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4 根系体积的测定 原理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根系浸没在水中,它排开水的体积即为根系本身的体积。利用简单的体积计,用水位取代法,即可测知根系的体积。 仪器 长足漏斗 移液管 橡皮管 铁架 操作步骤 1.仪器装置 用橡皮管连接作为体积计的长足漏斗 ...
实验25 根系活力的测定 植物根系的作用,主要有(1)对地上部的支持和固定;(2)物质的贮藏;(3)对水分和盐类的吸收;(4)合成氨基酸、激素等物质。因此根系的活力是植物生长的重要生理指标之一。这里介绍两种测定方法,供选用。 Ⅰ.α—萘胺氧化法 原理 植物的根系能氧化吸附在根表面的α─萘胺,生成红色的α—羟基—1—萘胺,沉 ...
实验26 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 原理 硝酸还原酶是植物氮素代谢作用中关键性酶,与作物吸收和利用氮 简单易行,在一般条件下都能做到。 红色的偶氮染料。反应液的酸度大则增加重氮化作用的速度,但降低偶联作用的速度,颜色比较稳定。增加温度可以增加反应速度,但降低重氮盐的稳定度,所以反应需要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这种方法非常灵敏,能测定每m ...
实验29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纸层析法) 原理 叶绿体色素是植物吸收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物质,主要由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组成。从植物叶片中提取和分离色素是对其认识和了解的前提。利用叶绿体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的特性,可用丙酮提取。 分离色素的方法有多种,纸层析是其中最简便的一种。当溶剂不断地从层析滤纸上流过时,由于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 ...
实验30 叶绿体色素的分离(柱层析法) 原理 吸附剂如蔗糖、Al2O3、MgO、CaCO3等对各种物质有不同的吸附力,吸附力的大小随吸附剂的种类而异;同一吸附剂在不同的溶剂中吸附力的大小也不同。被吸附的物质由于其结构中极性基团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吸附力也不相同。各种官能团的极性大小次序为;-CH2-CH2-<-CH=CH<-CH=CH-CH=CH-<-OCH3< ...
实验31 植物体色素及其性质 原理 植物色素包括脂溶性的叶绿体色素和水溶性的细胞液色素,前者存在于叶绿体,与光合作用有关,如叶绿素;后者存在于液泡中,特别与花朵的颜色有关,如花青素属黄酮类物质。了解它们的性质有助于对其生理功能的理解。 仪器药品 分光计 天平 研钵 分液漏斗 移 ...
实验32 叶绿素a和b的吸收光谱曲线 原理 叶绿素能够吸收一定波长的可见光,而让其他波长的光透过,这是叶绿素的光学特性之一。将叶绿素的吸光度对波长作图,绘成的曲线,称为叶绿素的吸收光谱曲线。了解叶绿素的吸收光谱曲线,有助于理解光合作用中的光性质。 仪器药品 751型(或721型)分光光度计 台天平 ...
实验28 真核生物钙调素的酶联免疫测定法 原理 本法是一种测定抗体的竞争性固相酶联免疫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先将抗原──CaM与固相载体(聚苯乙烯微量滴定板)结合,然后将经待检CaM(标准样品或检样)部分中和的兔抗CaM抗体加入微量滴定板孔中,抑制固相CaM和抗体的反应。接着,废弃上清液 ...
实验35 改良半叶法测定大田光合强度 原理 改良半叶法系将植物对称叶片的一部分遮光或取下置于暗处,另一部分则留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过一定时间后,在这两部分叶片的对应部位取同等面积,分别烘干称重。因为对称叶片的两对应部位的等面积的干重,开始时被视为相等,照光后叶片重量超过暗中的叶重,超过部分即为光合作用产物的产量,并通过一定的计算可得到光合作用强度。 ...
实验33 叶绿素a和b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原理 如果混合液中的两个组分,它们的光谱吸收峰虽有明显的差异,但吸收曲线彼此又有些重叠,在这种情况下要分别测定两个组分,可根据Lambert—Beer定律,通过代数方法,计算一种组分由于另一种组分存在时对吸光度的影响,最后分别得到两种组分的含量。 如图9叶绿素a和b的吸收光谱曲线,叶绿素a的最大吸收峰在66 ...
实验37 植物光合强度的测定(氧电极法) 原理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可以用薄膜氧电极进行测定,它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可以连续测定水溶液中溶解氧含量及其变化过程(参阅实验88)。 仪器药品 氧电极仪 记录仪 电磁搅拌器 超级恒温水浴 放映灯 照度计 大号注射器 碳酸氢钠 饱和亚硫酸钠 0.1mol/L磷酸缓 ...
实验36 植物光合强度的测定(pH比色法) 原理 空气中的CO2可以溶解在水中形成碳酸,使得水溶液的pH值发生改变,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溶液的pH即有一确定的数值。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知道了溶液的pH值,即可计算空气中CO2的浓度;知道了光合作用前后空气中CO2浓度的变化,即可计算光合强度。本方法使得上述平衡关系在一密闭系统中建立,以排除外界环境的影响,用NaH ...
实验39 藻类植物光合强度测定 原理 藻类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吸收CO2,放出氧气。测定盛藻容器水中的含氧量,即可计算出藻类植物的光合强度。 以Winkler氏法测水中溶解的氧,方法准确而且简单易行。甚至极谱测氧都需用此法校准。 本法是根据向定量的水中加入二氯化锰(MnCl2)及氢氧化钠,二者反应产生氢氧化亚锰。水中如果有氧,则Mn(OH)2可被氧化成 ...
实验40 离体叶绿体对染料的还原作用(希尔反应) 原理 离体的完整叶绿体,在合适的氧化剂存在下,例如染料二氯靛酚(DCPIP),当照光时,可以使水光解释放氧气,同时使染料还原,结果染料从原来的蓝紫色变为粉红色至无色。此反应为希尔所发现,故常称为希尔反应。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前后染料吸光度A的变化,变化在4─5分钟内呈线性关系。 仪器药品 ...
实验42 乙醇酸氧化酶活性测定(比色法) 原理 乙醇酸氧化酶在光呼吸作用中起重要的作用,在它的作用下将乙醇酸氧化生成乙醛酸和过氧化氢,反应如下: 如果我们以二氯靛酚作为氢受体,接受乙醇酸氧化时脱下的H ,使二氯靛酚还原,此时原来为蓝色的染料则褪至无色,其反应如下: 利用染料颜色的变化,即可对酶的活性进行比色测定。由于在酶的粗制品中还 ...
实验43 淀粉的合成──淀粉磷酸化酶 原理 植物的组织中有一种淀粉磷酸化酶,能利用1—磷酸葡萄糖合成淀粉,生成的淀粉可用I2—KI染色检出。 仪器药品 台天平 离心机 水浴锅 研钵 移液管 1%1—磷酸葡萄糖 0.1mol/L柠檬酸 0.2mol/L磷酸缓冲液,pH6.5,(见附表2)。 ...
实验44 植物呼吸强度的测定 呼吸作用是一切生活细胞所共有的生命活动,是新陈代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植物所有生理活动所需能量的来源,对植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旦呼吸作用停止,也就预示生命的结束。 测定呼吸作用,一般测定呼吸过程消耗的O2量,或放出的CO2量。方法很多,除下面介绍的几种外,还可用华氏呼吸计(参阅实验87)和氧电极法(参阅实验88)。 ...
实验45 呼吸商的测定 原理 呼吸作用吸收的O2和放出的CO2的体积之比称为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简称RQ)。呼吸商的大小则因呼吸作用消耗的基质而异,若以碳水化合物为基质时,呼吸商等于1,以有机酸为基质则大于1,以油类为基质则小于1。研究呼吸商对于了解呼吸作用的性质有很大帮助。 这里介绍测定呼吸商的方法,是利用丹尼(Denny,江 ...
实验47 离体线粒体的氧化作用和磷酸化作用 原理 当供给植物充足的氧气时,植物细胞可使底物完全氧化。以葡萄糖作为呼吸底物完全氧化时,最后生成CO2,吸收的O2被还原成水,并且每1摩(尔)葡萄糖的氧化产生38摩(尔)ATP: C6H12O6 6O2 38ADP 38Pi→6CO2 6H2O 38ATP 其中大部分ATP是通过称为氧化磷酸化作用形成的, ...
实验48 植物组织中几种酶的组化定位鉴定 原理 在植物生理学的研究中,可利用组织化学的方法,来说明植物体内的生理活动问题。例如,当需要检定某种物质性质和在植物体内分布时,用组织化学的方法,可以达到定位和定性的目的,而且有时比用剥离的官或组织,作生化测定更能说明问题。植物组织中酶的组化鉴定的基本原理,是以某物质为底物在专一酶作用下,产生一种有颜色的化合物来表明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