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尚未结束,估计大家也注意到了有越来越多的 IVD 公司介入到此次的抗疫战争中来,好的一面是表明有越来越多的人力和资源被动员起来了,但我们也留意到了一些和自身业务无关的公司也在推出相关的检测产品,当然相信他们在推出产品前也是深思熟虑过的,一个行为的后面必然会有一个或多个合理的理由在支撑,但凡事都不是绝对的,所以当我们看到大家众志成城的一面时,也要适时地看看是否有一些东西值得我们冷静思考下。
一家之言,肯定偏颇,欢迎吐槽。
局部最优解未必是全局最优解
这是一场全民大战,无人能够幸免,但即便是战争也并非所有人都去当兵才算是保家卫国,这就像当年日本侵华时也不意味着大学教授也必须要拿起枪杆子去攻打敌人才算爱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保证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社会秩序的良好运转也是非常关键的,打仗不仅拼前线火力,也拼后勤保障,如果大家都一窝蜂地涌向前线,光是协调这些援助资源和人士所花的资源和精力估计都够喝上一壶的。
离开主业去推出病原体检测产品是否为局部最优解
笔者的一个朋友也经历过这样的犹豫,考虑是否推出相关检测产品去为国分忧,后来他冷静思考了一下还是作罢,因为这位朋友评估下来,他们并没有相关的技术和物资储备以及经验,如果贸然推出产品,很可能会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表面上看好像是做了点什么,但有可能会好心办坏事:
试想,如果一线人员拿着不能保证质量的产品给疑似患者做检测,那后果多可怕简直不敢想。
而后来新冠核酸检测试剂暴露出来的问题也验证这位朋友的看法。
一位业内朋友向星哥爆料,某 IVD 公司的新型冠状病毒胶体金 IgM 快速检测产品,在没有拿到注册证的情况下,公然向普通老百姓兜售,这样的 IVD 企业实在是利欲熏心,让人不齿!
能理解企业有时候可能是迫于形势,所以分散一些资源和精力去做一些事情。其实这个时候刚好是埋头苦干优化产品,因为订单少,客户少,刚好是优化产品,把一些平时顾不上做的事情进行优化完善的好时机,而不是凑热闹。
疫情最终会归于平静,到时候还是得回归到正常的商业竞争中,如果不借这个机会增强内功,到时候还是得刺刀见红。
就如 NGS 测序行业,有几家和病原体检测无关的公司也在推出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产品, 真是奇怪了。既然您当年看中了肿瘤早筛、伴随诊断、遗传病筛查和消费者基因检测业务,不管是对外融资还是合作,以及业务开展都是围绕这些业务来的,病原体检测完全不是强项,这个时候掺和进来有待商榷。
从肿瘤早筛、伴随诊断、遗传病筛查和消费者基因检测业务跨过去做病原体检测,看起来平台是一样的,仔细分析并非如此。虽然原理简单,但如果平时没有搞微生物检测业务的经验,短时间内做出一个质量可靠稳定的试剂盒也不简单,一不小心会让满满的爱国热情变成了给一线添乱的东西,好心办错事的例子太多了。
之前听说过一家 NGS 诊断企业,创业的时候选的方向是病原体诊断,做了一阵子发现好像市场太小,也不太好融资,所以转型做肿瘤早筛。问题是他们的产品进度在肿瘤早筛的企业里面也并不靠前,不知道这家企业看到去年宏基因组的红火和这次的新冠疫情,会作何感想。
「公司的业务一定要围绕公司的核心优势来进行,尤其对于中小企业,什么业务和产品都做等于什么都做不好。不管你是选择病原体检测、肿瘤早筛、伴随诊断、遗传病筛查还是消费者基因检测,你的品牌推广,渠道,研发,专家资源,展会论坛都应该围绕核心业务形成合力,贸然进入毫无优势和协同性的领域就是'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短期看博得一些关注,长期而言得不偿失。」
就算战争状态也不是要求大学教授去拿去枪杆子上战场,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保证生产,关注那些肺炎之外的临床需求没准更有价值。
作者:星哥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医业观察」
*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邮箱:biomart@dxy.cn),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2020 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仅考验着每个人的免疫力,也让很多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
丁香园丁香通特邀请一批行业大咖推出「营销问诊」,为您解答营销困惑。
点击大咖,查阅大咖简介和已问答问题。
丁香园副总裁&医院事业部负责人
安永中国合伙人
前西门子医疗中国副总裁,GE 医疗中国售后服务总经理、资深内训师
丁香园品牌营销产品线负责人
王进麒麟会发起人,曼哈顿资本投资公司 (杭州) 总裁
体外诊断领军人物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提问,由丁香园丁香通团队联系大咖进行问题咨询,解答会通过邮件形式回复给提问者,并同步在大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