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外源基因的诱导表达

1.目的 了解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的特点和方法。 2.原理 外源基因克隆在含有lac启动子的表达系统中。先让宿主菌生长,lac I产生的阻遏蛋白与lac操纵基因结合抑制下游的外源基因转录。向培养基中加入诱导物IPTG(异丙基硫代-b-D-半乳糖),解除抑制使外源基因大量表达。表达的蛋白可经SDS-PAGE或Western-blotting检测。 3.器材 旋涡混合器,微量移液取样器,移液器吸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你不可不知的流式抗体选购常识

由于在流式细胞实验过程中,荧光抗体对单细胞悬液的标记效果直接影响实验的数据质量。因此,需要考虑各种影响流式抗体品质及检测效果的因素,例如抗体特异性、荧光素信号强弱、荧光素标记方式、同型对照等。 流式抗体的选择: 1 流式抗体本身也是抗体,所以选择流式抗体一定要满足抗体选择最基本的条件:目标蛋白特异性,反应种属以及应用实验。 2 流式抗体荧光标记的方式包括直接标记和间接标记两种。在流式实验过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微流式细胞术

微流式细胞分析术(Personal Flow Cytometry)是采用微毛细管流式技术(Microcapillary)对液流中形成单细胞流的细胞或其它生物微粒(如人工微球,细菌,小型模式生物等)逐个进行绝对计数和快速定量分析的技术。作为下一代的流式检测技术平台,微流式细胞仪诞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和完善,今天的流式细胞仪已经接近成熟,并被广泛的运用于从基础研究到工业生产的各个方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流式细胞术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是一种对液流中排成单列的细胞或其它生物微粒(如微球,细菌,小型模式生物等)逐个进行快速定量分析和分选的技术。作为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检测的技术平台,现代流式细胞仪产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和完善,今天的流式细胞仪已经十分成熟,并被广泛的运用于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的各个方面,涵盖了细胞生物学、免疫学、血液学、肿瘤学、药理学、遗传学及临床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稳定性同位素及其应用领域

稳定性同位素不具有放射性,无论在分离、标记化合物合成及应用过程中均无特殊防护要求,操作简便、使用安全、无毒性,可直接用于动物及人体的营养学、临床医学研究及生物医学、药物研发、营养代谢等等诸多领域。生命科学领域,核磁共振(NMR)和质谱(MS)波谱研究不同蛋白质种群的结构、功能等需要稳定性同位素整合技术,其中包括同位素编码亲和标记方法(ICATTM)、细胞培养中氨基酸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SILAC)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PCR法检测支原体

PCR法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建立起来的一种体外DNA扩增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酶促DNA合成反应,即在DNA模板、引物和脱氧核糖核酸存在下,经DNA聚合酶的作用,使DNA 链扩增延伸。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的特点,但其对实验环境的要求严格,实验成本较高,有时还有假阳性的现象出现。 1、仪器设备 超净工作台、PCR仪、电泳仪、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台式离心机、旋涡混悬器等。 2、实验试剂 选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支原体的分离培养鉴定

溶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是常见的致病性泌尿道支原体。根据支原体不同生化反应特性和对特定物质的不同抵抗力可用于分离鉴定支原体。 【原理】标本分别接种于支原体鉴别培养液内。溶脲脲原体可产生脲酶,使分糖产氨,培养液呈碱性,指示剂由黄色变为粉红色。人型支原体能分解精氨酸产氮,使含有精氨酸肉汤培养液呈碱性而呈粉红色。 【材料】支原体分离鉴定培养液。 【标本采集】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室温保存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肺炎支原体lgM检测

【原理】 肺炎支原体快速检测卡可检测血清中的肺炎支原体lgM抗体。患者的血清样品分别加入两个测试孔内,当样品沿膜扩散时,分别加入3滴抗人lgM碱性磷酸酶复合物、3滴洗液和2滴底物,5分钟后观察结果。质控孔为质量控制,固定有人lgM,测试孔固定有肺炎支原体抗原。阳性反应结果为蓝色,阴性结果为无色。 【材料】 1、患者血清。 2、肺炎支原体lgM检测试剂盒,包括: (1)检测卡:单独锡纸包装,卡上固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水体中大肠菌群的检测

实验原理 所谓大肠菌群,是指在37℃培养24h 内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兼性厌氧的革蓝氏阴性无芽孢杆菌的总称。主要由肠杆菌科中四个属内的细菌组成,即埃希氏杆菌属、柠檬酸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和肠杆菌属。 水的大肠菌群数是指100 mL水检样内含有的大肠菌群实际数值,以大肠菌群最近似数(MPN)表示。在正常情况下,肠道中主要有大肠菌群、粪链球菌和厌氧芽孢杆菌等多种细菌。这些细菌都可以随人畜排泄物进入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半固体培养基移种技术

用于保存菌种及间接检查细菌有无动力。 (1)材料 半固体培养基。 细菌斜面培养物。 (2)方法 ①将接种针经火焰灭菌冷却后,从斜面培养物表面沾取细菌。 ②用无菌法穿刺接种,将接种针刺入半固体培养基正中央,深度达距管底0.5cm处停止,然后循原路退出。注意在刺入及拔出时要保持接种针不向穿刺线外摆动。 ③试管口通过火焰灭菌,塞上棉塞。接种针经火焰灭菌。培养物放37℃恒温箱中培养。 (3)结果:有动力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液体培养基移种技术

用于纯种细菌的增菌及观察细菌在液体环境中的生长特征(混浊生长,表面生长或沉淀生长) (1)材料 肉汤培养基 斜面培养物(大肠埃希菌、化脓性链球菌、枯草芽胞杆菌) (2)方法 ①取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灭菌、冷却。 ②以“双管移植法”左手持细菌斜面培养物和肉汤培养基两支试管,右手持接种环,按无菌操作法取少量细菌,将沾菌的接种环按图20-5在斜倾的接近液面的管壁上轻轻涂抹研匀,试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斜面培养基移种技术

1、斜面培养基移种技术 (1)材料 琼脂斜面培养基 经分离培养的平板培养物。 (2)方法 ①在琼脂斜面培养基试管上部标明移种的菌名(或编号)、接种日期、接种者的组别及代号。 ②左手持长有细菌的平板底,右手持接种环。接种环在火焰上灭菌冷却后,沾取平板划线上发育良好的孤立菌落。把平板放回原处,立即用此手取斜面培养基斜持,用右手小指与手掌夹持棉塞,轻轻转动后拨出棉塞,管口通过火焰灭菌。 ③将已沾菌的接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细菌抗酸染色法

1、原理与应用 结核分枝杆菌对苯胺染料一般不易着色,若加温或延长染色时间使其着色后,再用3%盐酸酒精处理也不易脱色,经此染色后,结核分枝杆菌及其他分枝杆菌呈红色,而非抗酸菌和细胞杂质等呈蓝色。 2、材料 (1)结核病人痰 (2)抗酸染色液 (3)玻片、片夹、滤纸片、竹签、空平皿、污物盆。 3、方法 (1)取洁净的竹签沾取痰中血丝或脓性痰,在清洁无油脂玻片上涂开。涂抹区约拇指盖大。用过的竹签放到空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细菌奈瑟染色法

1、材料 (1)染液甲 第一液:美兰1g,95%酒精30ml,冰醋酸50ml,蒸馏水100ml。 第二液:结晶紫1g 95%酒精10ml 蒸馏水300ml。 以上第一液二份,与第二液一份混合之。 (2)染液乙,黄叱精1或2g,热蒸馏水300ml,待溶解后过滤。 2、染色法 (1)涂片按常规法固定后,滴加奈瑟染液甲液数滴于涂片上,15~30 Sec,水洗。 (2)用奈瑟染液乙液复染10~30秒钟。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微生物的接种、分离和培养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各种分离、接种方法。 2、掌握无菌操作基本环节。 二、实验说明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呈混杂状态存在,要获得所需菌种,必需从中把它们分离出来。在保存菌种时不慎受到到污染也需予以分纯。微生物分离和纯化的方法很多,但基本原理却是相似的,即将待分离的样品进行一定的稀释,并使微生物的细胞(或孢子)尽量以分散状态存在,然后使其长成一个个纯种单菌落。然而上述工作又离不开接种,即将一种微生物移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及稀释平板菌落计数

实验原理 稀释平板测数是根据微生物在高度稀释条件下固体培养基上所形成的单个菌落是由一个单细胞繁殖而成这一培养特征设计的计数方法,即一个菌落代表一个单细胞。计数时,首先将待测样品制成均匀的繁殖稀释液,尽量使样品中的微生物细胞分散开,使其成单个细胞存在,否则一个菌落就不只是代表一个细胞,再取一定稀释度、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中,使其均匀分布于平板中的培养基内。经培养后,由单个细胞生长繁殖形成菌落,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微生物鉴定中常用的生化反应

实验原理 有些细菌具有合成淀粉酶的能力,可以分泌胞外淀粉酶。淀粉酶可以使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淀粉水解后遇碘不再变蓝色。 细菌产生的脂肪酶能分解培养基中的脂肪生成甘油及脂肪酸。脂肪酸可以使培养基pH下降,可通过在油脂培养基中加入中性红做指示剂进行测试。中性红指示范围为pH6.8(红)~8.0(黄)。当细菌分解脂肪产生脂肪酸时,则菌落周围培养基中出现红色斑点。 某些细菌分泌蛋白酶分解明胶,产生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微生物细胞大小测定及显微镜直接计数

实验原理 微生物细胞的大小是微生物重要的形态特征之一,由于菌体微小,只能在显微镜下测量。用于测量微生物细胞大小的工具有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 目镜测微尺(图示)是一块圆形玻片,在玻片中央把5mm长度刻成50等分,或把10mm长度刻成100等分。测量时,将其放在接目镜中的隔板上,此处正好与物镜放大的中间物像重迭,用于测量经显微镜放大后的细胞物象。由于不同目镜、物镜组合的放大倍数不相同,目镜测微尺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微生物营养和环境条件实验

实验材料 1、活材料:培养3d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根瘤菌(Rhizobium sp.)、培养24h的大肠杆菌(E. coli)、巴斯德梭菌(Clostridium pasteurianum)、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培养5d的吸水链霉菌“5102”(Sterptomyces hygroscopicus “51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基因敲除

基因敲除 - 概述 基因敲除是自80年代末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子生物学技术,是通过一定的途径使机体特定的基因失活或缺失的技术。通常意义上的基因敲除主要是应用DNA同源重组原理,用设计的同源片段替代靶基因片段,从而达到基因敲除的目的。随着基因敲除技术的发展,除了同源重组外,新的原理和技术也逐渐被应用,比较成功的有基因的插入突变和RNAi技术,它们同样可以达到基因敲除的目的。 基因敲除 - 介绍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