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医学检验室内质控规则“10X”理解的误区

        互联网

        10274

        我们在学习westgard质控规则时,对于“10X”规则会看到类似于这样的描述:“1个水平的质控连续10次结果落在平均值(靶值线)的一侧或2个水平的质控同时各有连续5次的结果落在平均值(靶值线)的一侧,就判断为失控,该规则提示存在系统误差”。通过以上对10X描述的理解,我们就会很自然地将图1中的质控数据判定为失控:

        图1

        那我们再看一组在控的质控数据,如图2:
          


        图2

        从两个图表看,图1的数据所反映出的检测系统虽然存在系统误差,但它很稳定,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也不大,却提示为失控;而图2的数据所反映出的检测系统的稳定性相比图1应该更差,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可能也会更大,但却提示为在控。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westgard质控规则的建立有问题?
        我对“westgard多规则误差检索程序”的理解

        图3

        从逻辑图我们可以看到:当出现失控时,必然已经有了12S的表现,以后任何一个质控规则的解释都必须以12S为先导原则,必须连同12S表现在一起才可判断为失控。
        有了以上对多规则质控规则的正确理解,我们再来判断图1是否属于失控数据?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么,怎样的质控数据才符合“10X”这一失控规则呢?

        图4

        从图4可以看出,当出现连续10次结果落在平均值(靶值线)的一侧,且必须出现12S,才算10X失控;若未出现12S,则不能判断为失控。(R4S、41S等质控规则同样适用。)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