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1、了解动物细胞染色体制片的原理。2、学习蛙骨髓细胞染色体制片的方法。3、观察蛙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二、实验原理小型动物染色体制片最好、最有效的材料就是骨髓组织。在骨髓细胞中,有丝分裂指数相当高,可直接得到中期细胞。为提高有丝分裂指数,实验前,于动物腹腔内注射一定量的秋水仙素溶液,取骨髓后,经低渗处理、固定、滴片、空气干燥后即可获得良好的中期分裂相。三、实验材料、蛙类四、器具及药品注射 ...
一、实验目的1、显微镜下区别染色体与杂质,掌握染色体镜检方法。2、学习染色体的显微摄影方法。二、实验原理动植物染色体制片的分裂相,如果染色体分散良好,无重叠,染色适中,反差大,就可以拍摄下来作为核型分析的材料。利用显微镜与CCD的连接就可把所需的染色体制片拍摄下来并保存于电脑中。三、实验材料实验5所制染色体装片四、器具及药品显微镜,显微摄影装置,烧杯,白瓷板,染色体核型分析软件,磷酸缓冲液 ...
一、实验目的1、了解染色体显带技术的发展与基本知识;2、掌握染色体C带技术。二、实验原理所谓染色体显带技术指借助特殊的处理后,再用染料对染色体进行分化染色,使其呈现特定带纹的一种细胞遗传学技术。如C带、G带等。显带处理后,染色体上带纹的数目、位置、宽窄与染色的深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一定的种属特异性。它为不同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手段。C带是特异的显示结构异染色质的带,它专一 ...
一、实验目的1、了解果蝇生活史及各个阶段的形态特征;2、了解果蝇常见突变型的特征及鉴别雌雄果蝇的方法;3、掌握实验果蝇的饲养管理以及实验的处理方法和技术。二、实验原理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果蝇具有非常突出的优点:果蝇形体小,生长迅速,繁殖率高,饲养方便;世代周期短(约12天即可繁殖一代);突变性状多;染色体数目少,基因组小;实验处理十分方便,容易重复实验,便于观察和分析。三、实验材料 ...
一、实验目的1、了解果蝇唾液腺染色体的形态学及遗传学特征。2、学习分离果蝇幼虫唾液腺的技术,掌握唾液腺染色体的制片方法。二、实验原理 唾液腺染色体是一类存在于双翅目昆虫(果蝇、摇蚊)幼虫唾液腺细胞中的巨大染色体。双翅目昆虫的唾液腺细胞发育到一定阶段之后就不再进行有丝分裂,而永久停留在分裂间期。随着幼虫的生长,唾液腺染色体仍然不断的进行自我复制而不分开,经过许多次的复制形成的1000- ...
一、实验目的学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操作方法,掌握过氧化物酶的电泳、染色技术和分析方法。二、实验原理同工酶指作用于底物相似或完全相同的酶的不同分子形式,即催化同一种反应而结构不同的一簇酶,它们是受遗传决定的酶的不同分子形式。是生物体代谢的调节者,与特殊的生理功能和细胞分化相联系,并且与基因进化及种的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表现出明显的组织、种属和发育的特异性。利用凝胶电泳技术可以比较种属同工酶 ...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植物同工酶实验技术,了解植物同工酶分析在遗传研究中的作用。2、掌握过氧化物同工酶的提取方法。二、实验原理同工酶指作用于底物相似或完全相同的酶的不同分子形式,即催化同一种反应而结构不同的一簇酶,它们是受遗传决定的酶的不同分子形式。是生物体代谢的调节者,与特殊的生理功能和细胞分化相联系,并且与基因进化及种的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表现出明显的组织、种属和发育的特异性。利 ...
一、实验目的1、了解物理化学因素对染色体的诱变作用;2、理解植物材料经物理化学因素诱变处理原理;3、掌握物理化学因素诱变处理的染色体装片的制作、分析方法。二、实验原理物理、化学因素对染色体有诱变作用,如紫外线、电离辐射、多种化学诱变剂可以引起染色体畸变。在细胞学上观察可见双着丝粒的桥和断片,微核等的产生,并且产生的量与诱变剂量呈正比。三、实验材料蚕豆四、器具及药品电子天平,恒温水浴 ...
一、实验目的1、了解X染色体失活假设及剂量补偿效应的机制。2、学习人类X染色质的检查方法。二、实验原理在雌性哺乳动物和人类女性细胞的间期核中有一个深染的小体,称为X染色质(巴氏小体)。它是两个X染色体在间期时发生异固缩而形成的,而且通常为失活状态,使得雌性个体两个X染色体所携带的两份基因的遗传效应与雄性个体一个X染色体所具有的一份基因的遗传效应基本相当,达到一种剂量补偿效 ...
一、实验目的1、了解人工诱发多倍体的原理和方法;2、掌握多倍体的细胞学鉴定方法。二、实验原理自然界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当恒定的,这是物种的重要特征。例如玉米体细胞染色体有20个,配成10对。遗传学上把一个配子的染色体数,称为染色体组(或称基因组)用n表示。如玉米染色体组内包含10对染色体,它的基数n=10。一个染色体组内每个染色体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 ...
一、实验目的掌握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各种数据指标,学习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基本方法。二、实验原理染色体核型是指将动物、植物等的某一个体或某一分类群(亚种、种、属等)的体细胞整套染色体按它们相对恒定的特征排列起来的图像。核型分析通常需辨析每条染色体的特征。它包括染色体的数目、长度、着丝粒的位置、随体与次缢痕的数目、大小和位置。研究和比较各物种的核型有助于对物种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和判断。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是 ...
一、实验目的1、了解人类一些常见遗传特性及其遗传方式;2、学习系谱调查及分析的基本方法。二、实验原理所谓系谱或称家系图是指某一家族各世代人员数目、亲属关系与某基因表达的性状或疾病在该家系成员中分布情况的示意图。系谱的调查一般从先症者入手,进而追溯其直系和旁系的亲属,系谱分析法常用于单基因遗传。三、实验材料标准血清四、器具及药品 载玻片,盖玻片,苯硫脲,苯甲酸钠五、实验步骤㈠人 ...
一、实验目的: 通过显微镜观察玉米,小麦,蚕豆等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制片,熟悉减数分裂过程,着重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为深入理解遗传学基本规律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实验大原理: 减数分裂是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它包括连续两的细胞分裂阶段:每一次分裂为染色体数目的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为染色体数目的等数分裂。两次分裂可根据染色钵变化特点各分为前期、中期、 ...
一、实验目的: 以固定的玉米幼雄穗为材料,了解花粉母细胞的取材和固定方法,学习减数分裂的基本制片技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二、实验原理:植物花粉形成过程中,花药内的某些细胞分化成小孢子母细胞(2n),每个小孢子母细胞进行两次连续的细胞,产生四个细胞,每个细胞就是下一个单核花粉(即小胞子),这时小胞子内细胞核的染色体数目已减少一半,成为单倍体(n).在花粉细胞4减数高峰期采集植物的幼穗,经固定 ...
一、实验目的学习剖离果蝇幼虫唾腺和压制唾腺染色体标本的方法;观察唾腺细胞的巨染色体。二、实验原理果蝇的唾腺位于幼虫前端的食道两侧和神经球附近。剖取果蝇唾腺细胞进行制片观察,可见到一个由4对染色体的着丝粒结合形成的染色中心,以及向四周伸展的5条染色体臂(X、2L、2R、3L、3R),其中第4对染色体为粒状,与染色中心密切相联,总称为唾腺染色体。果蝇唾腺染色体是一种典型的多线染色体。它是果蝇唾腺细胞核 ...
一、实验目的:学习和掌握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的方法,为进行细胞遗传学和遗传育种学的研究奠定基础。二、实验原理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大多数高等动植物是二倍体。也就是说,每一个体细胞含有两组同样的染色体,用2n表示。其中与性别直接有关的染色体,即性染色体,在体细胞中可以不成对。每一个配子带有一组染色体,叫做单倍体细胞,用n表示。两性配子结合后,具有两组染色体,成为二倍体的体细胞。如蚕豆的体细胞 ...
一、实验目的: 以玉米果穗为材料,观察和统计一对相对形状的分离结果验证分离规律。二、实验原理: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必须随着所在染色体的分离。已知这些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基因控制,且这一对基因之间具有显性和隐性的关系。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差异的两个亲本杂交,其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两种,其比例为1:1F2的表现型也是两种,其比例为3:1。本实验所看到的玉米,其紫色粒的 ...
一、实验目的观察动物减数分裂的过程,掌握动物精巢减数分裂的制片方法。二、实验原理动物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时,一个精母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形成四个精细胞,但在此过程中精母细胞的染色体却只复制一次,所以,减数分裂后所产生的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却只有精母细胞的一半,而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将发生一系列形态结构上的变化。这些是我们研究动物染色体的好材料。动物在配种季节里(无发情季节为终年)精母细胞都在 ...
一、实验目的: 以玉米果穗为材料,通过玉米第九染色体上连锁基因交换值的计算,理解基因间的连锁和交换原理,掌握测定基因间交换值的基本方法。二、实验原理:在配子形成的减数分裂过程中,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如AB或abukjg总是联系在一起分配到同一配子中,因此杂合体AB//ab只产生两种亲本型的配子AB和ab其后代只出现原亲本的表现型,这种遗传现象称为连锁遗传。另一方面,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 ...
一、目的通过对果蝇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验证孟德尔的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二、实验材料长翅黑檀体果蝇,残翅灰体果蝇。三、实验原理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位于第二对染色体上的基因+/Vg决定,灰体和黑檀体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由位于第三对染色体的基因+/e决定,都属常染色体遗传,把长翅黑檀体雌果蝇(++/ee)与残翅灰体(VgVg/++)的雄蝇杂交,或它们的反交,F1代全部是长翅灰体。F1代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