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SDS-PAGE显示小分子多肽SDS-PAGE在分离、鉴定和纯化蛋白质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其有效分离范围取决于聚丙烯酰胺的浓度和交联度,其孔径随着双丙烯酰胺与丙烯酰胺比率的增加而减小,比率接近于1:20时,孔径达到最小值。分子量低于10kD的小分子肽类,即使用较高浓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的SDS-PAGE也不能完全分离,或是显不出色,或是显带较弱,带型弥散。且分子量越小,效果也越差。为了能在SDS-PAGE上显示测定 ...
生物芯片技术的应用与展望自1998年美国宣布正式启动基因芯片计划以来,生物芯片技术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在国内外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人们高效、准确、大规模地获取相关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生物芯片技术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继基因克隆技术、基因自动测序技术、PCR技术后的又一次革命性技术突破。生物芯片技术通过微加工和微电子技术在固体芯片表面构建微型生物化学分析系统,即通过缩微技术将生命科学研究中许多不连续的分析过程集成于 ...
目的将复杂的细胞分子混合物加入有机溶媒,除去蛋白质及其它成分,就可以纯化DNA。一般常用酚及氯仿(phenol/chloroform)可使蛋白质变性(denaturaion)的特性来进行萃取的步骤,DNA和RNA不溶于有机溶媒中,而溶于水层。另外,分子选殖(molecular cloning)常利用洋菜胶(agarose)来分离不同大小的DNA片段或用以纯化DNA。DNA经限制酶反应、自胶体中溶离或任何酵素反应后,常常 ...
一、样品提取:三氯醋酸—丙酮沉淀法(1) 在液氮中研磨叶片(2) 加入样品体积3倍的提取液在-20℃的条件下过夜,然后离心(4℃8000rpm以上1 小时)弃上清。(3) 加入等体积的冰浴丙酮(含0.07%的β-巯基乙醇),摇匀后离心(4℃8000rpm以上1小时),然后真空干燥沉淀,备用。(4) 上样前加入裂解液,室温放置30 分钟,使蛋白充分溶于裂解液中,然后离心(15℃8000rpm以上1小时或更长时间以没有沉淀为标准),可临时保存在4℃待用。(5) 用Br ...
要检测一个基因的表达产物是否正确,或者比较表达产物量的相对变化,首选方法是Western Blot。因为Western Blot操作相对简单方便,既可以定性分析表达产物,同时还可以指示目的蛋白量的相对变化。虽然,顺利的时候Western Blot做起来很简单,可不顺的时候也很令人心烦――做不出结果啦、假阳性啦、结果出现多条带啦、到底是一抗有问题还是二抗有问题啦……毕竟,作为一种有活性的生物大分子,抗体和抗原的反应毕竟不象1+1 ...
原理和应用:Ettan DIGE荧光差异蛋白表达分析系统在传统双向电泳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了多重荧光分析的方法,在同一块胶上共同分离多个分别由不同荧光标记的样品,并第一次引入了内标的概念,极大地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重复性。在DIGE技术中,每个蛋白点都有它自己的内标,并且软件全自动根据每个蛋白点的内标对其表达量进行校准,保证所检测到的蛋白丰度变化是真实的。DIGE技术可检测到样品间小于10%的蛋白表达差异, ...
蛋白表达技术已渗透到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基因被发现,其中多数基因功能不明,利用蛋白表达系统表达目的基因是研究基因功能及其相互作用的重要手段。常见的蛋白表达系统包括大肠杆菌/原核蛋白表达系统、酵母/真核蛋白表达系统、哺乳动物细胞蛋白表达系统、昆虫细胞蛋白表达系统、植物蛋白表达系统。在此针对一些常见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大家共享,共同学习。Q1:为什么蛋白表达出来了,SDS-PAGE检测时大小不符?A1:进行 ...
在制造蛋白质类药物时,蛋白质分子受到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性质常有所改变,这类变化统称为变性。蛋白质在变性过程中,伴随有下列现象 : ① 生物活性的丧失; ② 一些侧链基团的暴露; ③ 一些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 ④ 生物化学性质的改变。为防止蛋白质变性,目前广泛应用的是冷冻干燥技术(freeze2drying) 。冷冻干燥技术是将含水物质在低温下冻结, 然后在真空条件下通过对冻干物料加热使冰升华,再除去物料中部分吸附水,得到干制品。用这种方法制造的药品所希 ...
亲和层析中,化合物通过酰胺键与琼脂糖凝胶偶联的例子,或者:怎样把酰胺基团转变成羧酸或酯,急用,谢谢各位!4 亲和层析4.1 原理 亲和层析是应用生物高分子与配基可逆结合的原理,将配基通过共价键牢固结合于载体上而制得的层析系统。这种可逆结合的作用主要是靠生物高分子对它的配基的空间结构的识别。常用的生物亲和关系有酶-底物、底物类似物、抑制剂、激活剂、辅因子,抗体-抗原,激素-受体蛋白、载体蛋白,外源凝集素-多糖、糖蛋白、细胞表面受体,核酸 ...
Western Blot详解-主要试剂主要试剂1、 丙烯酰胺和N,N’-亚甲双丙烯酰胺,应以温热(以利于溶解双丙稀酰胺)的去离子水配制含有29%(w/v)丙稀酰胺和1%(w/v)N,N’-亚甲双丙烯酰胺储存液丙稀酰胺29g,N,N-亚甲叉双丙稀酰胺1g,加H2O至100ml。)储于棕色瓶,4℃避光保存。严格核实PH不得超过7.0,因可以发生脱氨基反应是光催化或碱催化的。使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隔几个月须重新配制。如有沉淀,可以过滤。2、 十二烷基 ...
新的不能再新的菜鸟,没有师兄师姐带,也没有实验室老师带,完全自己摸索,到各个同学那里蹭经验。马上要做western,故将总结的western经验步骤po上来,一为求各位坛子里的大神垂怜,可以给予指导解惑,二来,也可与各位即将做western的新人一起交流心得,分享失败教训经验。若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前辈、同仁给予指出,叩谢。明日开始从提蛋白开始,今先po一部分步骤,明天晚上来汇报结果。一、细胞总蛋白提取:1、PIPA( ...
提取植物总蛋白(以植物花粉为例):1.三氯乙酸法(TCA)/丙酮(acetone)提取花粉总蛋白质花粉在liquid nitrogen中研磨成粉末,用含10%TCA和1%DTT的acetone沉淀蛋白质,-20度 2个小时(必要时过夜),4度 25000g离心20min后去上清,用含1%DTT的acetone溶液悬浮沉淀,-20度 1个小时,再次离心去上清,将真空干燥的沉淀在等电聚焦缓冲液中(8M urea,20mmDTT,4%CHAPS,2% ...
植物精油的研究开发新进展张 东 峰(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广东广州510300)植物精油是一类纯天然的植物提取混合物,化学组成比较复杂。迄今为止,其在食品、医药、果蔬保鲜、日常用品、人体保健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和利用。概述了植物精油及其单组分的研究利用新进展。预计不久的将来植物精油在人类生活中必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植物精油;食品;抗菌活性;医药保健;研究开发O 685A1003-5095(2008)02-00 ...
Northern blot技术经乙二醛和二甲基亚砜变性处理后进行的RNA电泳 这一方法原于McMaster和Carmichael(1977)。 含有乙二醛-DMSO的凝胶比含有甲醛的凝胶更难于进行电泳, 因为前者泳动速率较慢而且需将电泳液时行循环以避免电泳过程中形成过高的H+梯度。尽管上述两种凝胶具有近乎相等的分辨率(Miller,1987),但用含朋乙二醛-DMSO的凝胶对RNA进行分级离,通常Northern杂交所显示的 ...
标题:植物蛋白提取试剂植物蛋白提取试剂 P1258Plant total protein extraction kit (cat # P1258)描述:植物蛋白提取试剂适用于多种植物根,茎,叶及果实等的新鲜或冻存组织。植物组织成分复杂,含有较多酚类物质、多糖、色素、次生代谢物质等,致使植物蛋白质的分离提取变得困难和复杂。本试剂采用优化的试剂和程序,能有效提取多种植物中的可溶性和疏水性蛋白成分,有效去除植物组织所含的多酚、多糖、醌、色素、脂质、次生 ...
摘 要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折叠中间体与分子伴侣GroEL的“半位结合”模式“分子伴侣”的发现和鉴定改变了蛋白质折叠研究的经典概念,开辟了崭新的蛋白质生物合成研究的时代,为解译第二遗传密码并最终全面阐明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奠定了基础。分子伴侣功能的研究是蛋白质折叠研究领域中最活跃的前沿,其中分子伴侣与其帮助的靶蛋白之间的识别、相互作用以及解离又是分子伴侣作用机制研究最根本的内容。李剑研究了当前最受注意的分子伴侣Gr ...
摘要在生物学和生物医学中,尤其在制药行业中,蛋白质的体外折叠复性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最近利用层析方法复性成为研究的热点,本综述主要介绍层析复性方法的进展。随着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蛋白质克隆与表达已经趋于成熟。在重组蛋白质生产的过程中,目标产物的异源表达容易形成不溶的聚集体,称为“包涵体”。大肠杆菌表达产生包涵体有以下优点:1) 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蛋白质的浓度比较高,有时甚至可以达到细胞总蛋白含量的30% ;2) 如果 ...
在分离分析特别是蛋白质分离分析中,层析是相当重要、且相当常见的一种技术,其原理较为复杂,对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这里只能做一个相对简单的介绍。 一、 吸附层析 1、 吸附柱层析 吸附柱层析是以固体吸附剂为固定相,以有机溶剂或缓冲液为流动相构成柱的一种层析方法。 2、 薄层层析 薄层层析是以涂布于玻板或涤纶片等载体上的基质为固定相,以液体为流动相的一种层析方法。这种层析方法是把吸附剂等物质涂布于载体上形成薄层,然后按纸层析操作进行展层。 3、 聚酰胺薄膜层析 ...
近期蛋白质结构研究突破大汇总在过去的9月中有许多影响因子极高的杂志都刊登了许多对蛋白质结构研究的突破,它们各自采用不同的原理,但目的都是攻克行使生物功能的大分子——蛋白质。目前研究蛋白的手段并不多,其中一些如核磁共振做起来即费时,成功率也不高,因为蛋白晶体非常难以获得。在9月18号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 网络版上发表了一篇由来自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UCSD)科研人员完成 ...
看到一篇很好的文献,在这里共享一下,希望对做分离纯化的站友有点帮助。来源:http://www.bioon.com/experiment/protein/protein4/200412/86142.html全文:摘 要 综述了近几年来多肽类物质的提取分离与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法、电泳、质谱及核磁共振等方法在肽类物质研究中的最新应用进展。 多肽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中对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多肽的研究,一直是药物开发的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