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器或拳击伤,车祸、摔伤等严重的眼部挫伤可发生眼眶出血,眶骨骨折。单独的眶骨骨折比较少见,常伴有邻近部位的颅骨、鼻窦的骨折,甚至颅底骨折,所以眶骨骨折后其临床表现可以各人不同。骨折如发生在眶尖部压迫或切断视神经则视力下降,甚至失明。临床表现 1.疼痛,睁眼困难,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2.眼睑皮肤水肿、瘀血、下垂或裂伤等; 3.眶压高,眶内出血,眼球突出; 4.筛骨骨折时发生眼睑皮下气肿,触诊时 ...
视神经胶质瘤为视神经或视交叉胶质细胞的原发性肿瘤,是儿童期最重要的眼眶肿瘤。多发于10岁以下,占眶内肿瘤的1—2%。该肿瘤实际上属于脑肿瘤,部分病例形成颅、眶沟通肿瘤。该瘤虽属良性到低度恶性肿瘤,并且发展缓慢,但因累及视神经或视交叉,临床上表现为无痛性进展性的视力丧失和眼球突出。视神经管及其后方视神经的肿瘤可能在视力丧失很久后尚无眼球突出。另外,视神经胶质瘤与神经纤维瘤有密切关系,40—50% ...
由勾端螺旋体感染可以引起勾端螺旋体性葡萄膜炎,勾端螺旋体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常在发热后出现葡萄膜炎,可表现为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周边葡萄膜炎或全葡萄膜炎,以虹膜睫状体炎较为多见。临床表现 一般在退热后2-50天出现症状,主要症状为视物模糊,一半以上患者双眼发病;本病分为四型; 1.轻型虹膜睫状体炎:主要表现为: (1)轻度眼红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 (2)睫状充血; (3) ...
弓形体性葡萄膜炎是由弓形体原虫感染所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猫等传播,人群感染率较高,据报导我国感染率约为40—60%,但80—90%以上为隐性感染,不出现症状。但妊娠期发生急性感染,可以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发生视网膜脉络膜炎,而且生后可以复发感染,全身运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器管移植时为了防止发生排斥反应而大剂量长期使用激素)、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病)时的免疫功能低下时也可促使弓形体病的 ...
翼状胬肉是睑裂部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发生变性、肥厚、增生,向角膜内发展,呈三角形,如翼状,故名。多见于户外劳动者,以渔民、农民发病最多,可能与风尘、日光、烟雾等长期的慢性刺激有关。临床表现 1.翼状胬肉侵入瞳孔区而致视力障碍; 2.睑裂部球结膜增生、肥厚,呈三角形,胬肉进入角膜的部分为头部,跨越角膜缘处为颈部,其余为体部; 3.静止期翼状胬肉是增生组织菲薄、体部不充血、头部平坦、前方角膜透明清 ...
单纯皰疹性角膜炎是最常见的感染性角膜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在角膜病致盲中已上升为首位。本病多由单纯皰疹病毒Ⅰ型感染所致,多系原发感染后的复发,原发感染常发生于幼儿,表现为唇部皰疹、皮肤皰疹,或急性滤泡性结膜炎。原发感染后病毒潜伏在三叉神经节内,一旦机体抵抗力下降,如感冒、发烧、疲劳、月经、局部用皮质类固醇及创伤刺激之后,病毒活化,引起多种形式的角膜炎,并易反复发作。临床表现 1. ...
睑缘向外翻转离开眼球称睑外翻。主要表现有泪溢、结膜乾燥及原发病表现。按病因可分为痉挛性、老年性、麻痹性、瘢痕性。眼轮匝肌痉挛收缩所致痉挛性睑外翻。由于年老皮肤松驰,使睑缘不能紧贴眼球,形成下睑外翻。麻痹性睑外翻为面神经麻痹引起,瘢痕性外翻者睑皮肤结疤收缩。临床表现 1.泪溢; 2.暴露的结膜充血、乾燥、肥厚; 3.重度睑外翻可因眼睑闭合不全引起暴露性角膜炎; 4.老年性者皮肤松驰; 5.瘢痕 ...
慢性结膜炎为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结膜慢性炎症,其病因包括:细菌感染、不良环境的刺激、眼病的影响、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其临床特点为眼部不适感、白色泡沫状分泌物、睑结膜轻度充血或充血不明显。临床表现 1.痒、异物感、晚间或阅读时加重; 2.睑结膜充血轻,眦部白色泡沫状分泌物。诊断依据 1.痒、异物感或乾涩感; 2.眦部可见少许白色泡沫状分泌物。治疗原则 1.去除病因。 2.局部应用抗生素滴眼液、抗 ...
巨乳头性结膜炎是由于长期配戴角膜接触镜或义眼而引起的一种变应性结膜炎。其病因是由于细菌或其他蛋白颗粒吸附于镜片或义眼表面,这些物质作为变应原,激发了疾病的发生。临床表现 1.患者奇痒、流泪; 2.上睑结膜见硬而扁平的乳头如铺路石子样排列,伴有粘丝状分泌物。诊断依据 1.有长期配戴角膜接触镜或义眼病史; 2.患者奇痒、流泪; 3.上睑结膜见硬而扁平的巨大乳头。治疗原则 1.停用角膜接触镜或 ...
LYME病是由LYME病螺旋体感染引起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以蜱为传播媒介,蜱寄生于各种动物如鼠、鸟、猫、犬及牛、马、鹿以及家禽等,螺旋体在蜱肠内发育,人被蜱咬则可发生LYME病,并可出现葡萄膜炎。临床表现 (a)全身表现:首先出现皮肤病变,被咬处皮肤出现红斑性丘疹,环状,中央部无病变,但病变可扩散。前驱症状有头痛、颈项强直,寒战,发热和乏力,病后可并发关节炎,脑膜脑炎,脑神经或周围神经 ...
角膜基质炎就广义言,应当包括一切发生于角膜基质深层的炎症。角膜上皮一般完整,故不形成溃疡。角膜基质炎虽可由致病微生物直接侵犯角膜基质所致,但大多数属于免疫反应。先天梅毒、结核、单纯皰疹、带状皰疹、麻风、腮腺炎等病均可引起本病,习惯上特指先天性梅毒引起者。临床表现 1.多见于5-20岁,常波及双眼,易复发; 2.刺激症状重,睫状充血明显; 3.角膜基质呈毛玻璃样混浊,轻度水肿,新生血管侵入深层 ...
本病是一种发生在中、老年人的慢性、疼痛性、进行性、非感染性周边部角膜溃疡,60%-80%为单眼。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特异性自身免疫有关。临床表现 1.有明显的刺激症状,严重者影响视力; 2.溃疡位于角膜周边部,逐渐向中央发展,形成进行性前缘,伴有新生血管生长。病变顽固进行,直至波及整个角膜。诊断依据 1.常见于中、老年人,多为单侧性; 2.较重的刺激症状; 3.周边部角膜形成溃疡、潜行 ...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是细菌感染所致的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眼病,具有流行性。其主要特征为显著的结膜充血和有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多见于春秋二季。在幼稚园或其他集体生活环境中容易暴发流行。临床表现 1.患眼有异物感、烧灼感、流泪; 2.结膜充血,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 3.严重病例有眼睑浮肿、球结膜水肿和结膜下出血。诊断依据 1.急性发病,多有流行性; 2.结膜充血,脓性或粘液脓性分泌物; 3.结膜刮片或 ...
角膜软化症是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一种角膜溶化及坏死,常因继发感染而使整个角膜溶解崩溃,以角膜葡萄肿告终。本病多见于婴幼儿。双眼同时受累。腹泻和慢性消化道疾病、人工喂养不当、患麻疹、肺炎等发热消耗性疾病以及患病时“忌口”等是导致维生素A缺乏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 1.患儿消瘦,精神萎靡,皮肤乾燥粗糙,伴有腹泻或咳嗽等; 2.夜盲; 3.角膜结膜乾燥,逐渐加重,失去光泽,球结膜产生皱褶,角膜两侧球结 ...
角膜上皮部分剥脱,呈卷丝状,一端附着在角膜表面,另一端呈游离状态,称为丝状角膜病变。该病与下列因素有关: 1.上皮细胞的异常增殖; 2.基底膜与前弹力膜接合异常; 3.类粘液形成过多,多见于乾眼病和腺病毒或单皰病毒感染,也可见于神经营养障碍性角膜炎,沙眼或皰疹引起的瘢痕性角膜结膜炎。此外角膜擦伤,戴角膜接触镜,内眼手术眼部包扎也可引起本病。临床表现 1.患眼异物感或磨擦感。 2.角膜表面可见 ...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功能不足或胰岛素作用失调引起血糖、尿糖过高的一种复杂的代谢病,是全身性、慢性、进行性疾病。可能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由于糖的代谢紊乱,引起血凝机制、血液动力学障碍,从而发生微血管病变和微血栓形成,导致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在城市本病变的发病率约占糖尿病患者的50%。眼底病变随病程延长而加重。本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很长的临床过程,可分为单纯 ...
炎性假瘤为一种特发的非特异性慢性增殖性炎症,临床表现类似肿瘤,但实质上是炎症,故名炎性假瘤。本病较为常见,病因尚不清楚,目前多认为是一种免疫反应性疾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40岁以上较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可单眼或双眼发病,小部分患者可伴有身体其他部位同类病变。眼眶炎性假瘤可波及眼内各种软组织,但可主要发生于某种结构,如眼蜂窝组织、眼外肌或泪腺。根据组织学改变,本病可分为淋巴细胞浸润型、纤维 ...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故名沙眼。边远贫困地区、卫生条件差地区多发。其特点为结膜乳头增生、滤泡形成、线状或网状疤痕及角膜血管翳。病变严重者常有合并症及后遗症,造成视功能障碍。临床表现 1.患眼异物感、流泪; 2.睑结膜及穹窿结膜充血、血管模糊、乳头肥大、滤泡增生、疤痕形成呈灰白色线状或网状; 3.角膜血管翳。诊断依据 1.上 ...
软体动物头足类和腹足类的雌性生殖器的附属腺,被覆于卵上,并分泌使卵相互粘着的物质。在头足类则为墨囊两侧左右对称的一对扁椭圆形的大形腺体,由输送管和左右并列的多数叶状部所组成。在开口部附近还有副卵包腺(accessory nidamental gland)。 ...
一种接合孢子。在形成藏卵器的藻菌类和藻类等生物中,藏卵器或其中的卵子与藏精器或精子相接合,由卵接合结果所形成的结构。有时单性生殖所生成的同种结构也称卵孢子。接合前的卵称为卵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