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数量性状的统计分析实验

        互联网

        3443
        相关专题
         

        一、 实验目的
        通过对作物品种某些数量性状的资料整理和数学分析,初步了解数量性状的基本特征。同时,学会和掌握对资料的分类、分组、制次数分配表,绘次数分布图及遗传力的测定等生物统计法及其在研究遗传变异和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二、 实验说明
        作物品种的各种性状,通常可分为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如豌豆中的红花和白花,不同种子形态的饱满和皱皮,玉米籽粒的糯与非糯性等,具有明显的质的区别,不易混淆,统计分析时容易分组归类,这类性状,称为质量性状。有些作物如小麦、水稻、玉米等植株的高矮、产量的高低,果树所结果实的大小,水稻的不同穗长等等,常常不能简单地归属于不同的组别,而是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组成一个连续的系列。这类变异称为连续变异,呈现连续变异的性状称为数量性状。
        三、 材料的整理
        研究数量性状时,可把变异的数值一一登记起来,便获得初步的结果,如表1,但这样的资料是没有系统的, 没有经过系统化的整理归类,不能使我们对该性状的变异特性有很明白的概念。
        材料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整理。
        (一)次数分配表的制作
        1、求全距 全距是数据内变数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它是整个样本的变异幅度。由表1中可以找出最高值是193,最小值是48,因此全距为192-48=144(cm)
        2、确定组距和组数 将资料全部变数值按其大小分成若干组,每组的距离相等,称为组距

        组距的大小是根据全距与组数的关系决定的。根据分组规则,可确定分成15个组

        为了便于计算,我们可以把9.6变为整数10作为组距。每一组有下限和上限两个数字,如表2,第一组的下限为48,上限为57.9;第二组的下限为58,上限为67.9。

        3、写上中值 每一组的中心点谓之中值。如第一组48-57.9的中值为53,第二组的中值为63。

        组数多少,决定于组距大小,一般分组的规则如下:

         

        样本数(个)

        分组数(个)

        40-60

        60-100

        100-200

        200-500

        6-8

        10-16

        16-20

        20-30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