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核磁共振(NMR)实验

        互联网

        1585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是指具有磁矩的原子核在静磁场中,受到电磁波的激发而产生的共振跃迁现象.
        1945 年12 月,美国哈佛大学珀塞尔(E. M. Purcell)等人,首先观察到石腊样品中质子(即氢原子核)的核磁共振吸收信号.1946 年1 月,美国史丹福大学布珞赫(F. Bloch)研究小组住在水样品中也观察到质子的核磁共振信号.两人由于这项成就,获得1952年诺贝尔物理奖.核磁共振的相关技术仍在不断发展之中,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希望通过本实验能使同学能了解其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实验目的】
        1.了解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2.观察核磁共振稳态吸收信号及尾波信号;
        3.用核磁共振法校准恒定磁场B 0
        4.测量g 因子.
        【实验原理】

        1.核磁矩及其排列

        核磁共振理论的严格描述必须用到量子力学,但也可以用比较容易接受的经典物理模型进行描述.
        许多原子核(并非全部)可被看成为很小的条形磁铁,有磁北极和磁南极。 原子核以南北磁极连线为轴,以恒定速率旋转,所以这些原子核具有不为零的角动量P 和磁矩,简称核磁矩.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