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口服青霉素类药物的过敏反应

        互联网

        921
        佚名
         

        青霉素类药物既往均以肌肉注射及静脉点滴的方式使用。由于青霉素类药物的毒副作用小、抗菌效果好,口服青霉素类药上市后很快就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正如肌注及静注青霉素一样,口服青霉素类药过敏的例证也越来越多。我们自1996年~1998年收治了20例口服青霉素类药物较严重的过敏患者,现总结报告如下。

        患者均来自门诊及住院病人,男4例,女16例,年龄21岁~74岁,平均35.6岁。用药原因:上感10例,占50%;淋巴结炎3例,皮肤感染3例,其它感染4例;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有:阿莫西林11例(其中阿莫西林3例,弗莱莫星5例,阿莫仙3例),阿莫西林/克拉维酸7例(其中安美汀4例,安灭菌3例),青霉素V 2例;发疹时间<24h 13例,24h~1w 5例,>1w 3例;疹型:红斑风团型3例,红斑丘疹型16例,占80%,红斑丘疹加口唇粘膜糜烂1例;合并转氨酶升高3例,停药2周以上才恢复;有青霉素过敏史4例。治疗:除停用可疑药物外,所有病例均需静脉点滴氢化考的松100mg/d~200mg/d。皮疹5d~12d消退,平均9天,预后良好。

        讨论

        青霉素过敏有速发特性,口服青霉素类药物也有此特征,65%患者于服药后24h之内发疹。由于青霉素类药物发疹速度快,皮疹范围广,80%疹型为红斑丘疹型,病情也就显得凶猛,所有病例均需静脉点滴氢化考的松才能控制皮疹发作,并且消疹时间也较长。有3例药疹患者合并转氨酶升高,其中服用阿莫西林2例,青霉素V 1例。

        20例药疹患者中有16例既往无明确药物过敏史,其中4例有明确青霉素过敏史,但在用药之前,处方者并未问明药物过敏史而使用了青霉素类药物。因此临床医师在处方口服青霉素类药物之前必须问明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如可疑最好改用其他抗生素。

        青霉素类药物的过敏反应主要是由其降解产物与组织蛋白形成的青霉噻唑抗原决定簇引起的,与其剂型或品牌无关。因此,无论哪个厂牌的制剂都有发生过敏反应的可能。目前国内市场上上市的口服青霉素类药物主要有以下产品,阿莫西林及其复方制剂,包括阿莫西林、弗莱莫星、阿莫仙、安美汀、青霉素V钾片等。在临床用药时,对各种厂牌的青霉素类药物都应小心谨慎以免发生过敏反应。

          20例过敏反应中有10例是因上感而口服青霉素类药的。上感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无效,因此无需用抗生素,更没必要口服青霉素类药物进行预防。但目前一个普通上感也往往开上几盒口服青霉素或其它抗生素的事例也屡见不鲜,这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虽仅报道了20例口服青霉素类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但实际情况可能更严重。因此我们再次提醒医生和病人应警惕这种情况的发生。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