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性intersex
互联网
2017
在雌雄异体的种内有的个体在性别上既不是完全的雌体,也不是完全的雄体,而是显有异常的中间型,它与雌雄嵌合体迥然不同,构成机体的细胞,在有关性特征方面基因组成完全一样。间性可以发生在一次性征、二次性征,或三次性征的任何水平上。程度上也千差万别。雌性性状表现明显的称为雌间性;雄性性状表现明显的称雄间性。在动植物界间性的例子是很多的。间性形成的机理也不一定完全相同。R. B. Goldschmidt为了说明舞毒蛾地方变种间杂交产生的间性现象,曾假定在该昆虫的染色体上,有雄性决定基因( M),细胞质中有雌性决定基因( F)。由于上述基因的强度在不同变种间存在数量上的差别,因而根据它们的组合情况,决定着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出现性转换。另外认为间性的程度也取决于发生性转换时期的早晚。这便是间性的数量学说( quantitative theory)。在普通果蝇中,因 X染色体不分离,结果使 X染色体与常染色体在数目上呈现各种比例,此比例(性指数)如处于正常雌蝇与正常雄蝇之间时便成为间性。性指数特大或特小时即为超雌或超雄。 C. B. Bridges据此认为 X染色体上存在有雌性因子,常染色体上存在有雄性因子,而提出了基因平衡说。植物中的酸模据知也有类似例子, Solenobia等的鳞翅目以及虱子等也能通过杂交产生间性体。这与上述几个例子有些相象,此外还有一些可显示分离的间性例子。为了能解释这一点也有人假定,虽然染色体没有异常表现,但存在有单纯的或数个间性基因的。脊椎动物方面以两栖类和鸟类研究较多,有关性激素的作用现已基本清楚。哺乳类的间性研究正在进行中。人类间性除因性染色体异常引起的以外,认为还可能有其他原因,特别是有些人,查明性染色体是正常女性 XX,但却表现性染色体为 XO的 Turner综合症症状;有人经查明,是正常男性,具有 XY染色体,但表现为 XXY的 Klinefeltes综合症的症状(前者身体性状为女性,但卵巢发育极差,二次性征也发育不良,后者身体性状近似男性,生殖腺发育极差,显有女性乳房特征)以及存在上述综合症的种种亚型等。 Turner氏综合症和 Klinefelter综合症患者的染色体表现异常,因此人类性染色体的功能已是明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