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感染检测类产品当下的影响大家都有目共睹所以不必多说了,而对于该类检测产品未来的部分影响亦有其它文章已经提到过了,所以我今天从几个别人尚未提及的角度来聊聊其对该类产品未来的影响,一家之言,难免偏颇和错误,仅供交流探讨用。由于内容较多,之前有朋友给我反馈说文字太多了,所以我把它拆成两篇文章,今天是第一篇。
01 质量要求的影响
尽管现在还未到最终复盘的时候,但可以确定的是此次疫情中确实暴露出了部分产品质量不够稳定的问题,事发紧急所以不少核酸检测试剂盒在没有经过充分可靠的验证下就投入了使用,质量隐患客观上是无法避免的,在一线使用过程中确实也反映出了一些和质量有关的问题。
但这是特殊时期大家都手忙脚乱顾不上那么多,我相信等疫情平息之后,用户会对感染检测类产品的质量要求会更加严格,虽然说检测结果受多个因素影响,但检测产品本身的质量也确实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因为大家都已经意识到了一个质量不够可靠的产品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潜在风险有多严重。
这次疫情可以说是在短期内高强度完成了广覆盖度的用户教育,此后向潜在客户推广感染检测类的产品估计没有人会质疑其价值了,他们更关心的是产品是否靠谱,所以我认为尽管未来市场会对感染检测类产品的需求量可能会增长,但对质量的要求也一定会更高;政府一边支持企业开展相关检测产品的研发生产使用的同时监管的力度也会更加严格,所以有志于往这个方向进军的公司需要始终把质量作为核心要素来对待,千万不要以为有市场机会就来滥竽充数抱着侥幸心理在产品质量上偷工减料蒙混过关,如果由于质量问题而引发了风险可能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此外,善于做品牌建设的公司将会获得更多的机会,当然品牌必须始终围绕着可靠的产品来展开,而非纯靠广告和蹭热点,否则必然无法长久。
02 监管方面的影响
参考肿瘤 NGS,感染检测方向上的产品政府后续会肯定会出台规范政策,也肯定会有公司去积极准备相关的许可证,华大一定会连设备和试剂盒都去申请相关的许可证,其它没有设备的公司要么学习当年的贝瑞等与某些有设备的公司合作,要么就只是申请试剂盒的证。
经过此次疫情之后,感染检测类的产品质量监管肯定会变得更严格,医生和医院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也可能会更加看重风险因素,没有证的产品到时候恐怕在市场推广时会更加被动,所以建议有志于进军此市场的公司在拿证方面需要提前布局,同时还要为下一步的产品甚至是业务合作进院做一些准备,希望能从肿瘤 NGS 的市场上学习到一些经验教训,如果还是只把希望寄托在样本外送的业务模式上恐怕前景不会特别乐观。
03 市场需求的影响
之前已经有文章提及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可能连普通感冒患者都需要接受新冠病毒的排阴性检查,所以检测产品的需求并不会随着疫情的平息而立马消失,大家的神经放松会有一个持续的过程,当然临床上的需求量会有逐渐下降的过程。
但是在未来市场需求可能又会迎来一波上涨的过程,上涨的幅度还不确定,判断依据是随着政府复盘结束,以后可能要在整个国家的防控网络中部署相关的检测产品,并且会定期测试。但防控网络使用的产品大概率会使用集中采购的模式,对于大量防控网络中的检测机构而言可能会青睐那些质量可靠、性价比高的产品和在需要的时候能够保证产能的厂家,所以受益的只会是少数有实力的公司,这也是我在之前发布的文章中提及会加剧行业分化的其中一个原因。
此外本次疫情让全世界所有国家再一次意识到什么叫做命运共同体,当大规模的疫情爆发后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有部分国家必然会设想当此类问题发生在自己国内时该如何应对,所以在未来随着中国一带一路等出海政策的继续推进,部分国家和地区可能会寻求或加大与中国在疫情防控经验上的交流和检测产品引进方面的合作,这或许是此类产品的另一个机会,建议相关企业可以留意一下这方面的机会。
04 产品形态的影响
同时此次疫情也让大家意识到并没有任何一个技术能够完美地解决所有问题,真实场景中的问题很复杂,需要考虑各种情况,不同的情况可能需要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去解决,但这对一线使用人员的要求会变高,因为判断使用何种产品进行检测是需要综合各种信息及经验的,而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员毕竟是少数。
再考虑到成本的因素,所以在未来那种集成化之后使用难度低、能够支持根据使用场景和样本量的多少进行灵活配置、能够投放至一线使用、以及能快速出结果的产品会在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
此外,部分公司也借此次疫情直接向 C 端用户提供检测产品和检测服务,我在 2019 年疫情尚未爆发之前就做过一个 2C 模式的产品模式预测,原话是这么说的:」直接 2C 的 POCT 检测设备如果准确可靠、便宜好用、无创方便、能够直接根据检测结果下诊断结论的产品会出现市场繁荣,如果有独到核心技术门槛,则可能会跑出巨头,该巨头可能会控制分发渠道,同时该巨头可能会直接与医院对接,实现一站式服务。」,今天我对这一预断的信心更强了一些,当然前提是产品和服务可靠且获得主管部门的批准。
我当时还做了另一个预测,原话是这么说的:「疫区疫情快速检测也会有较大市场,但随着全球卫生条件的持续改善,该市场未来的增长空间可能有限」,今天来看这个预测,前半句应该是没什么争议,但后半句是否正确就见仁见智了,我仍然认为如果把时间窗口拉长的话这个预测还是没问题的,理由是尽管现在遍布全国乃至全球的海陆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为人们的出行带来高效便捷的同时也为病毒的迅速传播打开了方便之门,但类似新冠病毒这样的疫情并不会经常发生,未来发生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但还是会处于可控的范围内,所以如果把大规模疫情爆发的时间间隔算上的话这个增长空间仍然是有限的。开个脑洞,如果当时有公司看好疫情快速检测的市场并就此做一些产品研发的话此次新冠疫情或许就能派上用场了。
请不要误会,上述内容其实并不是有意证明什么,目的只是想说明一点:我们各种各样的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归根结底是为人服务的,所以做产品要以终为始时刻思考如何服务用户才能实现用户受益最大化,从而最终实现多方共赢,否则一个人或者一个公司的过度私心终将会变成别人碾压或者超越你的机会。
作者:忠言逆耳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忠言逆耳乎」
*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邮箱:biomart@dxy.cn),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2020 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仅考验着每个人的免疫力,也让很多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
丁香园丁香通特邀请一批行业大咖推出「营销问诊」,为您解答营销困惑。
点击大咖,查阅大咖简介和已问答问题。
丁香园副总裁&医院事业部负责人
安永中国合伙人
前西门子医疗中国副总裁,GE 医疗中国售后服务总经理、资深内训师
丁香园品牌营销产品线负责人
王进麒麟会发起人,曼哈顿资本投资公司 (杭州) 总裁
体外诊断领军人物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提问,由丁香园丁香通团队联系大咖进行问题咨询,解答会通过邮件形式回复给提问者,并同步在大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