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在酮体中β-羟基丁酸占78%,而且在糖尿病酮症发生早期,β-羟基丁酸就可有明显升高,此时乙酰乙酸尚无明显变化。所以测定乙酰乙酸的硝普盐试验常引起临床对总酮量和酮症程度的低估;在酮症恢复期,β-羟基丁酸迅速下降时,乙酰乙酸在一定时间内仍然保持升高或下降缓慢,这时用硝普盐法又会引起临床对病情的高估。因此,β-羟基丁酸的测定在糖尿病酮症的诊断、治疗监测中比乙酰乙酸测定更灵敏,更可靠,同样在糖尿病控制的预告中也非 ...
问 目前国内胆红素在临床检验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答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临床检验结果之间的可比性较差:同样一个检测样品,各厂家生产的试剂盒其检验结果往往相差很大,但并不能因此判断出试剂盒的好坏。 正常水平的胆红素含量比较低,使得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检测仪器的精密度成为影响检测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氧化法测定胆红素过程中对pH值的要求很严格,外来影响导致pH值的变化对检测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问 为什么临床检验结果之间的可比性较差? 答 主要存 ...
临床生物化学分析中基质效应,已日益受到重视。最早是在酶活力测定中用人工制备的参考物质时发现。在酶法分析与免疫化学分析中,普遍存在的基质效应影响了定量测定的准确性。 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文件的定义,“基质效应”(matrixeffect)是指:①标本中除分析物以外的其它成分对分析物测定值的影响;②基质对分析方法准确测定分析物的能力的干扰。广义来说,基质效应也应包括已知的干扰物(胆红素、血红蛋白、抗坏血 ...
摘要背景:对测定血清肌酐浓度的Jaffe法进行定标时,应用一种以血清为基础并添加可以偿Jaffe法标准品中干扰的基质作用的人造基质混合溶液进行两点定标,其结果与酶法测定具有良好的可比性。方法: 分光光度计法结果:在Jaffe法测定中,常存在血清或血浆干扰物,一般通过减去一个固定常量的肌酐值以消除干扰。但是,在儿童检测中,使用本法处理数据会出现过度补偿的现象。利用一对由参比方法(同位素稀释质谱法)测定确定的初级血清标 ...
胆碱酯酶(ChE)是存在于血清或血浆中的由肝细胞生成的水解酶,因而能反映出肝脏机能,在急慢性肝炎、肝硬化、低蛋白血症、肾病等情况下其活力下降,表明肝细胞合成酶的能力已受损。人体碱性磷酸酶(ALP)主要存在于成骨细胞内。本室通过美国雅培Abbott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50例正常人及203例不同肝病及骨骼疾病患者进行ChE和ALP活力的检测,各种肝病患者的血清中ChE活力有不同程度下降,ALP活力有不同程度增高。急 ...
一、钠、钾测定 (一)标本要求 血浆或全血钾比血清低0.2~0.5mmol/L,是因为血液凝固时血小板破裂释放出一部分K+。因此,报告时必须注明是血清还是血浆。 测血钾时,无论是血清还是血浆标本一定不能溶血,轻微溶血(500mgHb/L)就可引起血钾升高3%。 维持细胞内外钾平衡是依靠细胞膜上的Na+-K+ATP酶,如果分析前全血标本被冷藏过,糖酵解被抑制,Na+-K+ATP酶不能维持内外平衡,而造成细胞内钾外移,使测定结果增高。在25℃存放1 ...
为了解决胆红素试剂的稳定性,尽量排除基质效应对测定的影响,本科采用了双试剂方法测定。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组成 Trace试剂。总胆红素试剂A:盐酸0.1mol/L,对氨基苯磺酶0.050mol/L,表面活性剂1%;试剂B:亚硝酸0.072mol/L;直接胆红素试剂A:盐酸0.165mol/L,对氨基苯磺酶0.029mol/L;试剂B:亚硝酸0.072mol/L。 1.2 试剂配制 1.2.1 TBil单试剂法(TB 1 ) 试剂A:试剂B=50:1,使用前混合。 1 ...
胆红素是体内衰老的红细胞经网状内皮系统的破坏和肝脏转化的代谢产物,其含量的变化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总胆红素的检测方法常用的有重氮试剂法、胆红素氧化酶法以及直接分光光度计法。作者采用二氯苯重氮盐法(DPD法)的两种试剂盒以及Roche Modular P和Bayer RA-1000型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和血浆总胆红素(TBil),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采集 选择98例来我院的体检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9例。按常规方法 ...
钠 (Na):正常情况:135~145mmol/L增加:柯兴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ACTH瘤,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心衰,肾衰,肝硬变,严重失水,钠摄入过多而肾功能不全等。减少:原发性或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尿崩症伴口渴中枢受损,糖尿病,稀释性低钠血症,失钠性失水等。 钾 (K):正常情况:新生儿3.7~5.9mmol/L 婴儿4.1~5.3mmol/L 儿童3.4~4.7mmol/L 成人4.1~5.6mmol/L增加:少尿、无尿时,摄入过多含钾食物、 ...
血清甘油三酯/三酰甘油(TG)是一项重要的临床血脂常规测定指标,特别是随着对其致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研究的深入,TG作为冠心病的一项独立的危 险因素日益受到重视 。但是目前血清TG测定及其临床应用尚存在很多问题,如生物学变异、游离甘油对测定的影响、测定的标准化系统不完善等等。本文仅对TG的生物化 学、测定方法与标准化、临床意义等方面的近况作一简述。 一、TG的生物化学 TG又称中性脂肪,由3分子脂肪酸和1分子甘油酯化而成,是体内 ...
因各地血脂水平不同,如果以统计学方法制定参考值范围,则各地有各自的高血脂标准。近20年以来国内外主张以显著增高冠心病危险的水平作为血脂水平异常划分标准,同时也根据危险水平进行干预及制定治疗目标。建议采用我国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中的血脂水平异常的划分标准。血脂水平异常在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的防治中极为重要,进行血脂测定结果分析时应考虑分析前变异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
一、标 本 采 集 由于BNP和NT-proBNP很少受体位改变和日常活动影响发生变化,故不存在日间波动,因此采血无需固定体位和时间。但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利尿剂、ACEI、β受体阻滞剂、肾上腺素拮抗剂等都会影响血浆BNP的浓度,因此心衰患者应该在药物治疗前采血测定BNP的基础值。怀孕的最后三个月和分娩后即刻BNP水平亦可升高,但围月经期BNP无明显变化。 BNP只能用EDTA抗凝血浆测定,NT-proBNP可以用EDTA或肝素抗 ...
序 言 John Toffaletti博士:纽约杜克大学医学中心血气室主任,血气研究领域久负盛名,发表了一篇题为“全血乳酸浓度的测定及重要临床意义” 的综述,该文章从乳酸的定义、检测的意义、临床应用及样品分析前处理细节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概述…… 乳 酸 测 定 乳酸是糖无氧氧化(糖酵解)的代谢产物。乳酸产生于骨胳,肌肉,脑和红细胞。经肝脏代谢后由肾分泌排泄。血乳酸测定可反映组织氧供和代谢状态以及灌注量不足。乳酸水平的增高可见于多种临床疾病。 乳酸酸中毒 相乳酸 ...
血清总蛋白测定有很多,最主要的有凯氏定氮法、双缩脲法、酚试剂法、比浊法、染料结合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其中双缩脲法应用最广。它的原理主要是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在碱性条件下与二价铜离子(Cu2+)作用生成蓝紫色的化合物,这种颜色反应强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因此反应与两分子尿素缩合后的产物双缩脲与碱性铜溶液作用形成紫红色的反应相似,故称双缩脲反应。此反应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干扰物质少,重复性好,在10-1 ...
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分布于肾脏、肝脏、胰腺等实质脏器;肝脏中,GGT主要局限于毛细胆管和肝细胞的微粒体中,可用于对占位性肝病,肝实质损伤(慢性肝炎、肝硬变)的诊断及观察乙醇损害的过程。 参考值: 男性<49 U/L; 女性<32 U/L; GGT升高主要见于: 1传染性肝炎,肝硬化,胰腺炎等常轻中度增高。 2显著增高见于原发或继发性癌,肝阻塞性黄疸,胆汁性肝硬化,胆管炎,胰头癌,肝外胆道癌等。特别在诊断恶性肿瘤患者有无肝转移和肝癌术后有无复黄时,阳性 ...
血清球蛋白由人体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合成,球蛋白中以r-球蛋白为主(占血清蛋白9%-18%),在临床多是通过“血清球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计算出的。参考值:成人: 20~35g/L;血清白蛋白与血清球蛋白比值:A/G:1.5~2.5:1 临床意义: 球蛋白浓度增高:临床上常以γ球蛋白增高为主。球蛋白增高的原因,除水分丢失的间接原因外,主要有下列因素: 1炎症反应:如结核病,疟疾,黑热病,血吸虫病,麻风病等; 2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播散性红斑狼疮,硬皮病 ...
白蛋白(albumin, Alb)系由肝实质细胞合成,其在血浆中的半衰期约为15-19天,在血浆蛋白中含量最多,占血浆总蛋白的40%-60%。参考值: 成人:35~55g/L 。白蛋白小于20g/L时,由于胶体渗透压降低常可见水肿。 其主要临床意义为: 1.血清白蛋白升高少见,主要由于血液浓缩而致相对性增高,如严重脱水和休克等。 2.血清白蛋白降低主要见于: 1)急性白蛋白降低主要由于急性大量出血或严重灼伤时血浆大量丢失。 2)慢性白蛋白降低主要由于肝脏合 ...
电泳技术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技术。早在1809年俄国物理学家Reuss就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泳实验,此后各种电泳技术及仪器相继问世,广泛应用于蛋白质、氨基酸、核酸、其他有机化合物甚至无机离子等领域的分离和/或鉴定。近年来,先进的电泳技术和各种自动电泳分析系统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实验室所采用检验|地带网搜集整理,已成为检验医学工作中最有用的工具之一。一、临床常用的电泳分析方法�1、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醋酸纤维素是指纤维素 ...
应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称为抗凝。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学试剂称为抗凝剂 (anticoagulant)。对抗凝剂的一般要求是用量少、溶解度大、不影响测定。生化检验常用的抗凝剂有以下几种:1.肝素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的粘多糖,其抗凝机理主要是对抗凝血活酶和凝血酶的形成和 活性,阻止血小板聚集。肝素 抗凝血常 用于血 气分析 和部分生化项目的测定,使用1.0g/L 的肝素溶液0.5ml 可抗凝5ml 血液。2.草酸钾-氟化 ...
以往临床化学实验都采用比色法进行各个项目的测定,这是因为比色法具有微量、迅速、准确的优点,特别适合于微量的生物体体液中各项物质测定。在一般比色法中,手工使用比色计或分光光度计可以测定各种反应溶液的吸光度,但由于很难控制测定时间和反应温度,很难准确记录反应过程中吸光度变化,因此,毫不奇怪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所使用的方法,都是在呈色反应达到完全或者检验地 带网反应达到平衡时,吸光度达到稳定时才进行测定。即所谓平衡法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