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检测同工酶及其亚型的临床意义

        互联网

        1773

        从50年代中期开始,临床酶学有了迅速的发展,几乎把当时能测的酶都在临床上试用过,企图通过测定某一种或某几种酶来诊断一些特定疾病或特定组织器官的病变。通过10余年广泛的研究,发现酶测定诊断疾病的特异性并不高,因为机体中各种细胞的代谢有很大的相似性,从临床角度很难说存在着所谓器官特异酶。当时曾有学者想找出一些肿瘤特异酶,但很快发现找不到一种只存在于肿瘤组织并能进入血液而正常组织又不存在的酶。

        在此同时,Market等通过对LD在电泳时可分为5个区带的深入研究,在1959年首先提出“isozyme”的术语来描述一类酶,它们催化同一生化反应,但在结构和理化性质上有所不同,目前广泛使用国际生化协会推荐术语“isoenzyme”。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我国目前多翻译为同工酶,临床很快将此新概念、新发现用于临床,发现同工酶测定可以弥补上述测酶总活性的不足之处,因为不同同工酶在组织分布、细胞内定位、发生发育方面都可能有所差异,临床可利用这些差异来增加诊断的特异性。目前不论在诊断肿瘤,还是诊断心脏、肝等疾病上都找到一些较总酶活性测定特异性、灵敏度高的同工酶测定项目,同工酶正逐步成为酶学中一个重要分支。

        80年代发现某些同工酶从组织进入体液后,进一步变化分为数个不同类型即所谓同工酶的亚型(isoform)。CK-MB的亚型MB1、MB2,CK-MM亚型MM1、MM2和MM3在AMI的诊断和溶栓疗效判断上都优于总酶和同工酶。

        同工酶是一个复杂的生物现象,至今在分类、概念上尚有一些问题有待研究澄清。从临床诊断角度可将同工酶理解为一个包括有多种能催化相同生化反应的酶族,在这族中虽然不同酶都催化同一反应,但在理化性质上有差异,如它们对底物的亲和性、特异性不同,对抑制剂出现不同的反应,所带电荷、对热耐受性有差异等等。生化学者根据这些差异用各种物理、化学方法将同工酶分离测定,从本质上说这些差异与酶蛋白结构有关,或者是构成酶蛋白的氨基酸在组成或排列次序上出现差异,或者由于二级、三级乃至四级结构不同而造成上述不同的理化性质,同时这些结构差异又可引起酶蛋白抗原性的差异。目前正在大力发展这种用免疫方法测同工酶的技术,并取得明显进展。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