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免疫干预--增强和阻断反馈调节途径

        互联网

        1477
        免疫干预-- 增强和阻断反馈调节途径
         
            例如,针对免疫细胞抑制性受体的反馈信号进行干预,已成为一种十分有希望的调控免疫应答及相应临床疾病的途径。以T细胞活化第二信号中的激活性受体和抑制性受体的相互作用为例,为了阻抑和减弱T细胞的激活(对移植物排斥和自身免疫病),可以封闭CD28介导的信号转导。手段很多,如抗CD28封闭性抗体的应用,去除相应的配体B7分子等。近年来发展起来的CTLA4-Ig融合蛋白已开始用于诱导移植耐受。其原理是,将编码CTLA4胞外段的基因与免疫球蛋白Fc段编码基因融合,产物保持了和B7结合的高亲和力,又因Ig的参与使分子质量加大而提高其体内停留时间。此制剂可大量消耗B?分子,使CD28陷于无配体配接的状态,第二信号的转导遂告无效,该T细胞得不到第二信号而进入失能状态。
         
            在另一方面,为了增强T细胞的活性(抗肿瘤和抗感染),可以采用阻抑CTLA-4受体介导的抑制性信号转导。可以看出,采用抗CTLA-4的封闭性抗体,通过阻抑T细胞激活的信号,可以使刚开始生长的肿瘤完全消退,实验小鼠长期成活。而对照组中,肿瘤的迅速生长使荷瘤小鼠在肿瘤接种后35d死亡。此例多少提示,肿瘤在该小鼠中的迅速生长,可能与抑制信号过强、T细胞难以有效激活有关。
         
        通过激活性受体和抑制性受体干预T细胞活化
        A。借助CD28和CTLA4干预T细胞激活的几种途径;  B.采用封闭性单抗F(ab)2 阻断受体C丁LA4的抑制性信号转导,激活T细胞,使已开始生长的肿瘤消退。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