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兔肝细胞线粒体的活体染色 (一)原理 线粒体是细胞内一种重要细胞器,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细胞的各项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通过线粒体呼吸作用来提供的。活体染色是应用无毒或毒性较小的染色剂真实地显示活细胞内某些结构而又很少影响细胞生命活动的一种染色方法。詹纳斯绿 B是线垃体的专一性活体染色剂。线粒体中细胞色素氧化酶使染料保持氧化状态呈蓝绿色,而在周围的细胞质中染料被还原,成 ...
细胞融合与单株抗体 Cell Fusion and Monoclonal Antibodies 台湾大学 农业化学系 生化研究室 庄荣辉 基础免疫学: A) 脊椎动物体内有催毁外来入侵物体的免疫系统: 免疫反应可分成先天及后天两大系统,又各有两种方式,分别以细胞或分子去扫除入侵物。 当入侵物太多时,即由先天免疫系统诱发后天免疫,开启了更有效率、更为强大的防御机制。 点这里下载 抗体.doc ...
细胞质膜是由蛋白质不同程度镶嵌在脂双层中所形成的动态流动结构,蛋白质和脂类分子又与寡糖链结合为糖蛋白和糖脂分子,糖蛋白和糖脂分子伸至细胞表面的分枝状寡糖链在质膜表面形成细胞外被(又称为糖萼)。许多研究结果表明:细胞间的分子识别、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免疫反应和肿瘤发生等均与细胞外被(分枝状寡糖链)有关。凝集素能与细胞外被的糖分子相连接、在细胞间形成“桥”,从而达到细胞凝集的效果。 1.实验目的 1 ...
1.实验目的 学习减数分裂压片标本制备方法,观察减数分裂过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的分期和特征。 2.实验原理 细胞分裂对生物的个体发育和生存,对种族绵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高等生物体内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本实验为减数分裂压片标本的制备与观察。 3.实验用品 3.1 示范照片;百合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示范照片,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示范照片。 3.2 ...
【实验目的】 了解核酸、蛋白质、糖及酶的细胞化学反应原理,掌握Brachet反应及碱性蛋白、酸性蛋白、糖原和过氧化物酶的细胞化学染色方法。 【实验用品】 一、材料和标本 蟾蜍、小白鼠各一只、肝脏石腊切片、培养的Hela细胞。 二、器材和仪器 光学显微镜、解剖器材、蜡盘、载玻片、吸水纸、染色缸、盖玻片、水浴箱。 三、试剂PBS缓冲液(pH7.2)、甲基绿一呱咯宁醋酸缓冲液 ...
Mose(1956) 最早在研究精喇姑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的超微结构时发现联会复合体(synaptonemal complex S.C),1977年他又证明使用光学显微镜可以检查联会复合体。其后发展了许多适用于光学显微镜检查用的S.C染色法。依靠光学显微镜显示联会复合体的技术,不仅对于联会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有用,而且在临床细胞遗传学中对染色体异常、遗传性疾病的病因和病理研究,以及环境诱变剂的 ...
实验原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合并成一个双核或多核细胞的现象称为细胞融合,也称细胞杂交,在自然情况下的受精过程即属这种现象。诱导细胞融合的主要方法有:病毒诱导融合,化学融合剂诱导融合和电融合。1. 病毒诱导融合:有许多种类的病毒能介导细胞融合,最常用的是灭活的仙台病毒(HVJ),为RNA病毒。病毒诱导细胞融合的过程有:首先是细胞表面吸附许多病毒粒子,接着细胞发生凝集,几分钟至几十分钟后,病毒粒子从 ...
细胞骨架(cytoskeleton)是指真核细胞胞质中错综复杂的纤维状网络结构,主要包括微管(microtubule,MT,20~25 nm)和纤丝(filament)两大类;另外,胞质中还散布着一些3~6 nm的细小纤维。按纤维的直径、组成成分以及组装结构的不同,纤丝又可分为微丝(microfilament,MF)、中间丝(intermediate filament,IF)和粗丝(thick f ...
Estimating Mitochondrial Mass,可以用于线粒体肿胀的检测 Accurate measurements of mitochondrial mass require a probe that will accumulate in mitochondria regardless of the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a propert ...
基本原理分泌抗体的激活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才能生成具有亲体细胞两方面特性即既可产生抗体又可在体外无限繁殖的杂交瘤细胞,因此,细胞融合是单克隆抗体制备的中心环节。细胞融合的方法多采用化学助融法,最常用的化学助融剂为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 PEG),分子量100-4000的PEG助融效果最好,对细胞的毒性相对小。此外,还可利用电融合等物理方法,在亲本细胞的情况西很有适宜采 ...
实 验 原 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合并成一个双核或多核细胞的现象称为细胞融合,也称细胞杂交,在自然情况下的受精过程即属这种现象。诱导细胞融合的主要方法有:病毒诱导融合,化学融合剂诱导融合和电融合。1. 病毒诱导融合:有许多种类的病毒能介导细胞融合,最常用的是灭活的仙台病毒(HVJ),为RNA病毒。病毒诱导细胞融合的过程有:首先是细胞表面吸附许多病毒粒子,接着细胞发生凝集,几分钟至几十分钟后,病毒粒 ...
在恶性肿瘤的胸腹水中有大量的分裂期细胞,其中多以非整倍体细胞存在,并含有各种标记染色体。 1、 实验材料 2.5%碘精、75%酒精、无菌棉球、镊子20-22号无菌腰穿包、50ml离心管、秋水仙素、KCL、甲醇、冰乙酸、载玻片等。 2、 操作过程 (1)采样:选择有胸或腹水患者,在无菌条件下,轻腹穿刺或于手术取胸或腹水20-50ml; (2)培养:立即加入秋水仙素培养,最终浓度为0.02 ...
1、 培养基PH浓度、小牛血清量及培养箱温度的恒定是培养成功关键; 2、秋水仙素适量、适宜的处理时机和时间,是获得良好、足够分裂相的条件。分裂相的多少和染色体形态及带型处理良好与否均受其影响。 3、低渗处理是获得分散良好的分裂相关键步骤,低渗过度或不足都会造成染色体形态不良的结果。在低渗处理时期细胞十分娇嫩,并且表面发粘,低渗细胞混匀时,吹打要适宜,避免细胞破碎及粘团,另外不要将细胞吸到吸 ...
Feulgen反应(Feulgen reaction)是显示DNA的最典型的组织化学反应,为学者Feulgen和Rossenbeck于1924年发明,简称为Feulgen法。因对DNA的显示反应具有高度专一性,故常被用来显示细胞内DNA的分布情况。 1.实 验 目 的 1.1. 熟悉并掌握Feulgen反应的原理及其实验操作方法 1.2. 对细胞的免疫组化研究方法有一初步的认识 2.实 验 原 ...
IFN-α逆转白血病细胞耐药性的实验研究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9年第21卷第3期张勇 张翼军 夏顺中 周成康 提 要 目的:了解干扰素-α(IFN-α)逆转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性(MDR)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链亲和素-胶体金原位杂交(SAG-ISH)检测了IFN-α孵育前后的52例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的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了IFN-α孵育前后的52例骨髓细胞 ...
染色体显带技术是在显示染色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技术,其优点是能显现染色体本身更细微的结构,有助于更准确地识别每条染色体及染色体异常疾病。染色体分带技术能适用于各种细胞染色体标本。 染色体显带是沿着整条染色体的长轴,能显现出着色深浅不同、横向走的带型。目前认为染色体显带现象是染色体结构所致。但用特殊方法处理后,再用染料染色,则带型更加清晰,随显带方法不同,显现出的带型的特点也不一样,这说明带的出现 ...
SD大鼠颈椎脱臼法处死,75%乙醇浸泡1~2分钟,2次,置超净台内,打开腹腔取出肾脏剪碎,置含Hank"s液的无菌培养皿洗涤,置80目不锈钢筛网上。用扁平自制小铲轻轻碾磨产物微小组织透过筛网,滤过组织Hank"s液混合物用吸管吸至120目不锈钢筛网,滤过,去小组织块,滤过物吸至200目不锈钢筛网,轻轻滤过,Hank"s液洗涤1次,收集网上肾小球,镜下观察为分离良好的肾小球。 肾小球用0.2%胰酶、 ...
核酸是生物最重要的组成成分核酸分为两大类即脱氧河塘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它们在细胞内的分布及化学性质均有所不同。DNA主要分布在核的染色质或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染色体内。RNA分布在细胞质和核仁内。但在染色质及染色体中也含有少量的RNA,核仁中也有少量的DNA。在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内除含有RNA外,也含有少量的DNA。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Feulgen反应的基本原理,学习其 ...
摘要: 目的: 观察抗癌中药“抑瘤粉”的抑癌作用。方法: 通过建立小鼠移植实体型肝癌。结果: 抑瘤粉抗肝癌抑制率为47%~ 69%。在超微病理上 抑瘤胶囊能破坏由脂类、蛋白质和糖类组成的细胞膜与核膜 使其崩溃裂解; 枯否氏细胞功能增强 其分泌免疫调节因子破坏癌细胞。提示: 抑瘤粉有明显的抗肝癌细胞作用。 主题词: 抗肿瘤药 肝肿瘤 动物 实验 本文建立小鼠实体型肝癌模型 观察抑瘤粉对肿瘤 ...
植物血凝素也称为植物凝集素(PHA),可自制也可购自商品。自制的方法常用生理盐水提取法。 (A)干品制备法(1)选广东鸡子豆10g,用蒸馏水冲洗,置培养皿内用75%酒精一次性浸洗,倒掉酒精留间隙置37℃。恒温箱内24-48小时;(2)在无菌条件下研碎鸡子豆,加生理盐水30ml,摇匀后放入4℃冰箱24小时,第二天再加生理盐水70ml,再置4℃冰箱内24小时。每8-12小时摇荡一次。(也可一次性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