序列特征结构的 cDNA 克隆更易失败的了。通常存在于 cDNA 基因文库中的部分克隆,由于反转录酶未能沿全长 mRNA 模板延伸完全,合成的 cDNA 第一条链往往 5' 末端不完整。本实验来源「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黄培堂等译。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应用mRNA反转录扩增cDNA(RT-PCR)
RT-PCR技术可应用于:(1)构建大容量cDNA文库;(2)鉴 定已转录序列是否发生突变及呈现多态性;(3)测定基因表达的强度。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应用 PCR 的遗传工程
本方案(由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 Andereson 提供)叙述在克隆化的哺乳动物 cDNA 的 5' 与 3' 端同时导入限制性内切核酸酶酶切位点,有时在此 cDNA 5' 末端,改变部分密码子为大肠杆菌的偏爱密码子等。本实验来源「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黄培堂等译。
收录 1 操作方法 · 2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通过PCR扩增在扩增DNA产物末端引入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位点
本实验来源「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黄培堂等译。
收录 1 操作方法 · 2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