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植物中都存在淀粉酶,尤其是萌发的禾谷类种子,淀粉酶活性最强。主要是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种子萌发时,淀粉酶活性随萌发时间迅速增加,将淀粉分解成小分子糖类,供幼苗生长。α-淀粉酶随机水解淀粉的α-14-糖苷键,作为淀粉分解的起始酶而起主要作用;其水解产物为麦芽糖、麦芽三糖、糊精等还原糖;β-淀粉酶水解非还原端的第二个α-14-糖苷键,水解产物为麦芽糖,并能使一部分糊精糖化。本实验以萌发种子 ...
实验3 植物组织中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的测定 原理 植物组织中的水分是由被胶粒所因着的束缚水及不被胶粒所固着的自由水两部分所组成。束缚水不蒸发和结冰,不能作为溶剂,也不被浴质夺取,所以当植物组织被浸入较浓的糖溶液中脱水,一定时间后仍未被夺取的水分作为束缚水,而被夺取的水分作为自由水。自由水的量可根据所加糖液浓度的降低量来计算。再由植物组织的总含水量减去自由水量, ...
实验1 植物组织含水量的测定 原理 植物组织的水量是植物生理状态的一个指标。如水果、蔬菜含水量的多少对其品质有影响,种子含水状况对安全贮藏更有重要意义。 利用水遇热蒸发水蒸汽的原理,可用加热烘干法来测定植物组织中的含水量。 植物组织含水量的表示方法,常以鲜重或干重%表示,有时也以相对含水量%(或称饱和含水量%)表示,后者更能表明它的生理意义。 ...
实验2 植物组织水分饱和亏的测定 原理 根据生理意义可将植物组织内的水分状况用自然含水量、饱和含水量和临界含水量三种不同方式表示。 1.自然含水量:植物在自然生长状态下组织中的水分含量,称为自然含水量,或简单地称为植物的含水量。 2.饱和含水量:即植物组织吸收水分达饱和状态时的含水量。 3.临界含水量:当植物体内的水分减少到临近 ...
实验6 蒸腾强度的测定(钴纸法) 原理 本实验方法系根据氯化钴纸在干燥时为蓝色,当吸收水分后变为粉红色,根据变色所需时间的长短,然后按钴纸标准吸水量计算出作物蒸腾强度。 仪器药品 扭力天平 烘箱 干燥器 瓷盘 镊子 剪刀 玻璃板 载玻片 薄橡皮 有塞指管 ...
实验7 环境因子对植物吐水的影响(示范) 原理 植物在正常生长状况下,从叶的尖端边缘叶脉终止部位的水孔排出水滴,这种现象称为吐水,这是一种由根压产生的的生理现象。 外界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土壤溶液的水势,以及根系的损伤等都会影响到苗的吐水活动。 仪器药品 玻璃钟罩 玻璃缸 冰块 10%NaCL溶液 三氯甲烷 食盐 操作步骤 1.实验前一周在盆钵中种上小麦、 ...
实验5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 原理 水势表示水分的化学势,象电流之由高电位处流向低电位处一样,水从水势高处流向低处。植物体细胞之间,组织之间以及植物体和环境间的水分移动方向都由水势差决定。 当植物细胞或组织在外界溶液中时,如果植物的水势小于溶液的渗透势(溶质势),则组织吸水而使溶液浓度变大;反之,则植物细胞内水分外流而使溶液浓度变小;若植物组织 ...
实验9 钾离子对气孔开度的影响 原理 保卫细胞的渗透系统可由钾离子所调节,无论是环式或非环式光合磷酸化,都可形成ATP。ATP不断供给保卫细胞原生质膜上的钾-氢离子交换泵作功,支持保卫细胞逆着离子浓度差而从周围表皮细胞吸收钾离子,降低保卫细胞的渗透势,从而使气孔张开。 仪器药品 显微镜 镊子 温箱 载玻片、 盖玻片 培养皿 0.5%硝酸钾 0.5%硝酸钠 ...
实验10 气孔保卫细胞内钾离子变化的观察 原理 气孔开关的钾离子泵学说认为,当保卫细胞内有钾离子累积时,细胞内有渗透势降低,从而吸水膨胀,使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的钾离子外流时,气孔关闭。 用亚硝酸钴钠的组织化学染色法,在显微镜检查双子叶植物保卫细胞和单子植物副卫细胞中的钾离子,钾离子与亚硝酸钴钠形成黄色的亚硝酸钴钠钾沉淀,如再与硫化铵作用则形成Co ...
实验11 小孔的扩散(示范) 原理 气孔蒸腾是植物散失水分的主要途径,气孔口很小,其总面积一般不超过叶面积的1%,可是叶子通过气孔蒸腾所损失的水分却达到与叶面积相等的自由表面的50梍80%,如此惊人的蒸腾量,可以用小孔扩散原理加以说明。水分通过小孔扩散的量和小孔的周缘长度成正比,而和小孔面积不成比例。通过此试验所产生的现象,可以证明小孔边缘应的存在。 ...
实验8 植物叶子气孔密度和面积的测定 原理 植物的蒸腾作用,气孔蒸腾占着重要的地位,而气孔在叶面上的数目及孔度的大小与气孔蒸腾的强度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了解气孔在叶面上的分布和面积,对于理解植物的蒸腾作用着重要的意义。 单位面积上气孔的数目可用显微镜数得每一视野中的数目,而后用物镜测微尺量得视野的直径,求得视野面积,由此而计算单位叶面上气孔的数目。气孔面积 ...
实验13 植物灰分常量元素分析 原理 植物组织中含有的各种元素,可以利用微量化学分析进行检定。植物所必需的十大元素,除碳、氢、氧、氮在植物组织干燥和灰化过程中丧失外,其余的元素均能在灰分中检出。通常可以利用元素与特殊试剂进行的专一性反应,产生一定形状的结晶或颜色,可在显微镜下作定性鉴定。 仪器药品 高温电炉 烘 ...
实验12 植物伤流液中糖和氨基酸的鉴定 原理 植物根系不仅是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的重要器官,同时也是许多重要物质的合成器官。当植物地上部分被切去时,从伤口就有液体流出,这种现象称为伤流。伤流反映了根系的活动情况。用蒽酮试剂和茚三酮试剂可以鉴定出性糖和氨基酸的存在。 仪器药品 三角烧瓶 试管 乳胶管 软木 ...
实验14 植物组织可挥发性元素的鉴别 原理 植物组织中含有大量C、H、O、N和一定量的S。在高温下,这些元素常以气体状态散发出来,当遇到一定的试剂时,即发生特定的反应,由此可鉴别它们的存在。本实验用干馏法使植物叶片干馏产生的气体,通过醋酸铅、氢氧化钡溶液和奈氏试剂而发生下列反应: 1.pb(Ac)2 H2S→PbS↓ 2HAc 2.Ba(OH)2 CO2 ...
实验19 植物的无素缺乏症(溶液培养) 原理 植物的生长发育,除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外,还需要矿质元素,否则植物就不能很好地生长发育甚至死亡。应用溶液培养技术,可以观察矿质元素对植物生活的必需性;用溶液培养做植物的营养试验,可以避免土壤里的各种复杂因素。近年来也已应用溶液培养进行无污染蔬菜的栽培生产。 仪器药器 分析 ...
实验20 单盐毒害及离子间拮抗现象 原理 离子间的拮抗现象的本质是复杂的,它可能反映不同离子对原生质亲水胶粒的稳定度、原生质膜的透性,以及对各类酶活性调节等方面的相互制约作用,从而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 仪器药品 烧杯 纱布 石蜡 0.12mol/L KCL 0.06mol/L CaCL2 ...
学验21 植物根系对离子的选择吸收 原理 植物根系对不同离子吸收量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种盐类,对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吸收量也不相同。本实验是利用植物对不同盐类的阴、阳离子吸收量不同,使溶液的pH发生改变以说明这一吸收特性。此实验也使我们了解什么是生理酸性盐与生理碱性盐。 仪器药品 pH计 精密pH试纸 移液管 ...
实验22 离体根对铵离子的交换吸收 原理 植物根系以阳离子交换的方式吸收离子。根部细胞质的蛋白质大分子和原生质膜都带负电荷,与阳离子(如H 等)结合。当根系浸在盐类或其他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就进行交换吸附,把介质中的阳离子吸附到原生质膜表面上,而将原来结合的H 或K 等阳离子释放出来,此种交换吸附不需要代谢能量。 植物根部从土壤胶体中吸收盐类,有间 ...
实验15 植株硝态氮的比色测定 原理 硝酸根经还原成亚硝酸根后,与对氨基苯磺酸,a-萘胺结合,生成玫瑰红色的偶氮染料,其颜色深浅与硝态氮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关系。主要化学反应如下式: 仪器药品 比色计 离心机 研钵 容量瓶 50ml大试管 移液管 ...
实验23 氧对小麦离体根吸收钾离子的影响 原理 生活细胞对无机离子的吸收与新陈代谢过程有密切关系。植物细胞的有氧呼吸是植物从外界介质中吸收离子的必需条件。在缺氧的情况下,离子吸收就缓慢或停止。当供给氧气时,吸收就转旺盛。 仪器药品 火焰光度计 三角烧瓶 容量瓶 移液管 研钵 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