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人类基因组研究--大片段外源DNA克隆体系

        互联网

        2565

        (1) 酵母人工染色体克隆体系(YAC)

        这种克隆体系是20 世纪80 年代末发展起来的,并于1990 年底渐趋完善的大片段外源DNA 克隆体系。插入YAC 载体的外源DNA 片段可达200  l 000kb 甚至更多,并能稳定复制。现在YAC 已成为构建复杂基因组的有力手段。

        (2) 黏粒克隆,n 噬菌体和细菌人工染色体

        黏粒克隆的出现早于YAC ,其主要特点是插入的外源片段比入噬菌体DNA 大得多。因此在筛选基因文库时可以减少一半工作量。P1 噬菌体的溶源状态奇特,不整合到宿主的染色体上,像质粒一样作为一个自主复制单位游离于宿主染色体以外。可以用于克隆75 ―110kb 的外源DNA 片段。电穿孔技术的发展为提高大质粒的转化效率创造了条件,已经可以构建和转化几十到几百kb 的细菌人工染色体克隆(BAC) 。

        (3) 构建重叠度最低的连续克隆系

        构建能覆盖每条人类染色体而重叠度又最小的连续克隆系,是进行大规模基因组DNA 测序的基本条件。由于这一做法很花时间,当测序中心将大规模测序计划上升至每年75Mb 或更多时,连续克隆系的构建速度可能跟不上测序产出的速度。1996 年,有人提议对高覆盖率的BAC 文库的克隆进行末端测序,形成顺序标签接头(sequencetaggedconnector ,STC) ,利用STC 与克隆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在计算机上快速地发现局部连续克隆系。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