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交流】ELISA 个人有关多肽包被的心得体会

        丁香园论坛

        10037

        很多时候Elisa检测多肽效价的时候会存在多肽难以包被的问题,我在实验室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再此发上来一点自己的研究心得。

        首先,多肽包被条件是很难控制的,很多多肽用传统的碳酸盐包被液就可以达到很好的包被效果,但是有些却始终包不到板子上,这时最常用的措施是使用BSA或者其他大分子蛋白进行耦连,之后用耦连后的大分子进行包被。但是这样做最大的缺点就是成本太高,一次耦连就要几百元。

        鉴于此我对多肽包被条件进行了一些探索。

        网上常见的提高多肽包被率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使用紫外线照射96孔板

        2、改变包被环境(即buffer),可以使用PBS或者酸性碱性缓冲液进行包被。

        3、去掉盐粒子,使用蒸馏水包被(少部分多肽是可行的)

        但是这些建议中没有给出使用的的规律,因此我就自己设计了一个小实验。

        首先从包被原理来说,是生物分子与固相载体之间疏水键之间的结合,因此我考虑从这一角度入手,通过量化多肽的疏水度来确定包被条件。

        我利用工具,输入多肽序列,可以得到多肽的诸多参数,比较有用的是理论pI点和GRAVY(总平均亲水性),其中GRAVY表示的是疏水程度,负值表示亲水,正值表示疏水。

        在初步的实验中,我选取了几个pI在9.6左右的多肽,但是他们的GRAVY有较大差异,范围变化从(-0.5~-2.5)。结果发现这几个多肽都可以比较好得包被,其中GRAVY较大的几个与耦连的相比基本无差异,而其他几个会比耦连后吸光光度值小0.3~0.5。

        因此我推断多肽的疏水性对包被效果是有差异的,如果GRAVY小于-2.2,可能就需要包被后检测。

        接 着我考虑包被buffer的影响,分别选取了GRAVY在1左右的几个多肽,但是pI相差很大,从3.8~10.3 ,分别用柠檬酸缓冲液、PBS、碳酸盐缓冲液进行包被。

        记过发现选用在理论等点点附近的缓冲体系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多肽的包被效果,特别是pI值小于7的 多肽,用柠檬酸缓冲液包被的多肽吸光值与PBS和碳酸盐缓冲液包被的吸光值相比能高出10%~15%

        说到底我的实验没有解决部分多肽无法包被的问题,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提高多肽的包被效果。基本流程如下:

        1、GRAVY小于-2.2考虑进行耦连,其它的最好用pI点附近的缓冲液进行包被。

        最后想说的是,我没有进行重复实验,我的数据也没有统计学意义,可能只是我选用的多肽比较特殊才造成了这种现象,如果有感兴趣的同志可以继续研究。欢迎拍砖。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