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分析中,非特异的蛋白吸附常常是阻碍高灵敏度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来自中科院等单位的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新的固相载体,有望达到"0"非特异吸附。以下是他们在 Analytical Chemistry 的文章摘要。Integrated Poly(dimethysiloxane) with an Intrinsic Nonfouling Property Approaching “Absolute” Zero Background in ImmunoassaysHongwei ...
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影响因素 1.肿瘤标志物具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双重特点。 2.各种肿瘤特性的不同,如肿瘤的分期、大小、定位、组织来源及转移趋向等的不同。 3.各种抗体的不同,如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抗体决定簇和抗体亲和性等的不同。 4.各种检测系统的不同,如检测原理、标记物、实验条件、检测技术、检测仪器和检测敏感度等的不同。 5.检验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经验、以及实验室条件和实验的可靠性等的差异。 (1)甲胎蛋白(AFP) 分子量约为7万的糖蛋白, ...
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 原理: 通过电泳区分不同的组分,并转移至固相支持物,通过特异性试剂(抗体)作为探针,对靶物质进行检测,蛋白质的Western印迹技术结合了凝胶电泳的高分辨率和固相免疫测定的特异敏感等多种特点,可检测到低至1~5ng(最低可到10-100pg)中等大小的靶蛋白。 一、抗原的选择和制备 A:样品的制备 1 组织: 组织的处理方法:组织洗涤后加入3倍体积预冷的PBS,0℃研磨,加入5×STOP buffer,180W,6m ...
基本原理 1971年Engvall和Perlmann发表了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用于IgG定量测定的文章,使得1966年开始用于抗原定位的酶标抗体技术发展成液体标本中微量物质的测定方法。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是:①使抗原或抗体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并保持其免疫活性。②使抗原或抗体与某种酶连接成酶标抗原或抗体,这种酶标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活性,又保留 ...
ELISA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的特点,并具有操作简便、无放射性危害的优点,因而多年来广泛应用于血站和医院的实验室中,但在测定中常会出现一些误差和问题。我们通过几年的实验观察,认为影响结果的因素有如下方面。 1 试剂盒 (1)抗原、抗体活性对效价的影响:主要是试剂中抗体(或抗原)的效价降低或失活,结果不易判断。再有ELISA法灵敏度高,对杂质的反应灵敏度也高,实验中空白对照OD值偏高或假阳性。(2)酶结合物浓度过高,也 ...
ANCA(Antineurotrophil cytoplasmic autoantibody)即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是一种以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成分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是一种在多数原发性小血管炎疾病血清中检测到的特异抗体。 ANCA一般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来检验,并根据其产生的三荧光形态将ANCA分为三种,一种在胞浆中呈粗大颗粒状、不均匀分布者称胞浆型ANCA即cANCA;一种荧光沿细胞核周围分布呈线条状 ...
造成放射免疫分析中误差的可能来源有以下几方面: 1.各种仪器:设备的准确性、稳定性、效率以及被污染等情况带来的误差。如:①由于放射性测量仪器的稳定性、效率、样品试管的材料和均匀性及被测物的放射性强度等原因。②由于样品的自吸收,本底校正,测定时间,可能的污染等原因。③在试验室中所有的移液管、微量取样器以及天平的刻度、校准和使用方法等原因。④由于反应试管、移液管以及测定用试管等表面清洁度和检验地 带网所引起的不同吸附等原因都可以对 ...
目前,抗双链DNA抗体的检测方法无非包括下列几种,IFA、ELISA、LIA和RIA。IFA=间接免疫荧光法,该方法检测抗双链DNA抗体的特异性比较高,但敏感度差。当然试剂成本相对比较便宜。但用来检测抗体滴度从而监测病情恐怕不是很合适,原因是该方法在结果判读方面主观性太强,没有标准可以参考。LIA=条带酶免法(或叫条带印迹法,也有叫线性印迹法的),该方法由于dsDNA抗原包被不稳定,因此检测dsDNA抗体的结果并不 ...
流式细胞分析(Flow cytometry,FCM)是以高能量激光照射高速流动状态下被荧光色素染色的单细胞或微粒,测量其产生的散射光和发射荧光的强度,从而对细胞(或微粒)的物理、生理、生化、免疫、遗传、分子生物学性状及功能状态等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的一种现代细胞分析技术,它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①标本只要是单细胞即可用于分析,如血液、骨髓、体液中的细胞、培养细胞等,实体组织只要经处理后制成单细胞悬液也能分析,因此,实际上所有组织 ...
《临床实验室》:仲教授, 您好!2009年6月期临床实验室杂志的主题为自身免疫疾病,您是免疫学会临床免疫分会的主任委员,又是自身免疫疾病诊断的权威专家,我们知道现在有很多三甲和二甲医院都开展了自身免疫疾病的诊断,但是很多检验工作者对自身免疫疾病及其诊断不是非常清楚,现请您首先给我们解释一下自身免疫疾病的定义? 仲教授:自身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是指由于某些原因(感染、遗传、内分泌等,原因较复杂 ...
我们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中发现一现象,即加显色剂后未混匀时,有些反应孔内的侧壁上有一显色点,其颜色比较集中,然后逐渐向周围扩散,而其他阳性孔内的颜色却均匀地散布在孔周围。将其混匀后,目测其颜色相当于弱阳性或阳性不等,用同样的检验方法复查后其结果却都是阴性。观察其标本,发现无论溶血或者不溶血,都有此现象。后来我们在滴加显色剂后采用先目测观察结果的方法,发现上述现象166例,现报告如下。 1 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 ...
补体成分激活后产生的裂解片段,能与免疫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这对于补体发挥其生物学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补体受体(complementruceptor,CR)曾按其所结合配体而命名为C3b受体、C3d受体等;但经详细研究后发现,补体受体并非仅与C3裂解产物反应,因而按其发现先后依次命名为CR1(CD35),CR2(CD21),CR3(CD11b/CD18),CR4(gp150,90:CD11c/CD18)。其主要特征列于表3 ...
1.1 基本概念 1.1.1 质量控制(Quaility Control,Q.C) 质量控制是监视全过程,排除误差,防止变化,维持标准化现状的一个管理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一个反馈环路进行的。 1)确定控制的对象; 2)规定控制对象的标准(预期值); 3)制定或选择控制方法和手段; 3)测量实际数据; 4)比较或较对实际数据与预期值之间的差异,并说明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超出预定误差范围,报警系发出信号,反馈通道中断。 5)采取行动,解决差异。恢复原状(原标准状态)的手段发挥 ...
血清游离轻链、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检测已成为多发性骨髓瘤(MM)诊断和预后分层的重要指征,预后分层决定MM患者的治疗反应及其治疗策略的选择。作为治疗MM的一线用药,沙利度胺、硼替佐米和雷利度胺与传统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应用显著提高了近期和远期疗效。多发性骨髓瘤骨病(MBD)的诊断和治疗是MM整体诊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应用双膦酸盐导致的颌骨坏死应予重视,而靶向药物的开发和应用将给MBD治疗带来新希望。 新的诊断 ...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ECLI)是继放射免疫、酶免疫、荧光免疫、化学发光免疫测定以后的新一代标记免疫测定技术,是电化学发光(ECL)和免疫测定相结合的产物。 它的标记物的发光原理与一般的化学发光(CL)不同,是一种在电极表面由电化学引发的特异性化学发光反应,实际上包括了电化学和化学发光二个过程。ECL与CL的差异在于ECL是电启动发光反应,而CL是通 ...
免疫印迹试验是目前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的主要方法,该法具有操作时间短、特异性好、重复性较强的特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目前免疫印迹试验大多是手工操作,试验步骤多,受人为因素影响大,对实验人员的操作要求高,操作不易标准化导致质量不易控制,且整个试验操作过程处于开放状态,存在一定的生物安全隐患。我们选用国产XD236自动蛋白印迹仪,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抗可提取核抗原(ENA)多肽抗体进行检测,并与手 ...
肝纤维化四项:⑴层粘连蛋白(LN)、⑵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⑶Ⅳ型胶原(C-Ⅳ)、⑷透明质酸(HA)。 一参考值: HA <120μg/L LN <130μg/L Ⅳ-C <140μg/L PⅢNP<12μg/L 二、临床意义: 1.LN:是一种大分子非胶原糖蛋白,主要存在于基底膜的透明层中,分子量约900KD,共有3条链构成。血清及组织中的LN含量甚微,肝脏纤维化时其合成增多,可导致血清中含量升高,LN与肝纤维化的形成有重要的关系,是门脉高压发生的主要基础,血清LN的 ...
一、概要 定义:应用广泛、先进的免疫分析技术,是生物活性物质分析方法的新领域;基本技术是将多种标记示踪技术和高度灵敏性和医学免疫学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相结合的分析技术。 特点: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准确性高,操作简便,易于自动化商品化。 发展:放射免疫分析,免疫放射分析,酶标记免疫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荧光免疫分析,金属离子免疫分析。 应用:医学诊断,治疗监测,还可应用于药物监测,食品,兽医学,环境监测。 二、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ce analysis,CLIA)诞生于1977年。根据放射免疫分析的基本原理,将高灵敏的化学发光技术与高特异性的免疫反应结合起来,建立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线性范围宽、操作简便、不需要十分昂贵的仪器设备等特点。CLIA应用范围较广,既可检测不同分子大小的抗原、半抗原和抗体,又可用于核酸探针的检测。CLIA与放射免疫分析(RIA)、荧光免疫 ...
在外环境因素尤其是化学制剂、放射性物质等致癌因素作用下,健康的人体内经常会出现发生突变的肿瘤细胞,但绝大多数人体并不发病。这是因为人体的免疫系统象卫士一样保护着人体,对细菌等病原微生物进行“免疫防御”,对自身突变的肿瘤细胞进行“免疫监视”,不断清除随时出现的肿瘤细胞。但是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尤其是步入老年,生理功能开始呈现进行性减退,免疫系统的功能逐渐下降,少数发生突变的肿瘤细胞一旦逃避了“免疫监视”,就有可能逐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