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技术(多聚酶链式反应)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的一个巨大突破,它能在体外迅速、大量、灵敏地扩增基因片段。可是,经PCR技术扩增的大量相关基因片段如何能有效拼接,却是一个很值行探讨的问题。传统的方法是引入限制性内切酶位点,这不但操作繁杂,而有时为了构建限性位点还会影响解读三联密码的正确性。本介绍两种基因拼接的新方法,即SOE和SDL法,就能巧妙地解决这个问题。 SOE法 1989年,Horton等人 ...
高等生物遗传图谱的构建依赖于选择性杂交后代的分析或者通过家系分析法来计 算连锁关系。对人类而言仅后者是可行的。使用长度多态性限制片段(RFLPS)在构 建人连锁图谱方面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为了对带有与已知表现型相关的RFLP标记的基 因进行定位,首先得建立间隔约10CM的遗传标记束(平均1CM等于1%重组),这样没 有基因离标记RFLP的距离会超过5CM。可靠的统计表明家系分析能够检测的遗传间距 精 ...
1. 乙醚麻醉致死大鼠(3~5 weeks)/小鼠(1~2月,年龄稍大可保证细胞数量)注:1、建议用大鼠做,小鼠取样时,细胞数量偏少,较难养活。2、对于大鼠的年龄,好像要求不太严格,文献上记载一般用3~5 weeks,但我用12 weeks的大鼠做也能成功。 2. 75%乙醇中消毒5~15min。 3. 无菌条件下取腹股沟部、肾、附睾周围的脂肪组织,用Hanks(Hanks配置较麻烦,用PBS也无 ...
描述一种大聚合酶链反应(PCR)应用的方法,使在已知序列的核心区边侧的未知 DNA成几何级数扩增。用适当的限制性内切裂解含核心区的DNA,以产生适合于PCR 增大小的片段,然后片段的末端再连接形成环状分子。PCR的引物同源于环上核心区的末端序列,但其方向性,使链的延长经过环上的未知区而不是分开引物的核心区。 这种反向PCR方法可用于扩增本来就在核心区旁边的序列,还可应用于制备未知序列探针或测定边侧 ...
进化遗传学具有两个并列的研究方向:系统发育的重建和种群分析。自1962年,Zuckerkandl和Pauling提出蛋白质序列和基因序列的比较可以象分子种一样用于标志现存物种分化的时间以来,各种生化方法被用于系统发育的研究。在最初二十年内, 同功酶的电泳分析、免疫学比较和蛋白质序列分析被广泛地应用。而最近,DNA-DNA 杂交和核糖体RNA序列分析为分类学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技术大多有局限性,因为 ...
PC12细胞是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瘤分化细胞株,具神经内分泌细胞的一般特征,因其具可传代特点,广泛应用于神经生理和神经药理学研究。 1. PC12细胞有两种:未分化型和分化型。其中未分化型的PC12细胞贴壁能力强,传代时需要胰酶消化,形状不规则。分化型PC12细胞传代时不需要胰酶,直接可以吹下来,形状规则。这两种细胞没有很大的区别,但我在实验中发现,未分化型的PC12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较之分化型的要 ...
最常用的基因分离方法需要建立组织或细胞RNA的cDNA库,然后用抗体或 DNA探针筛选出感兴趣的基因。虽然这个方法已成功地克隆了大量基因,但建立和筛 选CDNA库是一项非常耗时.费力的工作,而且用寡聚核苷酸作探针进行筛选需大量蛋 白质序列结构的资料。聚合酶链的反应(PCR)方法可使一种特异DNA扩增几百万倍, 并已成为分子克隆和诊断的十分有用的工具。最近,TAQDNA聚合酶的使用极大地简化 了PC ...
一、污染的清除 培养细胞一经污染,多数较难处理。如果污染细胞价值不大,宜弃之;有细胞株留存的或可购置的,可在寻找原因后彻底消毒操作室,复苏或重新购置细胞,再培养。若污染细胞价值较大,又难于重新得到,可采取以下办法清除。 (一)、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对杀灭细菌较有效。联合用药比单独用药效果好。预防用药比污染后再用药效果好。预防用药一般用双抗生素(青霉素100u/mL加链霉素100μg/mL),污 ...
PCR技术代替了为测序而反复进行的分子克隆和模板制备步骤。PCR技术与自动测 序技术相结合后,它将成为一种最快、最有效的测定核苷权序列的方法。本章主要综 述各种测模板的制备以及如何完成PCR产物的直接测序。与传统的将PCR片段克隆入质 粒或病毒基因组相比,直接序列分析有两个主要的优点:1)由于它是一个不依赖于生 物体(如细菌、病毒等)的体外系统,因而它更容易标准化(即例于自化2);对于每个待 测样 ...
γ免疫计数器和液体闪烁计数器是放射免疫分析技术的基本工具,其中用于测量碘标记药盒的γ免疫计数器的应用最为广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γ免疫计数器有了一系列成熟的产品。用计算机控制具有自动换样、数据在线自动处理能力的γ免疫计数器大量应用于临床。本文简述γ免疫计数器的构造原理及其临床常见故障维修的注意事项。重点简介闪烁探测器。以中佳光电公司GC- ...
液闪计数器基本工作过程 1、样品在闪烁液中引起闪烁,把核辐射能转换成光子; 2、探测光子的光电倍增管和前置放大器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初步放大; 3、对电信号进行甄别、再放大、分析、记录。 液闪计数器基本组成 主要由光电倍增管、收光系统、放大器、脉冲幅度分析器、样品系统组成。 光电倍增管——线性放大的,脉冲幅度将直接正比于光阴极检测到的光子数,故可实现正比计数。 光收集系统 ...
人类补体C2基因位于第6号染色体短臂的HLA区,与Bf紧密连锁。C2、Bf、C4共同构成补体单倍型,C2的缺乏可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C2的遗传多态性主要为CundefinedC(C:common)、CundefinedB(B:basic)、CundefinedA(A:acidic)、CundefinedQO(QO:Quantify Zero)四种同种异型。 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及溶血覆盖检测C2遗传多态性 1、原理 等电聚焦是根据所测蛋白质等电点的不同, ...
1、将标记好同位素的样品按顺序的放在检测架上,在第一排插上相应的同位素检测程序牌,最后一排使用红色架,并插上“stop”牌 2、开启电源: A:主机 B:打印机 C:显示器; 3、在主菜单中选择按即可开始检测; 4、检测完成后将同位素样品及时清理并送到同位素室存放。 5、检测结束后请做好使用记录。 6、如需详细说明,请借阅说明书。 ...
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al protein A,SPA)可与IC中IgG的Fc段结合。将待测血清用低浓度PEG沉淀后加至SPA包被的固相载体上,再以酶标记的SPA与之反应,即可检测样本中有无IC。 1、试剂 (1)5%与2.5%PEG用0.02mol/LpH7.4PBS配制; (2)牛血清白蛋白(BSA)缓冲液:用0.05mol/L pH 7.4PBS配制。含0.01mol ...
特异性CIC分为单特异性CIC和双特异性CIC两类。前者适用于检测已知抗原及其相应抗体组成的CIC。双特异性CIC是指对组成CIC的抗原、抗体和补体中某两种成分组合明确的CIC,常采用的检测方法为ELISA和RIA技术,需要两种特异性各异的抗体。因此,检测要求条件较高,但能较全面地反映CIC的病理意义。 在检测双特异性CIC时,由于要求有两种特异性抗体,每种抗体均可用作包被或检测抗体,故具体到检测 ...
其实是一种段片段焦磷酸测序技术,在测序引物的引导下,完成段片段(含snp)的测序,从而实现基因分型。缺点:不能检测长片段,对于重复序列没有办法。 原理简介 1.测序引物与单链,PCR扩增的DNA模板相结合。然后将其与DNA聚合酶、ATP硫酸化酶、荧光素酶和三磷酸腺苷双磷酸酶,以及底物APS和荧光素一起孵育。 2.四种dNTP之一被加入反应体系,如与模扳配对,此dNTP与引物的末端形成共价键,dNT ...
SNP 是指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所引起的DNA 序列多态性在群体中的发生频率不小于1 %。包括单个碱基的转换、颠换、插入和缺失等。所谓转换是指同型碱基之间的转换如嘌呤与嘌呤( G2A) 、嘧啶与嘧啶( T2C) 间的替换;所谓颠换是指发生在嘌呤与嘧啶(A2T、A2C、C2G、G2T) 之间的替换。依据排列组合原理SNP 一共可以有6种替换情况即A/ G、A/ T、A/ C、C/ G、C/ ...
我最近在做人滋养细胞原代培养,先是用的胰酶消化法,percoll和不用percoll都做了,接种到培养瓶(25ml)里的细胞的覆盖率不到30%,可怜,长了n长时间,也就那么几个细胞。老板建议用组织块,不知道会怎样。 胰酶消化法: 1.标本少。由于我们取材都是6~8周的绒毛,个人感觉很少,而且那个绒毛连在妊娠囊上,很难的分开,我一般都是用镊子嵌夹下来的,不知道文献中的“取蜕膜和羊膜之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