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分析仪是由反射式光度计、微电脑和打印机以及该机相配的尿试纸等组成的。能检测尿8 项或尿10项、11项。各项目的测定原理及操作有关事项,详细阅读各厂方提供的说明书。本文对尿液化学分析仪使用中应注意的共同性问题归纳如下: 首先应该明确:尿液化学分析仪检测仅是一个过筛试验,坚决反对有的单位使用尿液化学分析仪后不再作尿沉渣镜检的错误倾向。有的单位也不再报尿液颜色、透明度等一般性状检查,这也是不对的。不少单位将热敏纸报告单 ...
1.采集任何标本前,都应先填写检验单,选择适当的标本容器,住院病人必须在容器外面贴上标签,标明科别、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检验目的及送验日期等;门诊病人必须先编号后采集标本,并且编号务必保证当天是唯一的,有条码的尽可能使用条码。 2.采集标本前、后及送验前均应仔细遂项核对检验单,以防发生差错,并应向病人说明检验项目的有关事宜。以消除顾虑,取得配合。 3.采集各项标本均应按照规定要求做到:及时采集,标本要新鲜,量要准确,按时送验 ...
临床生化检验室全面质量控制(TQC)是利用现代科学管理的方法和技术检测分析过程中的误差,控制与分析有关的各个环节,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也称为实验室质量保证。一、全面质量控制的内容 全面质量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标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三个质控。分析前质量保证的内容主要为:① 人员的素质和稳定性;② 实验室的设置和工作环境;③ 实验仪器的质量保证;④ 检测方法的选择和评价;⑤ 试剂盒的选择与评价;⑥ 病人准备;⑦ 标本的采集、处理和储存;⑧实验室用水等。 ...
血液分析仪是临床实验室最常用的分析仪器之一,其检测结果是否准确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有直接的影响。在仪器检测结果精密度良好的前提下,仪器校准的关键步骤,为此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在参考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就血液分析仪校准的基本要求提出如下建议。一、血液分析仪校准的一般要求(一)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要求对每一台血液分析仪进行校准。仪器安装时必须由厂家进行校准并提供校准记录,否则不能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二)实验室 ...
一、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性能维护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主要包括:细菌培养仪、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显微镜、高压灭菌器、恒温孵育箱、天平、冰箱、水浴箱以及比浊计等。这些仪器设备的质量维护对于检验结果的质量保证至关重要。性能维护方法及维护频率参照制造商提供的使用手册进行。如使用手册中未详细注明或实验室自身无法完成,由生产厂家协助解决,每年至少一次。 二、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要求对培养基进行两方面的质量控制:无菌试验以 ...
1.临床化学 室内质控: 质控品:至少一个浓度水平, 测定频度:每天至少测定一次 质控规则:至少1-2S, 1-3S,2-2S 实验室内不同仪器(系统)间的比对: 样本:每个项目应该选择至少5份不同浓度水平的新鲜病人血清。 结果判断:不同仪器测定的结果之间的相对偏差不能大于2倍RCV,但不能超过1/2PT可接受范围。 频度:每年至少一次。 项目:实验室内在不同仪器上重复测定的项目 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配套试剂和校准品可接受; 非配套试剂和校准品:提供准确性的实验证明 利用室 ...
检验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主要过程的质量管理。有资料表明70%~80%的不满意报告单可溯源到标本质量不符合要求。因此,血液分析前质量控制对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血液分析前质量控制有三个特点:(1)影响因素的非可控性:医生、护士、护工、患者之间需要相互配合,并非检验人员单方面能控制;(2)质量缺陷的隐蔽性,这种质量缺陷不能被及时发现,必须以后复查才能发现;(3)责任难以确定:从患者准备、标本采集、储存、 ...
有了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后,不少操作人员认为所有质量问题均是仪器造成的,与操作人员没有关系,但事实上在上级检验师审签报告时发现许多问题都是由于操作人员的临床基础知识薄弱、业务素质差、缺乏敬业精神,对出现的人为差错缺乏洞察力,导致错误报告在上级检验师审签报告时才被发现。 自从我院1999年使用第一台血细胞分析仪开始,6年来,在对3万多张血细胞分析报告审核签字过程中发现大量质量问题并不仅仅在于镜检,而更多的问题还在于 ...
X X X 人民医院检验科室间质评总结报告 专业组:
1 检测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1 1 仪器校准每天认真做好试剂空白、校准物校准仪器和2份室内质量控制(包括低值和高值质控血清);标准物、质控物(厂家和批号一致,以提高准确度)。试剂空白生理盐水不能污染,质量控制结果完全合格才能上机测试标本,这样可及时了解仪器和试剂状态,做到心中有数。 1 2 试剂配制目前我们使用的试剂都是液体双试剂,要做到:①应在早上做质量控制之前现用现配,不过多加试剂量;②避免新旧试剂混合用,以免浪费;③试剂质量一定要好,要用上乘 ...
1.采集任何标本前,都应先填写检验单,选择相应的标本容器,住院病人必须在容器外面贴上标签,标明科别、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检验目的及送验日期等;门诊病人必须先编号后采集标本,并且编号务必保证当天是唯一的,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有条形码的尽可能使用条形码。 2.采集标本前、后及送验前均应仔细遂项核对检验单,以防发生差错,并应向病人说明检验项目的有关事宜。以消除顾虑,取得配合。 3.采集各项标本均应按照规定要求做到:及时采集,标本要 ...
【摘要】血气分析从标本采集到测定结果后的整个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只有做好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才能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质量控制;血液保存;标本采集 动脉血气用于测定和评价患者的氧合、通气和酸碱状态,通过气血分析对了解患者肺功能、血液各项指标和酸碱平衡状态有一个客观估计,是临床医生救治危重患者的重要参考依据。作为医技科室,作好血气分析的质量控制,为临床提供准确结果的基础。现将笔者在实践操作中应注意的几个 ...
宫颈癌在全世界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为第2位,但却是50岁以下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魁首。日前85%的宫颈癌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自巴氏涂片问世半个多世纪以来,细胞学检查在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宫颈癌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在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同家,通过对女性的全民宫颈细胞学涂片筛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使宫颈癌从20世纪50年代导致女性病症死亡率的第1位降低至日前的第15位。据美国癌症协会统计,与1950年相比, ...
医学检验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检验质量成医院检验科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从临床医生开出医嘱开始,到分析前检验程序启动时终止的步骤,包括检验申请、患者准备、原始样本采集、标本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进行传输这阶段称为分析前质量控制。据统计检验结果,有65%左右的误差出现在分析前[1]。为保证检验质量,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现就如何做好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做一探讨。 1 临床医师检验单的申请 检验申请单应提供以下信息 ...
完成标本检验必需的仪器、试剂、校准品和检测程序等的组合为检测系统。为了使临床实验室对患者标本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保持检测系统的组合稳定和系统的分析性能是保证检测结果质量的重要内容。(须注意的,这里的检测系统指的是每个检验项目的。因此,仪器上能同时做多少检验项目,就有每个项目的检测系统。)一. 国外对检测系统的管理要求1.完整检测系统产品使用的要求 目前国际上的知名厂商提供完整的检测系统系列,系统的性能得到了诸如FDA的 ...
质控株应每天随临床分离株一道进行药敏试验,质控株的药敏结果如果在质控允许范围内(参见最新CLSI文件),说明实验条件符合要求,结果可信;若药敏结果在质控允许范围外,则实验中可能存在差错。 由于质控允许范围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是质控株在标准条件下多次重复实验的95%可信限,故20次连续质控结果中仅允许1次落在范围外,但不能偏离质控允许范围中间值4个标准差。 由于允许范围恰好包括4个标准差,故落在允许范围外的抑菌圈直径一定要 ...
临床细菌检验是对人体的各种物质进行细菌学检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整个过程包括病人样品的采集、运送、处理,样品中致病细菌的分离、培养、鉴定,药物敏感试验,出具检验报告[1]。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包括采取标本的时机和方法、标本运送及保存、分离培养方法和鉴定手段等。 1 血液标本的细菌检验 当细菌侵入血液迅速繁殖超出免疫系统清除能力时形成菌血症。一般患者出现以下体征时可作为采血指征:发热(≥38℃)或低温(≥36℃),寒战,白细胞 ...
临床检验工作伴随着基础医学及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正向着超微量、快速、准确、特异及高度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质量控制成为检验医学发展的瓶颈。要作好质控,必须做好试验前(分析前)、试验中(分析中)和试验后(分析后)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而这些又与临床的关系极为密切。(一)临床医师正确选择检验项目及合理填写化验申请单检验项目的种类越来越多,让临床医生看得眼花缭乱,这其中临床认识也常常落后于实验医学的发展, ...
室间质控主要是为了检查操作和实验室的试验条件是否过关,而不是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用某一种试剂的检测结果作为衡量质控好坏的标准必定有失偏颇,毕竟各种试剂的性能不可能完全一致。我有几点建议不知是否合适: 1、室间质控品经过国际认可的金标准检测,并以此结果作为标准。这样不仅可以考察操作及试验条件,还可以考察试剂的性能。(如二对半可以采用雅培公司的试剂检测,HIV可以用免疫印迹法检测。) 2、室间质控品用各单位使用的试剂进行 ...
1基质(matrix) 尚无统一的解释,曾称为“一种分析物(analyte)的环境(milieu)”,即指标本中除分析物以外的一切组成。以血清胆固醇(Chol)测定而言,就是指Chol以外血清中的一切成分及其物理、化学性质。 2.基质效应(matrix effect) 按NCCLS文件的定义,指(1)标本中除分析物以外的其他成分对分析物测定值的影响。(2)基质对分析方法准确测定分析物的能力的干扰。广义说来,基质效应也应包括已知的干扰物(如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