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pG2人肝肿瘤细胞株广泛应用于遗传毒理学及病毒培养等方面的研究研究肝脏疾病发病机理及其临床应用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其与肝细胞具有相同的生物学活性,还被用于胰岛素抵抗的研究。本文对肝癌细胞培养的最佳条件做一简单综述。 1、HepG2细胞的复苏条件 (1)复苏温度的选择 唐孟萱等采用下述方法进行细胞复苏:快速将所冻存细胞40℃水浴摇床60转/ min慢摇至其溶解,溶解后马上转入 37 ℃水浴箱,手工 ...
丁香园网友roseluo425的观点为: 1、0.08%胶原酶II+0.125%胰酶等比混合后消化 2、消化前后一定要轻柔吹打 3、重悬时要充分吹打,动作轻柔(100次) 4、种板密度要合适 5、当然血清,板都要进口,别图便宜 6、别忘了检查CO2温箱的情况 丁香园网友ljm123的观点为: 1、首先是选择乳鼠时最好是出生3天内的以我的经验来看活力是较好的皮肤看起来是暗红色的再大一点的话皮肤变厚变 ...
纯化病毒第一步 剪碎法CEF的制备 实验前准备 PH7.2 PBS(SW配)﹑平皿一小包(3个)﹑饭盒1(器械,玻璃漏斗)﹑饭盒2(纱布)﹑离心管2﹑碘酊﹑废液缸﹑0.1%新洁尔灭溶液﹑0.25%胰酶﹑9日龄SPF胚2﹑M199培养基 实验步骤 Ⅰ 首先SPF胚新洁尔灭溶液表面消毒,再碘酊﹑酒精消毒,最后小心敲破气室 Ⅱ 准备两把眼科弯头镊子,一把撕破尿囊膜和羊膜,另一把夹鸡胚。用镊子把鸡胚取出, ...
裂解方法包括化学裂解、酶裂解和机械裂解。化学裂解和酶裂解通常是比较温和的方法,通常会很少使DNA 断裂。这两种方法(包括SDS 和溶菌酶处理等)提取纯化DNA中常用的方法。机械裂解可以更均一的裂解细胞,同化学裂解相比,机械处理具有更高的裂解效率和更低的选择性。机械处理可以更剧烈和全面的裂解细胞,但也会造成DNA 的断裂。 一、机械裂解法主要有以下两中: 1、热休克(Thermal shock),既 ...
支原体是一种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最小直径0.2um)并独立生活的微生物.约有1%可通过滤菌器。支原体无细胞壁形态呈高度多形性.可为圆形、丝状或梨形。 支原体形态多变,在光境下不易看清内部结构。电镜下观察支原体膜为三层结构.其中央有电干密度大的密集颗粒群或丝状的中心束。支原体多吸附或散在于细胞表面和细胞之间。横断面与细胞微绒毛相似,但微绒毛电子密度比支原体小,且中央无颗粒群或中央束。 支原体 ...
PBS的配制: 在800ml蒸馏水中溶解8g NaCL,0.2g KCL,1.44g 磷酸氢二钠和0.24克磷酸二氢钾,用HCL调节溶液的pH值至7.4,加水定容至1升,在1.034x10(5),高压蒸汽灭菌20分钟。室温保存。一般用于实验室中的PBS缓冲液都是这样配制,而不用摩尔分数表示。 PBS(Phosphate-buffered Saline) 分子克隆上的配方 NaCl: 8g KCl: ...
丁香园网友yuanjianmei的问题为: 胶原酶2一定要用D-hank's液配制吗? 消化血管细胞一次要用多少啊? 丁香园网友张艳红的观点为: 用D-hank's液配制也可,但不一定。我做的是软骨细胞的原代培养,用的是1640完全培养基配制的。你消化血管细胞如果是做原代培养,我估计用6-8ml就可。我用时每次用8-10ml。当然,这也得视取用的组织特性和组织的量而定。仅供参考。 丁香园网友ww ...
肿瘤细胞在组织培养中占有核心的位置,首先癌细胞是比较容易培养的细胞。当前建立的细胞系中癌细胞系是最多的。另外肿瘤对人类是威胁最大的疾病。肿瘤细胞培养是研究癌变机理、抗癌药检测、癌分子生物学极其重要的手段。肿瘤细胞培养对阐明和解决癌症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组织培养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 肿瘤细胞与体内正常细胞相比,不论在体内或在体外,在形态、生长增值、遗传性状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不同。生长在体内的肿 ...
丁香园网友yflfen的问题为: 1. 配制培养基时碳酸氢钠和hepes添加量之间有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我已经的做法对培养基的质量有没有影响,影响有多大?我可否按DMEM的说明书添加3.7g/L的碳酸氢钠,此外再自己再另行添加20mM的hepes。 我参考其他文献上的做法时,就有疑问,但后来还是“根据文献介绍(但文献中用的是Hyclone的DMEM)只添加了1.97g/L的碳酸氢钠,同 ...
PC12是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系属神经嵴源性具有神经细胞特性. 由于具有分化型和未分化型两种形式因此很多朋友包括我本人在内都困惑过做实验时应该选择哪种类型? 根据最近查到的资料发现无论分化型还是未分化型都可以作为神经细胞来使用分化型的PC12可以看待为成熟的神经元因为无论形态还是生化特征都与神经细胞类似.而未分化型PC12可以看待为未成熟的神经元. 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关于PC12培养液的使用 ...
1、欲冷冻保存之细胞应在生长良好(log phase) 且存活率高之状态,约为80 – 90 %致密度。 2、冷冻前检测细胞是否仍保有其特有性质,例如hybridoma 应在冷冻保存前一至二日测试是否有抗体之产生。 3、注意冷冻保护剂之品质。DMSO 应为试剂级等级,无菌且无色(以0.22 micron FGLP Telflon 过滤或是直接购买无菌产品,如Sigma D-2650 ...
一、常规的试剂配制: 1、培养基:选用高糖型DMEM/F12 (1:1)培养基干粉(含15 mmol Hepes),每升培养液中加入碳酸氢钠1.8 g,调节pH值7.0,0.22 μm的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后,加入谷氨酰胺、无菌的青霉素和链霉素液,使其终浓度分别为0.5 mmol/L 、100 U/ml和100 μg /ml,分装后置于4℃保存,临用前加入2%的B27。神经细胞代谢旺盛,选 ...
细胞培养基 培养基是既是培养细胞中供给细胞营养和促使细胞生殖增殖的基础物质,也是培养细胞生长和繁殖的生存环境。培养基的种类很多,按其物质状态分为半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两类;按其来源分为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 (1)合成培养基:合成培养基是根据细胞所需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严格配制而成的。内含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类、无机盐、维生素、微量无素和细胞生长因子等。单独使用细胞虽有生存但不能很好的生长增殖。 ...
如何发表SCI论文,丁香园很多战友都有谈到这个话题,再来说这个话题似乎是老生常谈。所以,今天美捷登编辑剑走偏锋,将SCI论文发表中大家可能比较感兴趣的一些小技巧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
问:复苏后的L929培养第三天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况,细胞形态不好,而且看上去细胞底层有层模糊的东西,电镜下观察有成块的黑点出现。是什么原因呢?另:培养液偏碱。 看上去细胞处于亚健康状态: 1、可能由于培养瓶不干净,而造成细胞底层模糊,而造成的污染; 2、成块的黑点出现可能由于刚复苏出来的细胞部分死亡而聚集成的死细胞团; 3、可能由于细胞在冻存时或是复苏时发生了污染,例如培养基的污染,胰酶的污染,传代 ...
测定细胞DNA含量有二个理由说明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脱氧核糖核酸(DNA)含量是有效的研究手段。首先,对每个细胞的DNA含量进行定量可告诉我们该细胞是否正常。其次,对处于细胞分裂周期各不同阶段的细胞比例进行分析可告诉我们细胞的分裂速度,这是对细胞功能状态的较好评估指标之一。以往常用间接方法测定细胞DNA含量,即测定与DNA呈化学计量学结合的染料的荧光强度。 加用第二个参数可使DNA分析获得更多信息 ...
污染是细胞培养技术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由每一种细胞有其独特的培养体系,因此污染造成后果也不尽相同。某些污染的发生往往难以察觉检测,而且污染源能长期共存于培养体系中,这类染事实上大部分被人们忽视了。培养的细胞作为个生物体,会对培养环境以及环境中的污染物作相应的反应,造成培养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改变,而实验结果造成潜在的威胁,而且随着污染时间的长而增加。培养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都可能入培养环境造成污 ...
大规模培养哺乳类细胞是生产许多临床和医学上重要生物制品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这些生物制品包括疫苗、干扰素、激素、生长因子和单克隆抗体等,推动了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给医学卫生事业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以及新的细胞大规模繁殖培养系统的发展,是构成上述成就的主要原因。然而,体外大规模繁殖真核细胞要比原核细胞困难得多,如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的细胞壁厚,能耐受搅拌,不易破碎, ...
一、培养基的历史 体外培养(in vitro culture)包括: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细胞培养(cell culture)、器官培养(organ culture)。顾名思义,就是将活体结构成分(如活体组织、活体细胞或者活体器官等)从体内或其寄生体内取出,放在类似于体内生存环境的体外环境中,让其生长发育的方法。广义组织培养与体外培养同义。 体外培养已经历了约一百年的发展历史, ...
常用设备 准备室的设备: 单蒸馏水蒸馏器、双蒸馏水蒸馏器、酸缸、烤箱、高压锅、储品柜(放置未消毒物品)、储品规(放置消毒过的物品)、包装台。配液室的设备:扭力天平和电子天平(称量药品)、PH计(测量培养用液PH值)、磁力搅拌器(配置溶液室搅拌溶液)。 培养室的设备: 液氮罐、储品柜(存放杂物)、日光灯和紫外灯、空气净化器系统、低温冰箱(-80℃)、空调、二氧化碳缸瓶、边台(书写实验记录)。必须放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