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G带技术
互联网
3145
实验八 染色体G带技术
| 【实验目的】 |
| 学习和掌握胰 蛋白酶 法的染色体 G 带显带技术。 |
| 【实验原理】 |
| 染色体由 DNA 、组蛋白、非组蛋白等组成。在 DNA 链上有 A-T 丰富区及 G-C 丰富区,用 Giemsa 染色 时, A-T 区较 G-C 区更易染色。当用 Tryposin 法处理后,染色体上特定的蛋白质组成部分被抽取,使 得染色体结构变得不均匀,加强 A-T 区与 G-C 区染色上的反差,形成深浅、明暗不同的带。由此,为 染色体识别,染色体遗传病诊断,杂种细胞鉴定,特殊细胞株标记等开创了一系列检测方法。 |
| 【实验步骤】 |
|
1、将片置于 37 ℃的 pH 7.0 ICN 0.25 % trypsin 液中 40 ~ 100 sec
2、pH7.0GKN15sec 3、吸去下端多余液体 4、pH 6.8 PBS 5 % Giemsa 染色 10 - 20min 5、微流水漂洗 6、吸去下端水分 7、空气干燥 8、100 搜索细胞 9、400x 尋找中期分裂相及染色体分散好的图象 10、绘图或拍摄 |
| 【相关图片】 |
| 【 作业 】 |
|
1. 简要说明 G 带技术的主要原理。
2. 在染色体 G 带技术的显带过程中,哪 个步骤最关键,分析用 Trypsin 处理 时间不同的结果并附绘图。 |




![2,4-二氯-1-萘酚[用于照相技术],2050-76-2,≥97%(GC)(T),阿拉丁](https://img1.dxycdn.com/p/s14/2024/0619/923/2131019441498633081.jpg!wh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