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染色体核型分析

        互联网

        12185

        一、实验目的

        掌握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各种数据指标,学习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染色体核型是指将动物、植物等的某一个体或某一分类群(亚种、种、属等)的体细胞整套染色体按它们相对恒定的特征排列起来的图像。核型分析通常需辨析每条染色体的特征。它包括染色体的数目、长度、着丝粒的位置、随体与次缢痕的数目、大小和位置。研究和比较各物种的核型有助于对物种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和判断。

        各种 生物 的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大多数高等动植物是二倍体(diploid)。也就是说,每一个体细胞含有两组同样的染色体,用2n 表示。其中与性别直接有关的染色体,即性染色体,可以不成对。每一个配子带有一组染色体,叫做单倍体(haploid),用n 表示。两性配子结合后,具有两组染色体,成为二倍体的体细胞。如蚕豆的体细胞2n=12,它的配子n=6,玉米的体细胞2n=20,配子n=10。水稻2n=24,n=12。有些高等植物还是多倍体。

        染色体在复制以后,纵向并列的两个染色单体(chromatids),往往通过着丝粒(centromere)联在一起。着丝粒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固定的。由于着丝粒位置的不同,可以把染色体分成相等或不等的两臂(arms),造成中间着丝粒,亚中间着丝粒、亚端部着丝粒和端部着丝粒等形态不同的染色体。此外,有的染色体还含有随体或次级缢痕。所有这些染色体的特异性构成一个物种的染色体组型。染色体组型分析是细胞遗传学、现代分类学和进化理论的重要研究手段,也是一种简便的方法。

        三、实验材料

        实验六拍下的照片

        四、器具及药品

        解剖器,游标卡尺,胶水,大分规。

        五、实验步骤
        1、剪下染色体

        选择一张照片,把照片上的染色体逐一剪下,放在培养皿中。

        2、目测配对排列

        按染色体形态、大小目测配对排列。

        3、粘贴

        用胶水将目测配对的染色体粘贴在画有一条直线的白纸上。从大到小,短臂向上、长臂向下,各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在一条直线上。

        4、测量:
        用分规与游标卡尺每条染色体的长臂长、短臂长、总长度。分别记录,精确到0.1mm,具随体的染色体,随体可计入全长。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