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ABO血型鉴定(生理盐水法)

        互联网

        16190

        1原理

        根据红细胞上有或无A抗原或/和B抗原,将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及O型四种。A型红细胞膜上含有A抗原,B型红细胞膜上含有B抗原,AB型红细胞膜上含有A、B抗原,抗A、抗B试剂是分别针对A抗原和B抗原的特异性抗体。

        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通过正、反定型准确鉴定ABO血型。所谓正定型,是用已知的抗A、抗B试剂与受者的红细胞混合时,与抗A试剂发生凝集者即为A型,与抗B分型试剂发生凝集者即为B型,与抗A、抗B试剂均发生凝集者即为AB型,与抗A、抗B试剂均不凝集者即为O型。

        所谓反定型,是用已知A细胞和B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或/和抗-B

        2标本采集

        21标本种类:新抽取的抗凝血或手指末梢血和血清。

        22标本要求:

        221抗凝剂:如用抗凝血,多主张用EDTAK2(?/L)抗凝。

        222用手指末梢血作血型测时,最少样品量为100u,如手指有冻疮,则主张采耳垂血。

        3标本储存:2小时内完成实,室温放置下不超过8小时,4℃-8℃保存不超过48小时。

        4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5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溶血标本不能作测定

        6试剂 61试剂名称:ABO血型测试剂

        62试剂生产厂家:南京华欣药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63试剂组成

        试剂1:抗A分型试剂(蓝色),效价1:128,2℃-8℃避光保存,室温放置不宜过久。

        试剂2:抗B分型试剂(黄色),效价1:128,2℃-8℃避光保存,室温放置不宜过久。

        试剂3:5%A、B及O型红细胞盐水悬液,自制。

        配制方法:分别采取已知A、B、O三种血型的红细胞,经盐水洗涤3次,以压积红细胞配成不同浓度的红细胞悬液。

        红细胞悬液的配制

        悬液浓度(%)

        压积红细胞(滴)

        盐水(滴)

        2

        5

        10

        20

        1

        1

        1

        1

        2(40)

        08(16)

        04(8)

        02(4)

        为了防止红细胞悬液敏感性不一致,可随机采取3个或以上的健康成人血液,按A、B、O型分别混合后,按上法制备。

        7操作步骤

        71玻片法

        711取清洁玻片1张(或白瓷板1块),用肥皂水刷洗后晾干,用蜡笔划出小格,并注明A、B字样。将抗A试剂、抗B试剂各一滴分别滴于玻片(或瓷盘)上A、B处。分别取等体积待血样(5%-10%红细胞悬液或全血)于抗A试剂和抗B试剂 712另取洁净玻片1张(或白瓷板1块),用蜡笔划成方格,标明A细胞、B细胞和O细胞,用滴管各加受者血清1滴,再分别用滴管滴加A、B和O型试剂红细胞悬液1滴。

        713用不同的竹签将分型试剂与待血样调匀,同时不停的摇动玻片(或瓷盘)并观察血型凝集(或溶血)反应。如以玻片做试时,也可用低倍镜观察结果。

        72试管法

        721取洁净小试管(内径10×60)2支,分别标上A、B字样,用滴管分别向A管滴加抗A分型试剂1滴。向B管滴加抗B分型试剂1滴。向A、B管各滴加待血样的5%红细胞悬液各1滴,混合。

        722另取洁净小试管(内径10×60)3支,分别标明A、B和O细胞。用滴管分别加入受者血清1滴于试管底部,再分别以滴管加入A、B和O型5%红细胞悬液1滴,混合。

        723摇匀后以1000转/分的速度离心1分钟判定结果。将试管轻轻摇动,使沉于管底的红细胞浮起,先以肉眼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现象。如肉眼不见凝集,应将反应物倒于玻片上,再以低倍镜查。

        8结果判断

        81观察结果时既要看有无凝集,更要注意凝集强度,此有助于A、B亚型、类B或isAB的发现。

        82凝集强度判断标准:

        4+=红细胞凝集成一大块,血清清晰透明。  3+=红细胞凝集成数小块,血清尚清晰。  2+=红细胞凝块分散成许多小块,见到游离红细胞。  1+=肉眼可见大颗粒,周围有较多游离红细胞。  ±=镜下可见数个红细胞凝集在一起,周围有很多游离红细胞。  MF=混合凝集外观是指镜下可见少数红细胞凝集,而绝大多数红细胞仍呈分散分布。  -表示阴性,镜下未见凝集,红细胞均匀分布。

        83按下表报告受者红细胞ABO血型ABO血型正反定型结果

        分型血清+受者红细胞

        受者

        受者血清+试剂红细胞

        抗-A



        -

        -



        抗-B

        -



        -



        抗-A+B





        -



        血型

        A

        B

        O

        AB

        A细胞

        -





        -

        B细胞



        -



        -

        O细胞

        -

        -

        -

        -

        9临床意义:输血、器官移植与亲子鉴定

        10操作性能: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11超出范围结果处理

        11.1红细胞自凝:冷凝集系增高是最为常见原因。应用37℃-40℃的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可去除红细胞表面附着的导致红细胞凝集的冷集素。

        11.2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原因

        11.2.1分型血清效价太低、亲和力不强。如抗-A血清效价不高,可将A亚型误定为O型,AB型误定为B型。

        11.2.2红细胞悬液过浓或过淡,抗原抗体比例则不适当,使反应不显,误判为阴性反应。

        11.2.3受者红细胞上抗原位点过少(如亚型)或抗原性减弱(见于白血病或恶性肿瘤)以及B类或isAB等。

        11.2.4受者血清中蛋白紊乱(高球蛋白血症),或实时温度过高,常引起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

        11.2.5受者血清中缺乏应有的抗-A和抗-B抗体,如丙种球蛋白缺乏症。

        11.2.6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溶解,误判为不凝集,部分溶血时,可溶性血型物质中和了相应的抗体。

        11.2.7由细菌污染或遗传因素引起多凝集或全凝集往往是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

        11.2.8血清中有意外抗体,如自身抗-I,常引起干扰。

        11.2.9老年人血清中抗体水平大幅度下降。

        11.3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的解决方法:

        11.3.1另从受者采取1份新鲜血液标本,这样可以纠正因污染或搞错样本造成的不符合。

        11.3.2将红细胞洗涤数次,配成2%盐水细胞悬液,用抗-A、抗-B、抗-AI,抗-A+B及抗-H做试可以得到其它有用的信息。

        11.3.3对受红细胞作直接抗球蛋白试,如结果呈阳性,表示红细胞已被抗体致敏。

        11.3.4用A1、A2、B、O红细胞从自身红细胞查受血清。如果怀疑是抗-I,用O型(或ABO相合的)脐血红细胞查。

        11.3.5如果试结果未见凝集,应将细胞及血清试至少在室温和4℃放置30in,用显微镜查核实。

        11.3.6如疑为A抗原或B抗原减弱,则可将受红细胞与抗A或抗-B血清作吸收及放散试以及受者唾液作A、B、H血型物质测定。后者只对80%HAB分泌型的人有用。

        11.3.7如试结果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加等渗盐水1滴,混合。往往可使缗钱现象消失。应注意不应先加盐水1滴于受者血清中而后和红细胞作试,以免使血清中抗体被稀释。

        11.3.8如受者为A型血而疑为有类B抗原时,可用下列方法进行鉴别:

        11.3.8.1观察细胞与抗-A及抗B的凝集强度,与抗A的反应要比抗-B的反应强。这种区别用玻片法作试更为明显。

        11.3.8.2用受者红细胞与自身血清作试,血清中的抗-B不凝集  自身红细胞上的类B抗原。

        11.3.8.3查唾液中是否有A、B物质,如果是分泌型,可出A物质而无B物质。

        11.3.8.4核对患者的诊断,类B抗原的形成与结肠癌、直肠癌、革兰阴件杆菌感染有关。

        12.方法局限性

        12.1分型血清质量性能符合要求,用毕后,应放置冰箱保存,以免细菌污染

        12.2试管、滴管和玻片必须清洁干燥,防止溶血。

        12.3操作方法应按规定,一般应先加血清,然后再加红细胞悬液。以便容易核实是否漏加血清。

        12.4按理IgM抗-A和抗-B与相应红细胞的反应温度以4℃为最强,但为了防止冷凝集现象干扰,一般仍在室温(20℃-24℃)内进行试,37℃可使反应减弱。

        12.5离心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速度不宜过快或过慢,以防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12.6观察时应注意红细胞呈特异性凝集、继发性凝固以及缗钱状排列的区别。

        12.7判断结果后应仔细核对、记录,避免笔误。

        12.8试剂一旦发现浑浊不得使用。

        12.9制红细胞悬液时防止自凝现象。

        13.参考文献  

        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全国临床操作规程(第二版)。1997,89-92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