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组学是现在医药领域用来探究某种疾病或药物作用机制的一种热门手段。目前代谢组学的研究主要采用三种技术平台:LC-MS、NMR 和 GC-MS。这三种技术各有利弊,相对来说,LC-MS 对于代谢物的检测最为全面。对于 LC-MS 代谢组学方法得到的代谢物指认,Xcalibur 软件和 Metlin 数据库最为实用。下面我们就讲一下 Xcalibur 软件和 Metlin 数据库的使用方法:1 . 找到想要解析的数据,双击,出现如下界面,激活右上角色谱图光标,使其变绿,即可对色谱图进行编辑。2. 右击色谱图,选中 Ranges,在 Scan 下选择想要查看的正负离子色谱图,以下以正离子为例,在 Plot 中选择要查看的谱图类型,如 TLC 为总离子色谱,点击确定,既得总离子色谱。3. 右击正离子色谱图,选中 Ranges,在 Plot 中选择 Mass Range,在最下方空白 Range(s) 处输入想要提取的 m/z,如 175.11913,即可提取到色谱峰。4. 激活质谱图光标,使其变绿,方可对质谱进行编辑,将鼠标定位在提取到的色谱峰处,下方质谱图即可显示对应的一级质谱5. 以 m
今天科学的行话变得越来越难以理解了,在进入蛋白质组的大舞台之前,需要了解一些定义。先从一些与公认的传统有冲突的概念开始,这些概念秘密地潜入了现代科学的前沿阵地。生物学粗糙的术语,或者太多的「组学」(omks)把人们引向「荒诞」(comics)。 全能的上帝给了人们现在的「组学」 基因组学——所有能找到的基因。转录组学——所有那些行动自由自在的信使们(估计超过 100 000 个)。蛋白质组学——国王的所有子民和他所有的战马(一支军队:估计 1 000 000 个)。代谢组学——所有前述的这些大分子遭天罚后的少数幸存者(只有一小撮,估计仅有 2000 个)。 系统组学――所有上述组学的混合 即使消化了这些古怪的术语(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还是不够的,人们还需要囫囵吞枣地接受这样一个荒诞的术语 ——「系统组学」,就像隆美尔(Rommel)的军队出现在荒凉沙丘的骆驼脊背上一样,不用恐惧。很多这样的名词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如「糖组」、「复合物组」和类似的词语。然而,正像增加巴别塔(Babel)的混乱一样,又出现了更多钻牛角尖的定义:Jeremy Nkh01son(个人通信)坚持
最简化的中心法则是 DNA 经过转录成为 RNA,RNA 经过翻译成为蛋白质,由于蛋白质组学(简称蛋白组)关心的是翻译成为蛋白质后发生的事情,因此这里就不赘述诸如逆转录,转录后调控等过程了。研究什么那么蛋白组究竟研究的是什么呢?简单的说呢,就是高通量或者说大规模地研究蛋白质的科学。具体来说主要是三大块:第一,蛋白质定性,或者说大规模检测某些蛋白质是否存在于样品当中;第二,蛋白质定量,也就是大规模检测某些蛋白质的含量(包括绝对含量与相对含量);第三,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这些修饰主要包括磷酸化,泛素化,糖基化,乙酰化等等,也包括对这些翻译后修饰的定量研究。这三大块中所提到的大规模,既可以是样品数量的大规模高通量,也可以是少量样本中蛋白数量的大规模高通量。研究原因有的同学可能又要问,简单的定性定量研究,有了 RNA-seq 等高通量的实验方法,为什么还学要蛋白组学呢?首先,由于翻译调控和翻译后调控的存在,RNA 的表达量与实际对应蛋白质的含量相关性并不高,1999 年, 蛋白组学界大神 Steven Gygi 还在另一位大神 Ruedi Aebersold 门下学习时发表的古老文章,就简单地测
昼夜节律已受到科学界的广泛研究,其赋予了人类行为和生理学的时间模式,使身体内在与外在环境的预期变化保持一致。在人体中,24 小时的昼夜节律会影响机体的每一个器官,甚至每一个细胞。最新就有研究表明,在不同时间内运动,其新陈代谢的效果也不尽相同,人类可通过把握节律规律,实现更好的锻炼效果。 2023 年 2 月 13 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联合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Time of day determines postexercise metabolism in mouse adipose tissue 的研究论文(图 1)。该项研究以小鼠为模型,发现将运动安排在早期活动阶段(对应于人类早晨锻炼),新陈代谢率更高,和脂肪分解、产热和脂肪组织中细胞相关的基因表达更为显著。简言之,上午运动,其燃脂效果更佳。图 1 相关发文 (图源:[1]) 为了探究不同的运动时间是如何影响脂肪燃烧的,研究人员选取生活在标准 12 小时光照/12 小时黑暗循环,可随意获取标准食物的小鼠,然后将 10 至 11 周大的小鼠在早期休息阶段 (ZT3) 或早期活动阶
现阶段,不孕不育是影响人类生殖健康和人口质量的重大问题。据 WHO 调查,全世界 15% 的育龄夫妇存在不育问题,其中男性因素约占 50%。作为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致病因素,弱畸精子症已经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先前的研究表明这一类疾病与遗传因素相关。自 2014 年以来,已经陆续有二十余个致病基因被发现,包括该合作团队前期报道的 CFAP 家族基因 CFAP43、CFAP44 (Tang et al., AJHG 2017)、CFAP47 (Liu et al., AJHG 2021)、CFAP58 (He et al., AJHG 2020),TTC 家族基因 TTC21A (Liu et al., AJHG 2019a)、TTC29 (Liu et al., AJHG 2019b),以及动力蛋白家族基因 DNAH8 (Liu et al., AJHG 2020) 等。这些基因大多为进化上保守的,通过基因编辑的小鼠模型即可完成相应的表型和辅助生殖结局相关的研究。 近日,复旦大学张锋、安徽医科大学曹云霞、昆明理工大学司维、中南大学谭跃球等团队的多中心研究在学术期刊《The Ameri
高血压是影响全球约三分之一成年人的常见慢性病,也是导致中风、缺血性心脏病、慢性肾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每年,全球超过 1000 万人的死亡都与之有关。1957 年,氯塞嗪(chlorothiazide)问世,拉开了使用噻嗪类利尿剂治疗高血压的帷幕。现在,这类兼具疗效与安全性的口服降压药仍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科学界已经知道,噻嗪类降压药的降压效果,是通过抑制钠氯协同转运蛋白(NCC)——一种能调控离子和酸碱平衡的关键蛋白——的功能来实现的。然而,该过程背后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冯亮课题组在一篇发表于《自然》的研究论文中给出了答案。研究解析了人源 NCC 及其与噻嗪类降压药(NCC 抑制剂)的复合物的电镜结构,阐明了噻嗪类降压药抑制 NCC 转运功能的分子机制。这一结果为理解 NCC 的钠氯协同转运机制提供了重要见解,并为未来设计靶向 NCC 的降压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继 3 年前冯亮实验室联合廖茂富实验室合作在《自然》发表了钠-钾-氯协同转运蛋白 NKCC1 的结构后,在阳离子-氯离子协同转运蛋白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项突破性进展。肾
导读 根据最新数据,全球意外怀孕率约为 50%。在社会生活中,女性承担着绝大部分的避孕节育任务。从口服避孕药、宫内节育环、输卵管结扎到皮下埋植,一系列避孕措施都是针对女生的。而男性的避孕选择是避孕套或输精管结扎术,这两种方法都存在局限性,至今并没有一种具有临床应用潜质的男性口服避孕药。因此,开发针对男性的有效避孕策略尤为重要。 在前期的临床研究中,基于各种激素方案的男性避孕措施取得了约 94% 的总体成功率,但由于不必要的副作用,这些策略均被放弃。其他策略则侧重于阻碍精子的功能行使,例如,来源于中草药的雷公藤内酯,可使小鼠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精子变形,最终导致动物不育。但是,所有这些激素或非激素疗法都需要持续数月的治疗才能生效,而且在停止治疗后也需要类似的时间才能完全恢复。因此,寻找一种副作用小、有效的男性短期避孕药物,仍然备受讨论和关注。 2023 年 2 月 14 日,来自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表了题为 On-demand male contraception via acute inhibition of soluble ad
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大量研究表明过度进食和肥胖是导致癌症发生的主要风险,足以见维持科学的饮食习惯,限制卡路里的摄入,维持相对匀称体态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此外,在保证人体必需营养的基础上,限制卡路里的摄入,其带来的好处不止降低罹患疾病的概率,还能够延缓人体衰老,为人类渴望青春永驻的梦想里增添些许正面作用。 2023 年 2 月 9 日,哥伦比亚大学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 D. W. Belsky 教授团队在 Nature Aging 杂志发表研究论文 Effect of long-term caloric restriction on DNA methylation measures of biological aging in healthy adults from the CALERIE trial,该研究利用基于表观基因组的 DunedinPACE 算法,发现减少 25% 卡路里的摄入,可将健康成年人的衰老速度减缓 2%~3%,这也意味着死亡风险降低 10%~15%。图 1:来源 Nature Aging 研究方法和内容 以往的研究显示,对蠕虫、苍蝇和老鼠限制卡路里的摄入,能够
[图片]
注:如同时要求外泌体抽提、鉴定及蛋白质组学,请将样本要求量进行加和。备注:请明确提供的样本体积。细胞上清及尿液,超过 50ml,每 50mL 算作一个 1 个样本,以此计算样本数,核算抽提周期。血清、血浆、关节液、脑脊液进行超速离心,每 5mL 算作 1 个样本,以此计算样本数,核算抽提周期。
备注:(1)普通 label free 要求量参考 DIA 2.0/ 4D-DIA/PRM;(2)细胞、组织、FFPE 石蜡样本低于最低送样量,可选择超微量提取方法。根据样本数,可选择在 Labonline 录制超微量 4D/480 Label free 或超微量 DIA 2.0 方案。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取得巨大的成功和许多物种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仅仅靠基因组的序列来试图阐明生命现象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研究重心已经开始从揭示生命的所有遗传信息转移到在分子整体水平对功能的研究上,生命科学已实质性地跨入了后基因组时代。尽管现在已经有多个物种的基因组被测序,但这些基因组中通常有一半以上基因的功能是未知的。目前功能基因组研究中所采用的策略,如微阵列法(microarray)(Wodicka et al.,1997)、基因芯片(gene chips)(Ramsay et al.,1998)、基因表达序列分析(SAGE)(Velculescu et al.,1995)等,都是从细胞中 mRNA 的角度来考虑的。但事实上,从 DNA、mRNA 到蛋白质存在三个层次的调控,mRNA 自身也存在着贮存、转运和降解等问题,从 mRNA 角度考虑,实际上仅包括了转录水平调控,并不能全面代表蛋白质表达水平。实验也证明,组织中 mRNA 丰度与蛋白质丰度的相关性并不好,尤其对于低丰度蛋白质来说,相关性更差。蛋白质复杂的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或迁移,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则几乎无法从 mR
讲师介绍:冉珊英国邓迪大学硕士毕业,国外学习质谱技术多年,研究方向为质谱组学技术和临床生物信息学分析,期间主要开展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机制研究和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筛选工作。从事质谱科研服务行业 6 年以上,主要负责蛋白组和代谢组学。
讲师介绍:夏红蕾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有多年的科研技术服务经验,专注于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研究领域。在课题设计、技术应用和问题处理方面具有多年丰富的实战经验,服务过 300 多家单位,协助客户发表多篇文章。课程介绍:1. 转录组+蛋白质组的联合价值和发文趋势。2. 经典案例解析,手把手教你数据挖掘。3. 转录组+蛋白质组方案设计演示及注意事项。
讲师介绍:夏红蕾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有多年的科研技术服务经验,专注于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研究领域。在课题设计、技术应用和问题处理方面具有多年丰富的实战经验,服务过 300 多家单位,协助客户发表多篇文章。课程介绍:1. 蛋白质组学的应用。2. 如何从蛋白质组学结果中选择差异蛋白?3. 如何验证差异蛋白?4. 吉凯基因候选差异蛋白列表及 PRM 验证。
讲师介绍:夏红蕾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有多年的科研技术服务经验,专注于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研究领域。在课题设计、技术应用和问题处理方面具有多年丰富的实战经验,服务过 300 多家单位,协助客户发表多篇文章。课程介绍:1. 科研服务平台:GRP 平台。2. 蛋白质组学实验流程和分析内容。3. 不同蛋白质组学技术路线如何选择?4. 典型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思路:客户案例分享。
讲师介绍:冉珊英国邓迪大学硕士毕业,国外学习质谱技术多年,研究方向为质谱组学技术和临床生物信息学分析,期间主要开展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机制研究和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筛选工作。从事质谱科研服务行业 6 年以上,主要负责蛋白组和代谢组学。课程介绍:1. 吉凯 4D 家族产品介绍。2. 4D-DIA 磷酸化技术与应用介绍。3. 4D-PRM 技术与应用介绍。
讲师介绍:夏红蕾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有多年的科研技术服务经验,专注于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研究领域。在课题设计、技术应用和问题处理方面具有多年丰富的实战经验,服务过 300 多家单位,协助客户发表多篇文章。课程介绍:1. 蛋白质组学介绍及应用三部曲。2. 蛋白质组学在临床基础研究中的应用案例解析。3. 蛋白质组学技术选择建议。
备注:产品参数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具体以交付的报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