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H-DNA

        互联网

        4097
        H-DNA又称铰链DNA,是三螺旋结构中较为特殊的一种,1987年由Mirkin等在一种持粒的酸性溶液中首次发现。H-DNA可在任何以镜象重复的寡聚核苷酸中产生(核苷酸序列具有H回文结构)。H-DNA的形成始于共聚物内部突环,其中的双链在一边轻微旋转,折叠回去,以生成第一个三股碱基对。这种成核过程建立了一种非平衡的H-DNA构型。缠绕与变性导致了其余DNA分子负超螺旋松弛。3′和5′一半的多聚嘧啶链都可以作H-DNA的给予体链,而形成两种异构体如图3-30所示,它们在构型上是等价的。简言之,H-DNA是由部分未缠绕的复合DNA中的一个富嘧啶链,经回折同复合体中伸展的富嘌呤链间形成Hoogsteen氢键而形成的分子内三螺旋,即DNA的双链所形成的三链螺旋。由于形成过程中发生C→C 的转化,故称H-DNA。并把这类序列称为H回文序列。
        研究还发现在毫摩尔级的Mg2 和中性pH下,d(G)30·d(C)30所形成一种由GGC三碱基体组成的嘌呤分子内三螺旋结构(undefined-DNA),而另外一些研究则发现d(AG)n·d(T)n和d(G)n·d(C)n束道也能形成同时含有H-DNA和undefined-DNA的纽结(nodule)三锭结构。如图3-30,在这个DNA结构中,两个三螺旋的顶端含有少数几个未配对的DNA碱基,而且由于不同结构间存在大量的链节,因此,纽结DNA的形成具有较高的成核能,但延伸能较低(因为单链区较少)。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