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将是用人文学的思想、观念和方法来规范世界与驾驭科学技术发展的新世纪。 科学作为一个文化过程,它具有这样的特点,即科学系统本身具有一种自我延续、自我繁衍的本能,而且科学繁衍的方向往往导源于科学自身运行的惯性,其中包含某种指向不确定的盲目性,如不予以适当的引导和调控,往往呈现与人文理念相背离甚至相冲突的趋势。 科学技术理性发展的价值坐标是关注人自身命运与价值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所谓人文 ...
“玄学为体,科学为用!”上世纪初“科玄论战”在中国学术界爆发时,科学派代表人物,中国地质学奠基人丁文江讲出了这句戏谑之语。他的意思是:(在西方)社会上的人,对于直接有用的科学,或是可以供工业界利用的科目,还肯提供,还肯花钱;真正科学的精神,他依然没有了解;处世立身,还是变相的基督教。 由于是一句戏言,“玄学为体、科学为用”这句话并没有在学术界传播开,丁本人也似乎没有再深入地论述它。毕竟地质学而不 ...
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么一个划时代的项目,是一个人提出的吗?不是。这一计划的孕育,经历了长达5年的时间,这五年里,在发达国家里,上致政府首要,下至平民百姓,都参与了这一场讨论与最后的决策。而各国,首先是美国的科学家,作了大量的论证。各个学科持各种不同观点的科学家各抒己见,充分体现了科学讨论的平等与决策的民主。尽管几度迷离,几度彷徨,几度反复,但最后,人类还是选择了“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形成 ...
科学学(science of science)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将科学社会学、科学史、科学哲学以及科学家的心理学结合起来,对科学家的活动和科学的发展与方法论作出概括性的解释。这既包括对伟大科学家的知识成长与工作作风或风格的归纳总结,也包括为科学知识的逐渐进步作出贡献的其它科学家大军的有关方面的概括。
科学的脊骨是为所观察现象提供解释说明框架的概括、学说和概念系统。科学哲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学说(理论)是怎样形成和被检验的;假说、定律、学说之间是怎样互相区别的;发现的逻辑和解释的逻辑之间有什么不同;以及一切互相有关的问题如何处理等等。我不准备重新讨论这些问题而只介绍在科学学说和概念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的(无论是有利的还是不观伪)某些特殊因素。 一种新观点开始出现时很少是十分完善的。达尔文 ...
生理学的方法论在19世纪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包括更加精确地运用物理方法,特别是赫姆霍兹和Ludwig;以及更多地采用化学方法。每项生理过程和每个器官以及每一腺体的功能都有一大批医学生理学家,动物生理学家和化学生理学家分别进行研究。人体生理学就其整体来说是在各个动物生理学和植物生理学的实验室中进行的,虽然人体生理学家广泛地使用了动物实验(包括活体解剖)。1859年《物种起源》的出版在生理学界几乎没有引 ...
1、创新的涵义创新是指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它追求的是“新异”、“独特”、“最佳”、“强势”,并必须有益于人类的幸福、社会的进步。创新活动的核心是“新”,它或者是产品的结构、性能和外部特征的变革,或者是造型设计、内容的表现形式和手段的创造,或者是内容 ...
归纳论是被人们越来越有意识地用所谓假说-演绎法取代的。这个方法的第一步是“推测”(达尔文语),也就是说建立一个假说。第二步是进行实验或积累观察以便检验假说。Ghiselin(1969),Hull(1973a),Ruse(1975b)曾就达尔文运用这一方法的情况作过非常精采的阐述。这一方法具有强烈的常识气息,人们也可以议论这方法早已暗含在亚里斯多德的方法中,笛卡尔学派的演绎论(deductivism ...
今年是“相对论”问世100周年,也是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联合国大会因此将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目前,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正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展开。作为一位划时代的科学泰斗,爱因斯坦是人类的骄傲,他像一颗流星划过茫茫宇宙,光芒四射。我国人口占世界1/4,河南也有着近亿人口,有天赋 、有才华者不乏其人,我们当然也希望能涌现出科学巨人。那么,怎样才能为下一个爱因斯坦的出现创造良好的条件 ...
随着对生理过程和发育过程的分析研究日益详尽和愈加复杂,人们越发认为这些过程有很多最终可以还原为生物性分子的作用。原先对这些生物性分子的研究局限于化学和生物化学领域。生物化学发端于19世纪,但起初它和有机化学并没有明显界限,生物化学研究一般都在化学研究机构进行。早期的生物化学确实和生物学关系不大,仅仅是从生物有机体提取的化合物的化学,最多也不过是和生物学过程有关的重要化合物的化学。直到现在还有一些生 ...
100万美元的奖金无人能领 CSICOP组织是1976年由著名哲学家保罗·库尔兹连同一批科学家发起建立的,其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州的布法罗。该组织是一个以坚持科学理性、弘扬科学精神、反对伪科学和迷信思想的国际性学术组织,它不带偏见地对世界上声称的异常现象进行科学的调查和研究、怀疑和探索,对反科学和伪科学进行批评和评论,教育公众树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在座谈会上,加拿大西蒙福瑞舍大学 ...
内容摘要:生物科学作为自然科学一个分支,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研究生命。生命作为系统结构高度发达的存在物,认识其复杂性,可以培养人健康的审美意识。中学生生物教师可以从生命存在的结构基础,生命存在及发展三方面挖掘素材进行生命审美意识培养。关键词:整体;和谐;坚强;弹性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十年来生物科学的发展,生命世界本身的复杂和神奇使人们叹为观止;生命结构复杂而又严谨,其功能随内外环境的变 ...
杨振宁:刘先生、各位来宾,1929年我父亲就任清华大学教授,我们一家三个人搬入清华园居住,我那时候7岁。从7岁到15岁之间我在清华园住了8年,那8年我后来曾经说那里非常美丽的童年。今年我81岁,最近搬回清华园居住。我写了一首诗,叫《归根》。在美国居住了将近60年以后回到清华园,虽然回来才只有3、4个月,但有很多的感触。今天下午我预备跟大家用不正式的方式,谈谈这些感触。 首先我这几个月到了北 ...
马兰 1958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82年毕业于沈阳药学院药学系,84年获中国医科大学免疫学硕士学位后在沈阳药学院制药系任教。1986年赴美进修,同年入美国North Carolina大学研究生院学习,1990年获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91-1995年先后在美国North Carolina大学和Bayer公司美国制药研究中心从事科学研究工作。1995年回国到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医学院)任教、 ...
许田,美国耶鲁大学遗传学系副系主任、终身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院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遗传学专业。研究生期间从师于发育生物学家S. Artavanis-Tsakonas为Notch信号转导途径研究作出贡献。1990年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1990-1993年在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随遗传学家G. Rubin做博士后,发明了在全世界果蝇实验室中被广泛使用的镶嵌体分析技术,该文章是遗传学和发育生 ...
Xiao-bing Yuan Ph.D.Rm 504 ION BuildingInstitute of Neuroscienc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Shanghai 200031 ChinaEmail: yuanxb@ion.ac.cn 个人经历:1995年华东师范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0年中科院神经所获得博士学位,2001年神经所助理研究员,2002年 ...
郭爱克,毕业于莫斯科大学(1960-1965)生物物理专业,1979年获慕尼黑大学自然科学博士,1988年至今任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1990年为博导,1999年11月受聘中科院神经科学所高级研究员。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脑发育和可塑性的基础研究》(2000-2005)首席科学家.近5年在果蝇的学习/记忆/注意等方面发表的主要SCI论文20余篇;新近,作 ...
基因功能研究的研究组主要成员:许田博士(中)、吴晓晖博士(右)和丁昇(左) 吴晓晖,1972年出生,博士,复旦大学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教授。2001年获复旦大学遗传学博士学位,后进入复旦大学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工作,主持建立了小鼠遗传学研究平台。 Personal Information: Date of Birth: June 24 1972 Pl ...
刘金华,山东冠县人,1966年9月出生,现为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长期致力于动物流感病毒研究,取得多项流感病毒科研成果。 他从基因水平证明了近年来发生于中国的H9N2禽流感病毒已在流感家族中形成了一稳定的谱系,不同于在中国周围国家发生的流感,有力地驳斥了国外的禽流感是由中国引起的。特别是,在世界流感研究中,首次证明了大陆流感与香港流感的分子区别。成功制备了H9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 ...
1982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1985获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硕士学位,1991在加拿大Laval大学获生物化学和实验医学博士。1991年至1994年分别在美国Case western Reserve大学和法国Nice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1995年至2001年先后在加拿大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和美国Thomas Jefferson大学担任助教授、副教授等取,主要研究谷氨酰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