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细胞亚群γδT细胞和αβT细胞 T细胞为异质性群体,不同群体细胞往往具有不同的表面标志和功能。前已述及,T细胞根据TCR类型不同分为YST细胞(表达TCRl)和06T细胞(表达TCR2);根据表面标志和分化抗原的不同opT分为CD4T和CD8T细胞;CD4T细胞根据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和介导的功能不同再分为Thl细胞和Th2细胞;CD8+T细胞主要为细胞毒性T细胞;同时还发现存在一类专一识别 ...
调节性T细胞(Treg) 是近年来免疫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其具有免疫应答低下和免疫抑止两大特征,通过“主动”的方式抑止免疫系统――发挥免疫负调作用。现已证实,除CD4Treg外,部分CD8 T细胞也为Treg。根据来源及作用机制,Treg可分为天然产生的CD4+CD25+Treg(自然调节性T细胞,nTreg)和诱导产生的适应性调节T细胞(aTreg或iTreg),如Th3、Trl细胞,另外 ...
B细胞在骨髓中的分化成熟 骨髓是B细胞的发源地,同时也是哺乳动物B细胞分化成熟的中枢免疫器官。在骨髓内环境的作用下,按既定遗传顺序,从骨髓干细胞、前B细胞、未成熟B细胞,最终分化为成熟B细胞。其中经历了免疫球蛋白基因的重排、基因活化、转录表达等过程,最终出现特有的表面标志――B细胞抗原受体(BCR)。BCR也称表面膜之吱球蛋白(mlg)。成熟的B细胞能识别抗原,介导特异性免疫应答,具有合成 ...
B淋巴细胞(Blymphoeytes) B细胞 B淋巴细胞(Blymphoeytes)因来源于鸟类法氏囊(bursa of Fabrieius)和哺乳动物骨髓(bonemarrow)而得名,简称B细胞。B细胞也是免疫系统重要的免疫细胞,主要功能是介导体液免疫。作为专职APC,B细胞能诱导性表达抗原提呈分子――MHCⅡ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B7―1、B7―2,能摄取、加工和提呈抗原,启动再次 ...
B细胞亚群 B细胞也是一异质性群体,显示不同的功能和表面标志。CD5表达与否,将B细胞分为B1和B2两个亚群。B1和B2细胞的特征 B1细胞为CD5+B细胞,主要识别非蛋白质抗原,属于固有类淋巴细胞,B2即通常指的B细胞,为CD5-B细胞,主要识别蛋白质抗原。在Th细胞的辅助下,B2细胞才能被完全激活并介导对T细胞依赖抗原的免疫应答,产生特异性抗体。B2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特点为: ...
固有免疫应答中的免疫细胞一、单核/巨噬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指血液中的单核细胞(monocytes,MC)及组织中的巨噬细胞(M甲)。单核/巨噬细胞具有很强的吞噬能力,特别是M甲,在适应性免疫和固有免疫中均发挥重要作用。二、自然杀伤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是又一种属于淋巴细胞谱系(1lneage)的细胞群。NK细胞具有细胞毒性效应,无需抗原预先致敏,就能自发地杀伤靶细胞,故名。 ...
B细胞抗原受体 B细胞抗原受体(BCR)具有抗原结合特异性,在同一个体内,其多样性高达109~1012,构成容量巨大的BCR库,赋予个体识别各种抗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巨大潜能。 在成熟B细胞表面,Iga、Igp总是和BCR共同表达,形成BCR-Igα/Igβ复合体,前者识别抗原,后者转导BCR接受的抗原刺激信号。 (一)BCR分子 BCR主要包括mlgM和mlgD,由 ...
自然杀伤细胞表面标志与分类 1.依据表面标志分为CD56bright和CD56dim两个亚群 NK细胞表达众多表面分子,但只具有相对特异性。通常将CD56+CDl6+CD3-TCR―BCR―的淋巴样细胞定为NK细胞,并以CD56的表达密度不同,将NK分为CD56bright和CD56dim两群。CD56bright NK细胞高表达CD56、CD94/NKG2A和L选择素(CD62L);低 ...
自然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和激活性受体 迄今已发现有数十种NK细胞受体,分属抑制性受体和激活性受体两大类,各大类又包括数个家族,体现了NK细胞受体的多样性。 NK细胞受体包括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和C型凝集素超家族,每一家族又各包含抑制性受体和活化性受体。小鼠中最早发现NK细胞表面有针对MHCI类分子的抑制性受体,之后有关抑制性受体的研究工作很快扩展到人。这类受体的胞内段均有ITIM,可招募 ...
巨噬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Mφ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在非特异性免疫中.主要通过吞噬作用杀灭和清除病原体及异物,并介导炎症反应;在特异性免疫中主要发挥免疫调节及抗原提呈功能。 1.参与固有免疫 M中可借表面PRR如Toll样受体(TLR)、清道夫受体(SR)等受体识别病原体表面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吞噬、杀伤和清除细菌、病毒等,在固有免疫中起重要作用。此外,M甲还能 ...
免疫球蛋白样转录体受体 免疫球蛋白样转录体(Ig―like transcrlpts,ILTs)作为受体,含有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功能区,其胞质区含4个ITIM。ILTs的成员ILT-2对HLAI类分子有较广的特异性,主要结合I类分子3结构域以及HLAI类分子的同源体――UL18,一种巨细胞病毒编码的分子。这可能代表着病毒的一种诱骗机制,通过与抑制受体结合,使之免遭NK细胞介导的攻击和杀伤。 ...
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KLR) 属C型凝集素家族成员,为Ⅱ型膜蛋白,由CD94和C型凝集素家族不同成员组成。CD94/NKG2A和CD94/NKG2B,由CD94和NKG2A或NKG2B以二硫键连接,两条肽链的膜外区各有一个C型凝集素样(C-lectin)结构域。其中NKG2A和NKG2B分子胞质区有2个ITIM;CD94无此结构,但起着分子伴侣的作用,对CD94/NKG2A的表达及功能行 ...
树突状细胞(DC)的分布及亚群 1.根据组织分布特点区分不同的DC DC数量极少,不足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l%,在小鼠脾细胞中也只有0.2%~0.5%,但却在人体中广泛分布于脑以外的全身各脏器。不同部位的DC有不同的命名。 ①并指状DC(interdigitatingDC,IDC)又称交错树突状细胞,分布于次级淋巴组织和胸腺髓质中的T细胞区。 ②滤泡DC(follicular ...
树突状细胞(DC)的来源及分化成熟 人树突状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hemopoieticstemcell)。DC的来源有两条途径:①髓样干细胞在GM-CSF的刺激下分化为DC,称为髓样DC(myelioddendriticcells,MDC),也称DCl,与单核细胞和粒细胞有共同的前体细胞;②来源于淋巴样子细胞,称为淋巴样DC(1ymophioddendriticcells,LDC)或浆细 ...
NK细胞的效应功能 1.杀伤肿瘤细胞 对持续产生的恶变细胞,及时地予以识别和清除至为重要。这方面,除了淋巴细胞,固有免疫的作用不容忽略,其中NK细胞的作用尤为突出。与T细胞不同,分布于全身的NK细胞可以绕过TCR/CD3识别途径,以MHC非限制性方式迅速地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而且NK细胞不经过胸腺即可成熟,无胸腺的裸鼠和SCID鼠体内NK细胞多于一般小鼠,可以终身无肿瘤发生,而NK细胞缺 ...
固有类淋巴细胞NKT细胞的特性与分类 NKT细胞是一群细胞表面既有T细胞受体(TCR)又表达NK细胞受体的固有类淋巴细胞。 (1)经典NKT细胞为CDl+和CD4-CEB-(DN),表达常见的NK标记如小鼠NKl.1抗原和Ly49受体。其中NKl.1是NKR-P1家族中的一个成员(NKR-P1C),但对人只鉴定出NKR-P1A(CDl61)。NKl.1分子胞外部分属C型凝集素超家族 ...
固有类淋巴细胞NKT细胞的发育与功能 已提出NKT细胞发育的两种可能途径。胸腺依赖途径指NKT细胞在胸腺内发育分化后释放到外周血、肝脏和脾脏;非胸腺依赖途径则强调NKT细胞可独立地在外周器官(如肝脏)分化成熟。但确切公认的发育途径还不很清楚,推测NKT细胞可能主要来源于胸腺依赖途径。对于NKT前体细胞的来源也提出两种模式:主流前体模式(maidstreammodel)认为NKT细胞与传统T ...
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 1.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 中性粒细胞占外周血白细胞的50%~?0%,细胞核呈分叶状,胞质中有大量分布均匀的中性染料染就的颗粒。初级颗粒较大,是一种溶酶体,内含过氧化物酶、溶菌酶和各种水解酶;次级颗粒较小,内含胶原酶和溶菌酶等。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很强,与单核/巨噬细胞一起统称为吞噬细胞。成熟中性粒细胞表面表达多种模式识别受体,捕获LPS的 ...
树突状细胞(DC)的生物学功能 1.摄取、加工并提呈抗原 未成熟DC通过受体介导的吞噬作用及巨胞饮作用摄取抗原并在细胞内将其加工,同时自身逐渐成熟。成熟DC高表达MHC(1类、Ⅱ类)分子、协同刺激分子(B7―1、B7―2)、黏附分子(1CAM-1、ICAM-2、LFA-1、LFA-3)、CDl分子、CD40等,并分泌多种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通过抗原提呈,直接激活初始T细胞。其中DC提供双 ...
γδT细胞 1.结构、分布和表型特征 TCR由γ和δ链组成,主要分布于皮肤、小肠、肺以及生殖器官等黏膜及皮下组织,是构成表皮内淋巴细胞和黏膜组织上皮内淋巴细胞(1EL)的主要成分之一。γδT细胞在人小肠IEL中占10%一18%,在大肠lEI-中占25%~37%,在PBMC淋巴细胞中仅占.0.5%~5%,在胸腺、脾脏、淋巴结和派氏集合淋巴结丁细胞中比例更低,这种分布模式提示丁aT细胞在黏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