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ELISA的原理和类型

一、ELISA的原理 ELISA的基础是抗原或抗体的固相化及抗原或抗体的酶标记。结合在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仍保持其免疫学活性,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学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在测定时,受检标本(测定其中的抗体或抗原)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用洗涤的方法使固相载体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液体中的其他物质分开。再加入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也通过反应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ELISA 技术中的抗原与抗体的反应

抗体 1.2.1 抗体的结构 抗体是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Ig)。Ig 分五类,即IgG、IgA 、IgM、IgD 和IgE.与免疫测定有关的Ig 主要为 IgG 和IgM.Ig 由两个轻链(L)和两个重链(H)的单体组成。Ig 的轻链是相同的,有κ(kappa)和λ(Lambda )两种型别。五类Ig 的重链结构不同,这决定了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胰酶使用注意及贴壁细胞的消化

胰酶使用注意: 1、在使用胰酶细胞消化液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避免消化液被细菌污染。 2、胰酶细胞消化液消化细胞时间不宜过长,否则细胞铺板后生长状况会较差。 贴壁细胞的消化: 1、吸去培养液,用无菌的PBS、Hanks液或无血清培养液洗涤细胞一次,以去除残余的血清 2、加入少量胰酶细胞消化液,略盖过细胞即可,根据胰酶效率差异可以增加惑减少胰酶用量。室温放置30秒至2分钟(不同的细胞消化时间有所不同)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Mechanisms of Lymphocyte Activation and Immune Regulation XI: B Cell Biology

Mechanisms of Lymphocyte Activation and Immune Regulation XI: B Cell Biology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Medicine and Biology)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小鼠胚胎干细胞培养实验步骤

1、一般培养-保持胚胎干细胞处于未分化状态 培养基细胞复苏冻存细胞明胶包被细胞传代 2 、体外分化 培养基:包被有多聚鸟氨酸/纤维结合蛋白的培养板(使用或不使用盖玻片) 体外分化方法 注:以下培养针对于小鼠的R1胚胎干细胞系,其它胚胎干细胞的培养可以参考。不过人的胚胎干细胞培养不可以采用下面的protocol,需要用专用的protocol和培养基。 一般培养--维持ES细胞处于未分化状态 ES细胞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一种适于植物幼胚整体原位杂交的方法

组织原位杂交已广泛应用于植物组织、细胞的基因时空表达研究。 目前主要有3种方法:一是常规组织切片原位杂交,广泛适用于各种组织;二是大量细胞的整体原位杂交,已应用于花粉管和藻类合子;三是微量细胞的整体原位杂交,用于分离胚囊。整体原位杂交具有易操作、周期短、整体效果明显等特点,是一种较新的组织原位杂交方法。胚胎是个体发育的最初阶段,整体原位杂交作为检测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整体效果的快速、有效手段,已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经典参考书《Cell Biology: A Laboratory Handbook》

Cell Biology: A Laboratory Handbook Four-Volume Set Publisher: Academic Press Number Of Pages: 2328 Publication Date: 2005-11-16 Sales Rank: 932950 ISBN / ASIN: 0121647307 EAN: 9780121647308 Binding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2007年工具书Cell Biology, 2nd ed (Pollard Earnshaw)

Cell Biology 2nd ed Thomas D. Pollard William C. Earnshaw Jennifer Lippincott-Schwartz Publisher: Saunders Number Of Pages: 928 Publication Date: 2007-04-18 ISBN-10 / ASIN: 1416022554 A masterfu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悬浮细胞培养方法求心得

悬浮细胞培养方法求心得大家谈 丁香园邀请你加入讨论,请点击下面链接进入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细胞污染的一些总结和心得

小生刚开始做细胞培养不久,对于一个细胞培养的新手来说,最怕的就是细胞受污染。所以本人翻阅了一些园子里的关于细胞培养过程中的污染问题的贴子,结合平时查阅资料以及这些天的细胞培养的一些心得,整理出一些关于细胞污染的东东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能对刚踏入细胞培养的同仁们有些帮助,也希望各位达人作出补充,大家共同进步。 概述:凡混入细胞培养环境中对细胞生存有害的成分和造成细胞不纯的异物都应视为污染,细胞污染不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淋巴细胞培养注意事项

一、严格无菌操作  对实验室以及培养过程中所接触的试剂、液体、器皿、仪器的消毒均应严格按照有关细胞培养的参考书的要求进行操作。无菌观念要贯穿整个实验的始终不可松懈。 二、培养器皿的选择  淋巴细胞培养既可选择培养板(24 、48 、96 孔) 、培养瓶也可选择三角烧瓶、试管等器皿进行培养。有研究表明提取的淋巴细胞用1. 5ml 离心管培养72 小时细胞生长状况良好细胞数与培养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细胞培养污染的途径、危害及预防措施

细胞培养污染的途径、危害及预防措施 李颖健 综述 刘志红 审校 污染是细胞培养技术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某些污染的发生往往难以察觉检测,而且污染源能长期共存于培养体系中,这类染事实上大部分被人们忽视了。 培养的细胞作为个生物体,会对培养环境以及环境中的污染物作相应的反应,造成培养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改变,而实验结果造成潜在的威胁,而且随着污染时间的长而增加。 培养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都可能入培养环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失败—成功—体味—收获—思考—交流,讲述你我细胞培养实验中的故事

谈谈你在做与细胞相关实验中的体会和收获,或喜或悲,一路从实验中走来,我们一定都感触颇多,细心观察和思考一下,做实验以来,你是否犯了很多的小错误,是否经历了一些实验的失败?是否又摸索了很多成功的经验,那么你是如何调整和思考的呢?这些体会有很多都不是能从书本上得到的,为什么不让大家一起来分享呢?每一个细节,每一份体会,都可能会给别人带来更多的便利,同时,你也一定会从别人的经验中收获许多。 这些战友实验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DC培养的几点疑问

最近忙于用邮箱回答网友们关于DC培养的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DC数量少或养不出来DC,细细比较他们的培养方法,发现许多网友采用“用不含GM-CSF的1640贴壁3小时”的方法,也有采用筛网过滤细胞的,下面我仅就“用不含GM-CSF的1640贴壁3小时”谈一点肤浅的看法,不当之处望诸位高手指正: 目前DC培养多数利用DC的前体细胞或者说早期DC贴壁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黑胶虫

在细胞培养的时候,有时会在400倍显微镜下看到小黑点在动,小黑点有时呈点状,有时呈小的片状,运动形式为在原地振动(类似布朗运动),这种小黑点既不是细菌、霉菌,也不是支原体(我们曾经请周守长用血平板培养过,没有菌落出现),目前业内人士称其为“黑胶虫”。 黑胶虫到底是否为生物?这个一直是业内人士的疑惑。黑胶虫一般是存在血清里的,而血清通常是经过0.1μm滤膜过滤的所以血清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C57BL/6生物学特性数据

动物来源:1921年C.C.Little用Lathrop小鼠作近亲培育时,用No.57雄鼠和No.52雌鼠交配,培育成C57。在C57中将毛色呈黑色的进行固定,培育成C57BL。1937年Little将维持的C57BL第六组亚系定名为C57BL/6,将第十组亚系定名为C57BL/10,继而分别维持至今。1947年从Little引入到美国Jackson Lab.,形成C57BL/6J;1951年从J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C57BL/6生物学特性数据

动物来源:1921年C.C.Little用Lathrop小鼠作近亲培育时,用No.57雄鼠和No.52雌鼠交配,培育成C57。在C57中将毛色呈黑色的进行固定,培育成C57BL。1937年Little将维持的C57BL第六组亚系定名为C57BL/6,将第十组亚系定名为C57BL/10,继而分别维持至今。1947年从Little引入到美国Jackson Lab.,形成C57BL/6J;1951年从J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豚鼠的技术资料

一、简介 豚鼠属哺乳纲,啮齿目,豚鼠科。豚鼠为草食性动物,嚼肌发达而胃壁非常薄,盲肠特别膨大,约占腹腔的1/3容积,粗纤维需要量较家兔多,不易患腹泻病。喜群居,头大,颈短、耳圆、无尾,全身被毛,四肢较短,前肢有四趾,后肢有三趾,尖锐短爪,不喜攀登和跳跃。习性温顺,胆小,喜干燥清洁。嗅觉、听觉发达,对音响、嗅味和气温突变等均极敏感,在空气混浊和寒冷环境中易发生肺炎,流产。寿命约5~7年。 二、饲育特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柱色谱

一、液-固色谱原理 液-固色谱是基于吸附和溶解性质的分离技术,柱色谱属于液-固吸附色谱。 当混合物溶液加在固定相上,固体表面借各种分子间力(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作用于混合物中各组分,以不同的作用强度被吸附在固体表面。 柱色谱分离原理 放大浏览 由于吸附剂对各组分的吸附能力不同,当流动相流过固体表面时,混合物各组分在液-固两相间分配。吸附牢固的组分在流动相分配少,吸附弱的组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柱色谱法

1.吸附柱色谱 色谱管为内径均匀、下端缩口的硬质玻璃管,下端用棉花或玻璃纤维塞住,管内装入吸附剂。吸附剂的颗粒应尽可能保持大小均匀,以保证良好的分离效果。除另有规定外,通常多采用直径为0.07~0.15mm的颗粒。色谱柱的大小,吸附剂的品种和用量,以及洗脱时的流速,均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 (1) 吸附剂的填装 ①干法 将吸附剂一次加入色谱管,振动管壁使其均匀下沉,然后沿管壁缓缓加入洗脱剂;或在色谱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