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骨髓象分析

        互联网

        1492
        <center>  </center>

        一、骨髓增生程度意义 按增生程度分5级:
        Ⅰ级:增生极度活跃,主要见于急性和慢性白血病,偶见某些增生性贫血。

         

         

        Ⅱ级:增生明显活跃,常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或某些白血病。

         

         

        Ⅲ级:增生活跃,见于正常人骨髓象,某些代偿增生较差的贫血,也见于因骨髓取材时受部分血液稀释。

        Ⅳ级:增生减低,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及骨髓被部分血液稀释。

        Ⅴ级:增生极度减低,见于典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二、粒细胞与幼红细胞比例(粒/红比例)意义
        比例增加见于:
        ⑴粒系细胞增多,如急性或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感染尤其是化脓性感染、类白血病反应等
        ⑵红系细胞生成抑制,如纯红再障。

        比例正常见于:
        ⑴正常人骨髓;
        ⑵两系细胞同时或成比例增多或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内髓瘤、骨髓转移癌等。

        比例减低见于:
        ⑴粒系细胞减少,如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化疗、放射病等;
        ⑵红系细胞增多,如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脾功能亢进等。

         

         

        三、粒系细胞改变
        粒系细胞增多意义
        1.以原粒细胞增多为主,见于:
        ⑴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常伴有早幼粒细胞增多,
        ⑵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变,常伴有粒系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发育不平衡及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2.以早幼粒细胞增多为主,见于:
        ⑴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⑵粒细胞缺乏的恢复期。
        3.以中性中幼粒细胞增多为主,见于:
        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可伴核、质发育不平衡及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⑵粒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病因解除后恢复正常。
        4.以中性晚幼粒、杆状核粒细胞增多为主,见于:
        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常伴嗜酸、嗜碱粒细胞增多;
        ⑵类白血病反应;
        ⑶代谢障碍,如尿毒症、糖尿病酮症;
        ⑷中毒,包括药物、毒物及异种蛋白注射;
        ⑸其他,如严重创伤、急性失血、大手术后等。
        5.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
        ⑴某些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
        ⑵寄生虫感染;
        ⑶某些变态反应性疾病及皮肤病;

         

        ⑷家族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6.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
        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⑵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
        ⑶放射反应。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