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颗粒白血细胞 granulocyte

        互联网

        1240

          亦称颗粒细胞。细胞浆内含有多数颗粒,是核呈分叶性的白血细胞,也可称为多核性白血球,多形核白血细胞 [poly morpho nuclear leucocy te]。根据颗粒对色素的染色性质而区分为嗜中性,嗜酸性,嗜碱性等各种类型的粒细胞。其中任何一种都具有对过氧化酶和过氧化酶反应呈阳性的骨髓系白血细胞的特征。

           1)嗜中性白细胞。直径为 12 17微米(平均 14微米的圆形细胞,颗粒容易被中性色素(次甲兰等)着染,少数核呈桿状,大多数核有 2 5个分叶,游走能力及吞噬能力强,氧化酶和蛋白酶等酶的含量也高。幼稚型的有被碱性色素染色的倾向,而老衰期的则有被酸性色素染色的倾向,在人血液中的数量仅次于淋巴细胞。

           2)嗜酸性白细胞(嗜酸球)或嗜伊红性白细胞。直径为 13 18微米(平均 15微米)的圆形细胞。含有可被伊红染成红色的颗粒。在传染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和内分泌机能紊乱时发生变动,在正常人的血液中约有 2 6%。吞噬作用较弱,铁的含量较高。

           3)嗜碱性白血细胞(嗜碱球)。大小基本与嗜中性白血细胞相同的圆形细胞。在人的血液内,不超过白血细胞总数的 0.5 1%。含有充满肝素、组织胺的大型颗粒,和组织中的肥大细胞不同,不含 5-羟色胺。另外在鸟类、爬行类当中,存在有被酸性及碱性色素着染的双染性( amphophil或多染性)的白血细胞。运动性大,吞噬作用强。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