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说明书上说一抗孵育可以是37度2小时,也可以采用4度过夜,那我到底应该采用哪种方法呢?

相关实验:免疫组化

user-title

土井挞克树

说明书上说一抗孵育可以是37度2小时,也可以采用4度过夜,那我到底应该采用哪种方法呢?

wx-share
分享

4 个回答

user-title

沫子大大

有帮助

其实这两种方案我都试过,差异性不是很大。但我染的是小胶质细胞,你的具体情况不了解,你可以根据你的时间安排,算是当做摸条件,但结果差异性应该不是很大。

user-title

sswei

有帮助

一抗的孵育时间与温度,抗体浓度有关。一般情况下,在37°C的条件下,孵育1-2小时左右。在室温的条件下,孵育3小时左右。在4°C的条件下,孵育18-24小时左右。如果一抗的浓度过高或者是孵育时间过长,会导致非特异性吸附,增加洗涤的难度,最终因洗涤不彻底而出现非特性显色。

具体采用时间则需要根据实验的进程来决定。

user-title

balalaLy

有帮助

一般是室温1-2h,4度过夜的话抗原抗体结合更加得充分,而且4度有利于保护抗体不失效,可以回收重复使用。

user-title

loveliufudan

有帮助

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应该根据实验的情况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37℃ 2小时的孵育时间可以加速一抗与特定抗原的结合,提高特异性,但也可能会增加背景信号。如果您的实验需要高特异性,建议采用37℃ 2小时的孵育条件。另一方面,4℃ 过夜的孵育时间可以减少非特异性结合,降低背景信号,同时也可以提高抗体的亲和力,增强检测灵敏度。如果您的实验需要高灵敏度和低背景信号,建议采用4℃ 过夜的孵育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孵育条件时,还应考虑实验所使用的抗体种类和浓度等因素。一般来说,较低浓度的抗体需要更长的孵育时间来提高特异性和灵敏度,而较高浓度的抗体则需要较短的孵育时间以避免过度交联和背景信号的增加。因此,建议在实验前做一些优化实验。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