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核磁共振(NMR)测试技术进展及应用

        互联网

        4851

        摘要:

        介绍了核磁共振(NMR)测试技术进展,着重介绍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的进展及它们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主要应用举例。

        引言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现象是1946年由哈佛大学的E.M.Purcell和斯坦福大学的F.Bloch所领导的两个小组,用不同的方法观察到的。他们二人由于这项重大发现,共同分享了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最初,核磁共振技术主要用于核物理研究方面,现今,它已被化学、食品、医学、生物学、遗传学以及材料科学等学科领域广泛采用,已成为在这些领域开展研究工作的有力工具。

        在以往的半个世纪中,NMR技术经历了几次飞跃。1945年NMR信号的发现,1948年核磁弛豫理论的建立,1950年化学位移和藕合的发现以及1965年傅里叶变换谱学的诞生,迎来了NMR的真正的繁荣期;自从70年代以来,发展异常迅猛,形成了液体高分辨、固体高分辨和NMR成像三雄鼎立的新局面。

        二维NMR的发展,使液体NMR的应用迅速扩展到了生物领域;交叉极化技术的发展,使50年代就发明出来的固体魔角旋转技术在材料科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NMR成像技术的发展,使NMR进人了与人民生命息息相关的医学领域。

        目前,NMR技术已成为研究高分子链结构的最主要手段,对于聚合物的构型、构象分析、立体异构体的鉴定和序列分布、支化结构的长度和数量、共聚物和共缩聚物组成的定性、定量以及序列结构测定等均有独特的长处。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