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造成血液污染的细菌主要有哪些?

        互联网

        1881
        <center>  </center>

        污染血液的细菌有致病菌或非致病菌之分。前者常造成患者死亡,后者的毒性较低,可能只引起发热反应。革兰氏阴性杆菌污染最常见最危险,如绿脓杆菌属,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属和无色杆菌属等,这些细菌常存在于粪便、灰尘或泥土中。有的细菌在冷藏温度中生长旺盛,这种嗜冷菌常见于水中,甚至含氮的水中。很多在4—8℃生长的菌株在保存1周的血内明显生长,在2周时生长最活跃,细菌浓度可达到1—100亿个/毫升;在室温中生长更快,仅6小时后就进入对数期增殖。即使是一般的或嗜冷菌,也能在室温中快速增殖,24小时的细菌数即可达到致死剂量。弗罗因德埃希杆菌(枸橼酸菌)与大肠杆菌的区别是前者用枸橼酸盐作为唯一的碳源。所有从血液分离出的细菌都可利用枸橼酸盐,使血液产生凝块。有的细菌可使血液发生溶血。革兰氏阳性杆菌或球菌也可污染血液,一般在5~7℃不生长,在10℃以下7天内增殖缓慢;输血后症状较轻,引起发热反应,但也可发生严重反应造成患者死亡。

        因此《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二十三条 规定:贮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他物品;每周消毒一次;冰箱内空气培养每月一次,无霉菌生长或培养皿(90�)细菌生长菌落<8CFU/10分钟或<200CFU/M3合格。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