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测定临床意义

        互联网

        4058
        <center>  </center>

        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是一种自身抗体。是诊断II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血清学指标,靶抗原为LKM-1(细胞色素P450IID6)、LKM-2、LKM-3和肝微粒体。

         

         

        自身免疫性肝炎按血清学标志至少可分为三型:Ⅰ型(“狼疮样”肝炎)以出现抗核抗体(ANA)、平滑肌抗体(ASMA)、肝细胞膜抗体(LMA抗体)为特征;Ⅱ型以出现LKM抗体为特征;Ⅲ型以出现可溶性肝抗原抗体(SLA抗体)为特征。

        LKM-1抗体为自身免疫性肝炎Ⅱ型的血清学标志。有报道大约7%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也可检测到LKM-1抗体。LKM-3抗体见于10%-15%的慢性丁型肝炎患者。大约10%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既有抗LKM-1抗体,也有LKM-3抗体。但在自身免疫性肝炎中该抗体滴度要比病毒性肝炎中高的多。LKM-2只出现于由替尼酸引起的药物诱导性肝炎当中,因此LKM-1必须与LKM-2相区别开来。

        临床意义:

         

         

         

        抗LKM-1抗体为AIH- II型血清特异性抗体,敏感性为90%,在AIH中检出率较低(约10%左右),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约 2%~10%也可检测到抗LKM-1抗体,AIH中抗LKM-1抗体阳性患者,较多具有典型的自身免疫现象,大多为青年女性,自身抗体滴度较高,血清免疫球蛋白显著增高,病情比较严重,对激素治疗反应好,欧美地区多见;HCV感染伴有抗LKM-1抗体阳性患者,大多年龄较大,女性并不多见,自身抗体滴度较低,血清免疫球蛋白不高,病情为慢性肝炎表现,对干扰素治疗有反应,地中海地区多见。

         

         

        抗LKM-2抗体仅见于应用药物替尼酸治疗后诱发的肝炎患者,由于该药物已停用,故抗LKM-2抗体已不存在。

        抗LKM-3抗体见于10%~15%慢性丁型肝炎患者,大约有10%的AIH-II型患者既有抗 LKM-1抗体,也有抗 LKM-3抗体,抗LKM-3抗体在AIH-II型患者中滴度较高,而在丁型肝炎患者中滴度较低。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