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细胞凋亡的生物化学研究

        互联网

        1394
        细胞凋亡的生物化学研究
         
            1980年,Wyllie率先报道了凋亡细胞 DNA的有序降解。凋亡早期,内源性核酸内切酶(endonuclease)活化后剪切染色质DNA。DNA的有序降解表现为形成180―200bP整数倍的寡聚核甘酸片段,在琼脂糖电泳中产生经典的“梯形条带”。染色质DNA的断裂多为单链断裂,断裂的位置大部分位于核小体之间的连接部位,因此容易造成核小体之间散布一系列的单链切口,这也是后来被应用于原位末端标记技术进行凋亡检测的理论依据。而染色质DNA断片可以被胞膜所包裹而形成凋亡小体,用吖啶橙(AO)和溴化乙啶(EB)双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清晰可辨。   
         
            细胞凋亡是基因主动调控的过程,涉及基因及其蛋白质产物的激活。除了核酸内切酶的活化,Ca2+ 浓度的升高也是凋亡的一大特征。细胞凋亡的早期化学变化之一便是细胞内快速、持续的Ca2+ 浓度增高。内质网是细胞内的Ca2+ 储存库,内质网和线粒体共同调控细胞内Ca2+ 循环。正常情况下,Ca2+ 从内质网释放,被线粒体摄取,从而维持胞内Ca2+ 浓度的稳定。凋亡发生时线粒体膜电势降低,Ca2+ 摄人减少而内质网中的Ca2+ 仍然释放到胞质中,从而引起细胞内Caz+浓度升高。近来的研究发现,该离子流的调控与凋亡相关基因Bcl―2家族有关。Bcl―2最初被发现位于线粒体表面,现已发现该家族成员也可以在内质网表面,并调控内质网和线粒体间的Ca2+ 流,对凋亡的产生和发展起重要的作用。在乳腺癌MF7细胞模型中发现,Bcl―2可以介导Ca2+ 从内质网的释放。缺乏Bax/Bad的鼠胚胎纤维细胞内质网中Ca2+ 静息浓度偏低,导致Ca2+ 从内质网释放后被线粒体的摄取程度降低。在细胞凋亡时,Ca2+ 从内质网释放却不能被线粒体摄取,从而造成胞内Ca2+ 浓度升高。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