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式配色遵循以下基本规则:强弱搭配、选择干扰少的荧光组合、使分析的复杂程度降到最低、谨慎使用串联染料、注意环境因素对荧光素的影响。
一、样本准备详见流式细胞术样本制备技术、流式实验样本制备方法及注意事项收集细胞,200 目筛网过滤,收集滤液,300 g 离心 5 min,弃上清向细胞中加入适量细胞染色 buffer(或含 1%BSA 的 PBS),用移液枪轻轻吹打细胞重悬 二、细胞计数用血球计数板或其他仪器对悬液进行计数后,调整细胞浓度约为 1 × 107/mL 三、设置实验分组四、封闭 Fc 受体封闭 Fc 受体能减少染色过程中的非特异性染色。小鼠中,纯化的 CD16/CD32 单抗能和 FcγRⅢ/Ⅱ 结合,封闭非特异性染色,使阴性细胞的背景荧光降至未标记细胞的水平。加入 0.5-1 μg 纯的抗小鼠 CD16/32 单克隆抗体,室温孵育 10 分钟。对于人和大鼠,可直接使用过量的,与荧光抗体相同来源和亚型的纯化 Ig 或者与目标种属相同来源的血清进行阻断,或者用商业化的 Fc 受体阻断剂。 五、细胞染色按照说明书的推荐用量加入荧光标记抗体,混匀后置于 4℃,避光孵育 30 分钟。加入细胞染色 buffer (或含 1%BSA 的 PBS)重悬细胞,300g 离心细胞悬液 5 分钟,弃掉上清。加入 200μL
在《空间表型特征:表征实体肿瘤和预测免疫治疗反应的新型生物标志物》白皮书中介绍了基于 mIF 的空间表型特征作为新一代生物标志物发现的案例,意义和价值。
对很多初学者来说,发表SCI论文似乎遥不可及。为了提高SCI论文发表的中稿率,本文重点介绍SCI论文发表的五大要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论文的创新性和逻辑性并不是每一篇文章都能发表在SCI期刊,首先论文选题时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性,要有自己的论点和能阐明自己观点的数据,文章组织要有科学性,数据链条要有逻辑性,统计分析要有严谨性。有的人可能会有疑问:什么样的论文算是有创新性?这里举例:有时候一些临床类的医学论文,要凸显创新性并没有想象中的难,病例样本的不同就可以作为创新的一点,比如说Chinese population。另外就是数据统计问题,严密的数据统计分析是文章立据的基石,采用国际通用的分析方法,什么样的分析可以用t检验,什么样的样本需要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分析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等等,都要弄清楚。 2、论文写作对非英语母语国家的科研工作者来说,论文的英语写作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果一篇文章语言语法太糟糕,可能编辑和审稿人还来不及审视其中的创新性就直接拒稿。论文写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搞定的问题,没有特别的捷径,需要多看文献和日常积累。那么我们能不能直接照搬国外文章的句子为己用呢?一般情
综述,顾名思义,就是在某一时间内,对某个领域内大量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和展望,将该领域的进展和现状呈现于读者面前。综述虽然属于 “二手研究”,但能让读者在短时间内掌握某个领域的研究动态,因此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正因如此,多数学术杂志都会留出一定的版面,用于刊登综述。在过去几年,笔者曾和同事们在SCI杂志上发表过多篇综述,对于医学综述的写作有一定的心得体会。在此,笔者拟分享自己在SCI杂志上发表综述的心得体会,以期为有撰写综述计划的同行提供参考。 01、写作综述对科研新手来说是一种锤炼在已有很高造诣的专家眼中,综述的价值显然不及论著。因为论著反应了自己实实在在的科研成果,而综述只能证明自己阅读和整理了他人的研究成果。也正因如此,很多专家会在多种场合有意无意地流露出对综述的不屑。受此影响,很多科研新手也对综述写作不感兴趣。笔者认为这种思维和观念有待商榷,因为科研本身是分层次和等级的:对于掌握了大量资源,已经有很高造诣的研究者,目标当然是在高水平的杂志上发表论著;但是对于科研新手,完全可以将短期目标设定为撰写和发表一篇SCI综述。可以想象,对于刚刚涉足科研的新手
发酵是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中最早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发酵技术在医药、轻工、食品、农业、环保等领域中广泛应用。微生物发酵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菌种阶段、种子扩大培养阶段、发酵阶段和提炼阶段。为了获得高水平的生产发酵条件,一般优先考虑的是菌种的选育和基因工程菌的改造。而发酵工艺的优化,则能够进一步提高单位产量水平,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也十分重要。通常在得到所需要生产发酵的菌株后,经过实验室摇瓶小量发酵水平上的优化,获 ...
Annexin V是常用的检测细胞凋亡的方法,一般通过流式细胞仪来检测。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方便后续数据分析,通常需要设置不同对照实验组。①样本不带自发荧光:组别Annexin V核染料样本类型空白对照--不做任何处理的细胞阴性对照++不做任何处理的细胞单阳对照1+-有明显凋亡的细胞单阳对照2-+有明显凋亡的细胞实验组++实验组细胞②样本带自发荧光组别Annexin V核染料样本类型空白对照--不做任何处理无自发荧光的细胞阴 ...
细胞亚铁含量增多是铁死亡区别其他细胞死亡方式的一个主要特征,其检测也是铁死亡研究最常见的指标之一。根据市场热点反馈,Elabscience®加大研发、优化力度,专门推出了针对细胞样本的高灵敏度亚铁离子比色法测试盒下面整理了一些关于细胞亚铁检测的常见问题,助力大家更顺利地完成实验。Q1:检测细胞亚铁需要多少细胞?本试剂盒每个样本需准备大约106个细胞。相比以往的亚铁离子比色法测试盒,样本需求数量大大减少。Q2:细 ...
Strep-tag®:适用范围广 纯化选择多由于 His-tag 系统使用 Ni 离子,所以在纯化金属蛋白 (多数为酶) 时,可能会受到金属间交互作用的干扰,而使用 Strep-tag® 则不会出现此问题,因 Strep-Tactin® XT 与 Strep-tag® 的特异性结合不受金属离子影响。且因其温和的纯化流程,所以还能用于纯化大型蛋白、多亚基的蛋白复合体或是跨膜蛋白,并且保持蛋白功能。以 Strep-tag® 系统纯化出不同的蛋白,下图为例:依据研究项目的不同,各实验室使用不同的表达系统,最常用的有大肠杆菌、哺乳动物细胞、酵母、昆虫细胞或是植物细胞等。但若使用哺乳动物细胞来表达目的蛋白,His-tag 则不适宜,因为系统中的组氨酸会干扰其纯化表现,其他的生产商也不建议这样的使用方式 。而 Strep-tag® 系统则与这些表达系统都能互相搭配,见下图实验数据:_单一条带为纯化出来的目标蛋白全方位的蛋白质研究平台:从纯化到固定分析除了用来生产高纯度的蛋白,Strep-Tactin® XT 与 Twin-Strep-tag® 间的高亲和力更能利用来稳定的固定目标蛋白,以进行蛋白
无论是出于科研还是工业目的,成功的表达并且纯化所需的蛋白,都是进一步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在质上和量上有所不同,选择一个合适的纯化系统,来生产并纯化所需质和量的蛋白,值得慎重的考虑。一套合适的纯化系统,不仅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更可以节省蛋白样品。亲和层析法将目的蛋白从其他细胞组分中纯化出来的方法多种多样。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亲和层析法。在其中,通常的方法是将目的蛋白与一段特殊的短肽或蛋白,也就是亲和标签所融合。这种亲和标签针对配体有特殊的亲和力。而配体可以是固定在层析基质上的其他蛋白质,小分子或是金属。当融合有亲和标签的蛋白通过标签-配体作用结合再层析基质上时,通过洗杂步骤,即可去除掉其他的细胞成分。为了洗脱所需要的蛋白质,通过改变缓冲液的条件,如pH,或通过竞争亲和标签和配体连接的方法来进行。但怎样的纯化是较为成功的呢?仅达到所需的质量量级,如毫克级(或克级)即可满足吗?这些并不简单。质在蛋白纯化中同样尤为重要,比如,就蛋白的生物活性和纯度而言,通常会有所要求。 以下我们来讨论并且比较2种技术:His-tag系统和Strep-tag®系统,都使用了亲和层析法来纯化得到所需的蛋白质
Strep-tag®技术是亲和纯化重组蛋白的常用工具,它基于自然界中最强的非共价相互作用之一,即生物素与链霉亲和素的相互作用。该纯化系统的突出特点是纯化过程温和、目的蛋白纯度高、特异性强、兼容多种表达系统,对于有挑战性蛋白的纯化十分有帮助,因此近些年来脱颖而出。 本文将从以下方面介绍Strep-tag®技术:标签介绍纯化原理标签-配体纯化步骤系统特点标签介绍目前有2种广泛使用的Strep标签:它们分别是:Strep-tag®II8 aa小标签(Trp-Ser-His-Pro-Gln-Phe-Glu-Lys)可放在N- 或 C-terminus不影响蛋白折叠和功能,无需移除分子量 1058DaTwin-Strep-tag® (也有叫做双Strep-tag®II)28 aa 标签(WSHPQFEK-GGGSGGGSGG-SA-WSHPQFEK)两段Strep-tag®II标签序列较Strep-tag®II对于Strep-Tactin®有更高亲和力分子量 2887Da二者均为小标签,不会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活性产生影响,因此通常不需要在纯化后将其移除。 纯化原理Strep标签纯化蛋白质的技术
详细实验说明与步骤
详细实验说明与步骤
对于职业发展早期的研究人员,开展科学研究、进行论文写作和发表,往往是其职业生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论文投稿和发表的过程中,从作者的角度,通常都非常关心自己稿件的审稿情况,比如审稿人对自己的稿件提出了哪些具体的修改意见和建议,等等,并据此对稿件进行修改完善,以及对审稿意见予以恰当的回复和必要的解释说明。值得一提的是,被审稿的作者和评审他人稿件的期刊审稿人,这两种角色是可以相互转换的。随着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学术造 ...
自我管理能力对处于职业生涯各个阶段的科研人员都很重要。他们经常需要在科研、教学、社会服务和个人生活之间进行协调。本文为您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提示和建议,无论您处在职业生涯的何种阶段,都可以帮您在各种需求中实现平衡。自我管理究竟是什么?自我管理的定义是「有意识地对思想、行为和情绪进行有效控制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也与情商、自我调节和自我意识有关 。自我管理技能可以如何帮到你?自我管理技能可以帮助个人完成工作,设定可实现的 ...
研究人员的论文发表之路往往很难一帆风顺,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很少有论文一经投稿、审稿就直接被录用发表。一般来说,在审稿后收到「小修(minor revision)」的修改意见,已经可谓是十分令人兴奋、皆大欢喜的情况了,论文已在很大程度上接近了被录用发表。然而,更多时候,稿件在经历同行评审之后,可能会连同大量的修改意见一起被返回给作者修改,也就是「大修(major revision)」,这意味着稿件难免要面临一番大动干戈、脱胎换 ...
对于学术科研论文的写作,一般宜采用正式的语气和简洁的表达,以突出研究内容本身的重要性和专业性。在实际的论文写作过程中,想要做到语气更正式、表达更简洁这两点,很多时候其实并不困难,更不需要对文字进行大篇幅的改写或重写,有时甚至只需巧妙替换个别单词即可。1、如何在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保持正式语气学术论文的写作需要遵守一些常见的表达惯例,例如一般采用书面英语,因此,应避免过多使用非正式的或口语化的英语表达。书面用语和日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与磁珠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是具有高灵敏度的化学发光测定技术与高特异性的免疫反应相结合,通过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检测各项标志物的免疫分析技术。该技术广泛用于传染病,心脏疾病,肿瘤,妊娠检测等领域。是现阶段体外诊断领域最主流的技术和趋势。磁性微粒(磁珠)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中的一种重要原料。常用磁珠主要是粒径1-3um,修饰了羧基、甲苯磺酰 ...
以前跟博士老板写文章的时候,老板面授机宜,说了一些写作要点。大体知道宏观上怎么安排文章了。然后跟博士后老板写第一篇文章的时候自我感觉总体上的把握没有问题,结果却发生如下对话:我写(为了说明简单,这样都翻译成中文):A 是由于 B 的存在造成的,而 C 会产生 B,为了减少 A,我们必须减少 C。老板说:你这样写,我不知道第二句为什么要提 C 呢?我一愣,很奇怪:因为 C 会产生 B 啊?(心想这不是很明显吗?)老板改成了:A 是由于 B 的存在造成的,B 会被 C 所诱发,所以减少 C,就会减少 A。我一看,换了个表述而已,有什么不同吗?百思不得其解。问老板为什么要这么改,老板还是那句话,按原先的写法,她不知道为什么要提 C。我最后还是不明白。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这篇文章《The Science of Scientific Writing》by George D. Gopen and Judith A. Swan。 原来,句子有所谓的 the stress position,就是读者期望看到重要的信息和新信息的位置,所以写作的时候要把你重要的东西放在这个位置。句子还有所谓的 the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