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ASH 2012】血液肿瘤血小板输注仍存争议

        互联网

        773

        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强化诱导巩固治疗的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小板计数往往显著降低,发生严重出血的风险增加。现行标准实践是当患者血小板计数低于10,000 /uL时,为防止出血可预防性输注血小板。

        然而,关于血小板计数降低到何种程度时需预防性输注血小板仍在讨论之中,有关该问题的最新临床试验结果已提交美国血液学会(ASH)第54届年会全体会议,目前仍无定论。

        【研究概览】

        英国牛津大学医院国民保健服务约翰拉德克利夫医院的Simon Stanworth博士提交了TOPPS试验的最新研究结果。TOPPS研究纳入了600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严重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患者随机预防性输注血小板,或不接受预防性输注。

        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结局类似。

        “未预防性输注血小板的临床结局并不劣于预防性输注血小板,”Stanworth博士总结说。两组之间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住院天数和严重不良事件均无显著差异,他说。

        总体而言,预防输注血小板组有43%(128/298)的患者发生WHO 2~4级出血,无预防组为50%(151/300)。

        然而,未预防输注血小板组患者出血天数更长(1.7天vs 1.2天,P = .004),更快发生出血。即使在预防性输注血小板的患者,出血率也较高,博士Stanworth建议探索其他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纤溶药物。

        【同道评论】需要预防性输注血小板

        WebMD医学新闻采访了马萨诸塞州总医院血液中心主任、哈佛医学院医学教授David Kuter博士,请他对这项研究发表评论。David Kuter认为该研究并没有回答许多问题,他预测该研究结果不会改变临床实践。

        虽然两种策略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他强调说“是有区别的。”

        Kuter博士特别注意了严重出血发生率(3级和4级),298例预防性输注血小板的患者只有1例发生严重出血(0.3%),而未预防性输注血小板的患者有6例(2%)发生严重出血(P = 0.13)。

        Kuter博士指出,如果试验样本量更大,严重出血事件就有6倍的差异,这种差异将具有显著性。3级出血必须输注红细胞,而4级出血导致严重损伤,如卒中、甚至死亡。

        他说,这项研究检验效能不够,无法检验出主要出血事件的显著差异。

        “该结果就预防性血小板输注是否有必要提出了很多问题,但并没有回答预防输注是否可防止死亡或严重出血的罕见不良事件,后者是临床医生和患者最为关注的,”Kuter博士提到。

        Kuter指出,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可增加患者出血风险,包括留置导管、发热、使用抗生素。血小板计数下降不是出血的唯一风险因素。但输注血小板相对便宜,不存在血小板短缺,并发症少,所以给予预防性输注血小板是没有问题的。 “我不会改变我的做法,”他说。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